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沒禮貌比沒專業更糟】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不同場合都談過「收訊力」─ 傾聽的力量:「常常有人問我成功的原因為何,我想我『收訊』的能力已培養了很多年。」他歸納成功之道時指出。

10年前,張忠謀在交通大學對高階經理人授課時,特別提到他與人對話時進行的「收訊力測驗」:「第一個看我講話時,他會不會打斷我?」

⋯⋯
張忠謀說:「打斷話的人既不禮貌也對自己不利,因為他打斷我,以為知道我接著要講什麼,可是90%他都猜錯。」

統一企業董事長高清愿,是另一個善於從小處識人品的例子。統一企業內部文化非常講究守時,過去擔任董事長的台南幫大老吳修齊在世時,即使90高齡,出席任何場合仍必定準時到場。就算因為突發狀況晚到,也一定會事前通知對方,細心致歉。以他為表率,包括高清愿、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在企業界都以準時知名。「守時就是人與人相處的一種信用,代表的是言而有信、說話算話」,高清愿曾這麼說,「慣常遲到的人,行事風格也可能較為懶散、馬虎,個人的信用,一定常被人打折」。正因為可以「由小窺大」,一個人禮貌好,經常比刻意演出的成績更容易讓人記住。

曾任新聞主播、目前是電台節目主持人、美食作家的吳恩文自己開設了一家顧問公司,他選人時,禮貌權重甚至排到第一。因為站在老闆的立場,「我可以教你技能,沒辦法教你教養」吳恩文指出,一句話道破許多企業主共同的心聲。其實,很多人之所以會誤沾「沒禮貌」的標籤,未必真是人格本質不好,有時是不小心,有時是輕忽,認為「沒有也無所謂」,有時則根本是因為「不知道」。

永遠不會有「下一次」

暢銷書作家吳若權最近到南部一家企業授課,每次到高鐵站接他的都是同一個小夥子,臉色愛理不理、態度冷淡。這反而激起吳若權的好奇,因此總會刻意和他攀談幾句,看看他有什麼反應。前兩次,吳若權都覺得「碰到釘子」,直到第3次,這個年輕人才突然冒出一句:「吳老師,我覺得你人很好。」對年輕的世代,吳若權發現他們普遍不習慣主動與人互動、不擅長「察言觀色」,反正「有事你來問我就好」。另一個心理因素則是認為「第1次不熟、不需要」。
「但職場上很多事是沒有第2次、第3次的,」吳若權語重心長地說。

台灣大哥大副總經理莊財安也有類似經驗。開車載下屬出去,「他們不管你,上車直接坐上後座,突然間我就變司機了。」或是面談時大剌剌癱在沙發裡、吃飯時用叉子插起麵包就啃,新生代不知道、也不覺得這樣做失禮,受到提醒時還會非常驚訝。

有個故事,莊財安整整記了30年,一直讓他自我惕勵。當年他從台灣師範大學畢業時,校長對所有應屆畢業生說:「有同學寫信給我,請我幫他介紹工作,我看到信就不想幫他了,因為信上寫著『某某某校長敬啟』。

哪有人叫別人看信,還得恭恭敬敬?」----->你知道那裡錯了嗎?

從這個故事出發,莊財安分析,建立禮貌得經過3個階段:先「知道」,具備通用禮儀的知識,才不會誤用鬧笑話;再來是「觀察」,注意別人、尤其是前輩如何待人接物;最後才是「練習」,透過生活具體實踐。 只要有心,學會「禮儀」並不難,至少可以做到「不失禮」,但一個人會被認為「有禮」、「好禮」,甚至成為一種個人魅力與人際競爭力,絕對是來自更高的境界。

簡單地說,就是5個字:「心中有別人」。

有趣的是,這層含意早默默藏在英文字「禮節:etiquette」的字源由來裡。"etiquette"出自法文,原意是「牌子」。

為了保護凡爾賽宮美麗的花園,法國人特別立牌提醒民眾不要隨意破壞。久而久之,本來的「請勿進入」開始擴大內涵,除了指稱「合宜的應對進退」外,更進一步解釋為「不要輕率踐踏人們內心的花園、「舉止言行讓人感受親切與溫暖」。

頭銜愈高,確實愈有禮,愈成功的企業家,在禮貌上嚴以律己的程度,反而愈讓人吃驚。像亞都麗緻集團總裁嚴長壽,他寫紙條交辦部屬工作,從來都用「請您」開頭,平時極少疾言厲色。即使訓斥,語氣都非常和緩。從擔任嚴長壽特助開始,已共事12年的亞都麗緻大飯店營運副總經理范希平由衷說:「非常佩服他的修養。」說是「修養」,因為嚴長壽待人接物的細節裡,處處可以見到對人性的理解和尊重。

范希平剛當上嚴長壽特助時,與另外兩位助理在辦公室裡接電話,總習慣先說「請問您哪裡找?」先確認來人身分後,再轉接給嚴長壽。有一天嚴長壽聽到,突然慎重交代:「不要問對方『哪裡找』,不管是誰,都先說我不在。」

「知道你是誰,再告訴你總裁不在,你會怎麼想?」范希平頓時學到一課:就算說話再客氣,多了這個「打量身分地位」的動作,都等於在傷害對方。

長期在嚴長壽身邊耳濡目染,後來甚至因此左右范希平的生涯抉擇。曾經有位企業家大老想來挖角,約范希平吃飯,整個過程都非常禮遇客氣(假的,這種有求於人的演戲之企業界老闆非常多 ),卻在最後對方叫司機到車上拿資料時,不經意破口大罵:「你這腦袋裝大便啊!跟你講放在裡面,怎麼會找不到?比豬還笨!」「要是我為你做事,你罵我不也這樣罵?」這一念讓范希平決定繼續留下,如今這位大老的企業王國已然崩塌,范希平卻在亞都麗緻一路歷練到獨當一面,又何嘗不是另一種「以小窺大」!

在嚴長壽帶領下,禮貌早已成為亞都麗緻的DNA,但他要求的不僅止於「顧客至上」,更是「客人至上」:「即使沒光顧,只要踏進亞都麗緻,就是客人。」即使明知道他只是進來借廁所、吹冷氣,仍然必須以禮相待。

我們經常問:「有禮」跟「虛偽」有什麼不同?答案並不複雜,禮貌的「動機」與「一致性」,就是檢驗的準則。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親愛的安德烈》
「在生命低潮時不需要老是感到挫折,因為一切一直在改變,就連最糟的情況也一定會過去。」-達賴喇嘛
好片推薦 分居風暴
 
(2011)[伊朗片]本片獲得201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獲得2011年第61屆柏林影展金熊獎、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女主角的伊朗電影。

希敏和納德結褵14年,希敏寄盼女兒在更好環境長大成人、決定移居國外,沒想到丈夫納德卻嚴詞拒絕。原來是孝順的納德放心不下患有阿茲海默症的父親,希敏只好轉向法院訴請離婚…。

法官認定兩人婚姻還有轉圜的餘地,希敏離婚請求被駁回。無奈而又氣憤的希敏離開丈夫與女兒,回娘家與母親同住。另一頭,納德從貧困教區雇來一名信仰虔誠的少婦羅芝,照料自己的父親。瞞著失業丈夫出來賺錢養家的羅芝,每天帶著她年幼女兒到納德家幫傭。但她必須清潔納德失智父親的身體,不但牴觸了她的宗教信仰,精力亦甚感疲憊,因她也向雇主瞞著有孕在身…。

某天納德返家,猛然發現羅芝不假外出,被綑綁的父親則因掙扎翻落床下而失去意識。納德大發雷霆、甫回來的羅芝給驅逐出門,爭⋯⋯
執過程中,已然懷胎四個月的羅芝不慎摔落樓梯…。

全片藉由一對分居夫妻以及一個意外流產的女傭,帶出對伊朗社會、法律、宗教以及男女關係的深切剖析,被譽為伊朗版的《羅生門》。
土壤 天空和水製成一珠寶匣,

夢境中你的倩影, 在我內心深處像朵盛開的玫瑰.

---- 愛爾蘭詩人葉慈(Yeats)
巴哈醫生認為:

每個人的一生, 都早有一幅生命藍圖,也可能稱為天命.
假如此人後天的環境和機會沒有讓他依照藍圖進行,
就會使他感到快樂不起來, 或竟生起病來.
有的人似乎生而知道自己的天命 循道而走向成就 ,就會活得健康快樂,
而花經療法就是當人不快樂或生病時, 找到糾正情感干擾的花, 幫忙讓人認清自己的偏離, 而導正自己的方向.

摘自花精與花魂 心靈工坊 出版 崔玖/林少雯著
河流一旦流入汪洋 便失去了名稱與形態
智慧之人也是如此 擺脫了聲名與形體
獲得至高的存在 自性光明 達於無限

--印度教 剃髮奧義書
超感人 《導盲犬最後的遺言.透過通靈師》

我有位朋友是動物溝通師 他說現在很多狗是天使轉世來陪伴寂寞悲傷的我們而來的喔
人間有愛 願您時時刻刻都被愛著    

語 騫
http://youtu.be/Qqhdy9J8mv8
被愛的人無法死去, 因愛永生不朽. ----狄瑾蓀
每片草葉上都有位天使彎身對他細語: "長吧,長吧."
---猶太法典
天父 請垂聽我們的心聲 讓我們勇敢
哦 地母 聆聽我們的心聲 並給我們支持
哦 東方之靈 賜給我們你的智慧
哦 南方之靈 願我們走你的生命之路
哦 西方之靈 願我們隨時準備走漫長旅程
哦 北方之靈 請你用淨化的風來潔淨我們

印地安蘇族的禱詞
孩子跟母親說話時, 媽媽一直轉開話題.
孩子說: 我覺得你這樣很不尊重我.
你們大人都不知道, 你們所有所做的 都在教我們!
--語 騫
我寧願桌上放朵玫瑰, 而不願脖子上掛串鑽石.

---高德曼 (女性主義者)
神必須成為我們意識中的活動力

------古德史密斯(Joel S. Goldsmith 心靈作家)
「快樂,就像回到家。它是宇宙帶給我們根本生活上的能力。」─ 楊定一

不能改變生命中發生的事情,但可以放寬心胸、以不同的角度來審視事情。以一顆更寬廣體諒的心去重新觀看各種事物,幫助我們身體重回均衡、協調的狀態。
點亮靈魂的話語比珠寶更可貴.
-- Hazrat Inayat Khan蘇菲教派創始人
「人生最大的喜悅,就是能善用自己認定的偉大目標」─ 英國劇作家蕭伯納
最偉大的老師在你自己裡面, 我們所提供的只是一些指引而已.
-- 維琪 沃爾(Vicky Wall)靈性彩油創造人
相片:站出來吧!
「同情、愛、真誠,對黑暗、無名的東西
有一種探索、有一種勇氣
這是藝術、娛樂、音樂該做的東西」 -李安
只用降壓藥,找死—高血壓革命:根源之道

高血壓的根本原因竟然是血壓不足,
治本三招,教你從心做起!

【本書特色】

作者發現:高血壓竟是「血壓不足」所造成!
過去錯誤觀念使降壓藥浮濫,並造成癌症、腎病人口幾十倍成長。
從本書的三項革命開始,高血壓問題才能根本解決!
  台灣是世界上腎臟衰竭發生率及盛行率排名第一的國家,可是你或許不知道這種情況的發生,竟然和你我每月辛辛苦苦繳納給健保局的貢獻有絕對密切關聯,因為:
在健保實施五年內,腎衰竭的發生率成長了二.六倍,盛行率成長達三.五倍之高,死亡率更是增加到二倍以上!。
在健保實施三年後(87年)高血壓就診數攀升了57倍,十五年後(99年),則是高達94倍之多!
在健保實施三年後(87年)癌症就診數攀升了84倍,十五年後(99年),更是高達135倍之離譜數據

可是最新的研究卻竟然發現:
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竟然更容易致癌!…………
降血壓藥物造成糖尿病人的腎衰率高達5.25倍…………
長期使用降血壓藥物之老人增加49%死亡率! …………

到底降壓藥是救人?還是殺人?

  全台灣有高達520萬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自然就成為國內使用量最大宗的藥物,四、五十年來在這樣專業制度的統治之下,除了造福了無數的醫、藥單位「生意」興隆之外,更直接造就了無數的使用者成了癌症、洗腎、心衰竭等等更「高檔消費」的病患。

這一切的錯誤,只因為誤認高血壓是血壓過大所造成;但真正發生原因竟然卻是血壓不足!

  本書作者以最新革命性的發現,從科學角度探究,搭配圖文,並用淺顯易懂的敘述方式,詳細解說高血壓發生原因、分析揭露降壓藥物治標式的作用機制與癌症、洗腎、心臟衰竭密不可分之關係以及治療高血壓的根本之道。全書共分4大章:原因革命、觀念革命、方法革命及治本之道。

作者簡介

陳志明

  原為台灣知名建築師,35歲退休後到紐西蘭改念基因工程學,在攻讀博士時因父親突然死於心肌梗塞,從此視心血管慢性疾病為宿敵,以研究心肌疾病之根源機轉而著名國際。這是作者第二本醫學革命專書,這次對一半以上中年人都有的問題:高血壓,徹底進行革命

學經歷:
紐西蘭Massey大學 分子生物學 博士
紐西蘭Massey大學 基因工程學 學士
中華民國建築師

著作:
只用降壓藥,找死!-高血壓革命:根源之道(2012,顯微鏡出版)
子宮內膜革命-經痛、肌瘤、不孕症(2011,商周出版)
丹參的奇效-遠離心腦血管疾病威脅(2007,商周出版)

摘自只用降壓藥,找死—高血壓革命:根源之道
作者:陳志明
出版社:顯微鏡文化事業出版社
在我的耳朵裡, 你置入我是如此愛你,
愛到水龍頭流出海水.
我愛你愛到髮絲盪漾, 如陽光之下一幅風景.
我如此愛你, 愛到一種唯美的發音讓鱷魚沉睡.

摘自很愛很愛你,愛到.....
安 艾柏著
謬思出版

2013年2月10日 星期日

慶祝痛苦
當我說享受它,並不是說當個被虐待狂,我的意思不是要你為自己製造痛苦,然後享受它。我並不是說;繼續,從斷崖上摔下來,摔成骨折,然後享受它。不是這樣。

我不是說被虐待狂,我所說的痛苦是它就已經在那裡,你不需要特別去找。苦難已經夠多了,你不需要再深入探索。痛苦已經在那裡了,生活本身很自然的製造的痛苦。生病、死亡、身體,很自然的它們會製造一些痛苦。看著它,冷眼的看著。看那是什麼,有什麼事正在發生,不要逃避。

你的頭腦會馬上說:「逃開,不要看。」如果你逃避,你就無法經驗狂喜。

何時做:下次當你生病且醫生建議你躺在床上時。

方法:閉上眼睛,在床上休息,只是看著你的病。看它是什麼。不要分析它,不要弄成理論,只是單純的看它是什麼。身體覺得很疲倦,正發燒著 — 觀照它。 突然間,你會覺得發燒正圍繞著你,但是你的內在卻有一個非常清涼的點,那是一個發燒無法觸及、無法影響的
地方。你全身或許正燃燒著,但那個清涼之處無法被碰觸到。

所以,當你發燒躺在床上,整個身體發燙時,只是看著它。看,你將退回源頭。看,不做任何事…。你還能做什麼呢?燙燒就在那裡,你必須經歷它,對抗它一點也沒用,而且沒有必要。你正在休息,如果你對抗它,它會燒得更嚴重,事情就是這樣。所以觀照它。

看著發燒,你會變得清涼,越是觀照著,你變得越清涼。藉著純粹的觀照,你會到達一個高峯,即使喜馬拉雅山都會忌妒的高峯,它們的
高峯都沒你的高峯清涼。這就是戈利仙卡(Gourishankar):內在的聖母峰。當你覺得燒退了…它從來沒有真的存在過,它只曾經待在身體,離你很遠、很遠…

在你與身體之間存在著一片無垠的空間,我再說一次,無垠的空間。一個無法聯繫的空隙在你與身體之間。而所有的痛苦都在外圍。印度人稱它是夢,因為距離是如此無限的遙遠,沒有任何橋可到達的遠。好像在其他某個地方、另一個世界或另一個星球出現一個夢,而不是發生在你身上一般。

當你看著痛苦,會有一個片刻,突然間,你不再是這個痛苦了,於是你開始享受它。透過痛苦,你因此而覺察到相對的另一極:內在狂喜的自性。所以,當我說:享受它,意思是:觀照。返回源頭,歸於中心。然後,就在那個片刻,痛苦不見了,只存在著狂喜。

那些生活在周圍的人,活得極度痛苦。對他們而言,狂喜是不存在的。而對那些歸於中心的人而言,痛苦是不存在的,只有極大的喜悅顯現。

When I say break the cup 意思是脫離周圍。而當我說完全倒空意味著回到根本源頭,因為我們來自空無,終將返回空無。說真的, Emptiness:空無這個詞比God:神或上帝還恰當,因為用神或上帝,感覺上好像有某個人在那裡似的。那也就是為什麼佛陀從不使用神或上帝這些字眼,他總是用sunyata:空無。在你的中心,沒有任何東西存在,只有廣大無邊的空無存在著:永恆的清涼,寧靜,祝福與喜樂。所以,當我說享受,我的意思是觀照,然後你將能享受。當我說享受意味著:不要逃避。

By:Osho: A Bird on the Wing
或許我是第一個想讓大家知道愛是會改變的人。它開始,然後成長,然後變老,然後死掉。我認為這樣是好的,它可以給你更多機會去愛其他人,使生命變得更豐富,因為每一個人都有某些特別的東西可以貢獻給你。你愛得越多,你就變得越富有,越有愛心。」

  如果「永恆」這個虛假的觀念被拋棄了,嫉妒就會自動消失,因為這麼一來嫉妒是沒有意義的。就好像你墜入情網的時候,那不是你所能控制的。有一天當你不再愛,那也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一陣微風吹進你的生命,然後經過,它很好.很美、很清涼,並且帶著一股芬芳,你會喜歡它永遠停留在那裏。你努力將所有的窗戶和所有的門都關起來,想要保有那個微風的芬芳和新鮮,但是當你將窗戶和門關起來,你就扼殺了那個微風,扼殺了它的新鮮和它的芬芳,它變成陳腐的。」(摘自「超出心理學之外」一書)「師父是一個「不在」,每當你變成一個「不在」,兩個零就會互相溶入對方,兩個零不可能保持分開,兩個零並不是兩個⋯⋯
零,兩個零會變成一個零。

  就在幾天之前,我說從我這邊來講沒有關係,師父和門徒之間的關係是單向的。雀塔那寫給我一封很美的信說:「你講得很好,它是一個包著糖衣的藥丸,但是它哽在我的喉嚨。」雀塔那,喝我喝多一點,它就會從喉嚨掉下去,喝一個不存在的人喝多一點。我可以瞭解,它是令人傷感的,它是一顆苦的藥丸,雖然有糖衣。去感覺那個關係只是從你這邊來,而沒有從師父那邊來,這是令人傷感的。你會喜歡師父也需要你,你會想要我告訴你:「我需要你,我很愛你。」

  我可以瞭解你的需要,但那不是真的,我只能夠說:「我不需要你,我愛你。」

  唯有當有自我,才有需要存在,我不能夠跟你關連,因為我不存在。你可以跟我悶連,因為你還在那裏。因為你在那裏,你可以繼續跟我關連,但那個關係只是差強人意,溫溫的。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消失,那麼就會有一個會合沒有關係,只有融合。關係無法令人滿足。你已經知道很多關係,透過它們發生了什麼?你愛過:你很友善,你愛你的母親和父親,你愛你的兄弟姊妹,你愛你的女人,你的丈夫,你的太太。你曾經愛過很多次,你創造出很多關係,你知道,每一個關係都在你的嘴巴裏留下一些苦的味道,它並沒有使你滿足。它或許能夠滿足一下子,但是又會再有不滿足;它或許可以安慰你,但是你又會再度被留下來,處於冰冷和寂寞之中。

關係並不是真正的東西,真正的東西是交融,真正的東西是合併。當你關連,你是分開的,在分開當中,一定有醜陋的、有害的、和會產生病苦的自我。

  它唯有在融合當中才會消失。

  所以,雀塔那,多喝一點我的不在,多喝一點我的愛「不需要你」的愛。那麼那顆藥丸就會順著喉嚨往下掉,你就能夠消化它。有這麼一天將會來到,偉大的一天,當你也會愛我而不需要我。

(出自與大師同在一書)
奧修著
更多
每個人類都有可能成為佛陀 這是唯一拯救美麗地球的方式~                                               奧修著
從茫茫人海, 一滴水珠輕輕地望我而來,
呢喃著: 我愛你, 我不久即將逝去,
我跋涉迢迢千里只為著看你 觸摸你,
因為在看到你之前我不能逝去,
因為我怕爾後會失去你.

如今我們已然相遇, 我們已相顧盼, 我們平安,
平靜地 回到大海去吧, 吾愛,
我也是屬於那滄海, 吾愛, 我們不算受什麼阻隔,
看哪, 這偉大的宇宙, 萬物凝聚, 何其完美!
⋯⋯
至於你我, 這不可抗拒的海 會把我們給分離,
暫時令我們分離, 但不能使我們永久分離 ;
毋須焦急 -- 一些兒距離而已-- 你可知道, 我向天空 海洋和大地敬禮,
為了你, 吾愛, 每天在日落時分.

摘自草葉集 惠特曼 著 桂冠出版
<色療法>與顏色交朋友
我們生活的世界五彩繽紛,卻很少人懂得與顏色交朋友,甚至有人終日只與黑白為伍,相當可惜,其實,每個顏色都具備了不同的能量與奇妙的效果,很值得大家去探索。

練習一:顏色治嘴饞!

基於心理因素或疲勞想吃東西時,先問自己此刻最喜愛的顏色是什麼,想像著那個顏色,然後將頭上仰、嘴巴打開、手腳自然放鬆不要交疊,接著伸出手按摩肚子及胸部中心的位置,一邊觀想顏色進到身體,一邊持續吸吐的動作,直到肚子感覺不餓就停止。

練習二:顏色治憂鬱!

當你發現情緒進入低潮時,你可以選擇穿上黃色或橘色衣服,並觀想或直視黃、橘色,接著打開嘴巴想像著自己正在把顏色吃進去,派翠妮特別提醒,患有憂鬱症的人應避開黑色,因為黑色容易使人拒絕改變並封閉自己。
自我療癒法-派翠妮
記者楊久瑩

<鏡療法>攬鏡 開發覺知能力

鏡子,除了可以拿來梳妝打扮,還可以開發覺知的能力,方法很簡單,只要持續面對鏡子十五分鐘,保持放鬆及深呼吸,將可以達成兩個目標,一是從鏡子中感受自己的五官及情緒狀態,另一個則是依自己的感覺與心情,去發現過去從未發現的自己。

首先,你可以找個椅子坐下,在自己前方可以看得見臉的位置放一面鏡子,什麼也不想,持續的看著自己,並告訴自己,「我無條件的愛自己」,你將會慢慢發覺此時的胸口完全敞開,溫溫熱熱的。

⋯⋯
休息幾分鐘後,大大張開嘴巴、微伸舌頭,溫和的按摩前額及眼睛正下方的部位,接著同時看著鏡中的兩個眼睛,你可能會發現臉短暫消失了,或是發現一張 看來熟悉卻又不是現在的臉,不用害怕,那可能是內在部分的你,或是你想變成的樣子,這是個令人驚喜的經驗,切記,不要刻意想看到什麼,只要放鬆及深呼吸,否則練習將會失敗。

<暗示法>正面暗示 不藥而癒

任何的病痛或不適,都代表著一種警訊,胃痛不一定是胃出了毛病,你必須先問自己究竟怎麼了,也許是因為害怕、焦慮,也許是工作壓力太大、感情不順利、睡眠不足,或者是飲食控制不當,缺乏運動,總之,別只想依賴醫生及藥物,你必須先找出致病的原因,才能真正擺脫病痛的糾纏。

接著,你可以對症下「藥」,透過正面暗示,告訴自己已經不再焦慮,或者選擇休假放鬆自己,或下定決心不再貪嘴,總之,先斷除所有造成病痛的可能原 因,然後再透過一次次的自我暗示,告訴自己「胃再也不痛了」,你會發現,疼痛的感覺逐漸緩和,意志力也愈來愈強,胃痛的老毛病真的可以不藥而癒。

自我療癒法-派翠妮
記者楊久瑩/採訪報導、攝影


想要更了解自我療癒法或是派翠妮請至
http://blog.yam.com/petreneS/category/1300005

新賽斯資料中 對人類的一些重大提醒

你的威力之點-當下
*由於你當下關注現在這一世,你在這個威力之點所做的改變將會影響與此刻共同運作的其他人生。

*你同時經驗著你所有的課題,只是沒有意識到這件事。
⋯⋯

*此刻你正在自己的威力之點。當下正是時候利用它來幫助你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存在狀態。

*由於你身處地球進化的陣痛階段,現在你們所關注的─即你們現在的觀念和信條─那也正是將能幫助你的。

*地球再也無法維持這種能量。如果它的居民不能開始提升他們的振動頻率,地球本身就會以愈來愈多的天然災害反抗人類。

*無論你是否領略到,在你的生態系統理的萬物卻都被你的心智/思想能量影響。

4-2 全球崩壞

*如果你國家中非常有錢的人願意起而行,領悟到他們被自己擁有的貪婪和力量控制,當他們開始回應這感召,進而遺棄他們統轄的王國、並且幫助其他人類,他們將會體會到愛的真諦。

*所有世上的物質財富與奢華度假不會讓你更接近自己的本我實相,只會增加你和自己靈魂之間的距離,耽誤你的進化。

*當你旁觀成千上萬的人們挨餓,就是看著你走向飢饉;你渴求造物主的指引與你靈魂中的神聖天性、以及你在自己星球上的目的。

3-2 危險地帶

*你的信念體系應該小心地被檢驗,如果你想要生存下來,勢必要改變那些體系。

*即使你們的星球目前正在經歷非常重大的事件,除非你能有意識地檢驗你做了什麼。你的想法和行動將會大大地影響你的國家與世界的生存。在世界上無數個地區之前從未有過這麼多衝突。也從未有過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這麼容易摧毀人類自身。

5-2 質疑主要信念體系

*當有權勢者能說服大多數人相信殺人是正當的,那麼你們需要好好地檢查他們信念背後的動機。宇宙的律法非常清楚:不管用任何理由殺害他人都是違法,既簡單又明白。靠掠奪他人性命讓人了解你的觀點並非必要。

*這世界大部分待在極大的動亂裡,都是因為在政治上擁有權力的集體領導者作為所致。

*許多個體毫不質疑地跟從群眾,那就是為什麼他們發現很難改變自己意識到的實相之因,因為他們害怕在這個信念體系架構內的大多數人,而不願意被當成異類。對這些盲從者來說,盲從多數遠比組織或是阻止或是深思自己更安全,因為改變自己的實相就必須面對他們自己的實相和信念體系。

摘自: 新賽斯.中文網
http://SETH.soul.tw/ 譯者:爪子
一位富翁一生辛苦勞碌累積了一些財富,
老年時卻因拒絕昂貴的治療費而病逝,
可悲的是,過世後兒子們因爭產而反目成仇.
賺錢不是為了要過更好的生活?
辛苦而來的財富為這家人帶來的好處是什麼?
----語 騫
好片推薦 分居風暴 緯來電影

(2011)[伊朗片]本片獲得201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獲得2011年第61屆柏林影展金熊獎、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女主角的伊朗電影。

希敏和納德結褵14年,希敏寄盼女兒在更好環境長大成人、決定移居國外,沒想到丈夫納德卻嚴詞拒絕。原來是孝順的納德放心不下患有阿茲海默症的父親,希敏只好轉向法院訴請離婚…。

法官認定兩人婚姻還有轉圜的餘地,希敏離婚請求被駁回。無奈而又氣憤的希敏離開丈夫與女兒,回娘家與母親同住。另一頭,納德從貧困教區雇來一名信仰虔誠的少婦羅芝,照料自己的父親。瞞著失業丈夫出來賺錢養家的羅芝,每天帶著她年幼女兒到納德家幫傭。但她必須清潔納德失智父親的身體,不但牴觸了她的宗教信仰,精力亦甚感疲憊,因她也向雇主瞞著有孕在身…。

某天納德返家,猛然發現羅芝不假外出,被綑綁的父親則因掙扎翻落床下而失去意識。納德大發雷霆、甫回來的羅芝給驅逐出門,爭⋯⋯
執過程中,已然懷胎四個月的羅芝不慎摔落樓梯…。

全片藉由一對分居夫妻以及一個意外流產的女傭,帶出對伊朗社會、法律、宗教以及男女關係的深切剖析,被譽為伊朗版的《羅生門》。

分居風暴 (波斯語)
2013-02-13(三) 23:15~01:50
分居風暴 (波斯語)
02-16(六) 09:55~12:30
更多
我現在就被天使所包圍
  
天使將神之愛照在我身上,也穿透我

我接受這來自神與天使的愛

我值得擁有愛 我值得擁有健康

我值得擁有來自上天的幫助,而且我現在就接受它

我召喚神與天使來協助與指引我

聽我的內在聲音與感覺

我的內在聲音與感覺是來自神與天使的指引

指引是我所需的一切

我用全然的信心追隨我的指引

我知道神與天使愛我,並且現在就指引著我

我接受天使的愛

我接受愛  我愛  我是愛  我是充滿愛的

我是深深被愛的

每個人愛我  我愛每個人  

我原諒每個人  我原諒我自己

我送神的愛給每一個我遇見的人

我小心看守我的想法,並且只允許正向與愛的想法進入

在這世界上有豐盛的愛

有足夠的一切給每一個人

有很多的豐盛可以分給每一個人

我有所有的豐盛

我吸引美好與充滿愛的人來到我的生命中

我的天使和我享受新的機會去服務世界

我持續的得到獎賞

我的生命是和諧與寧靜的

我是寧靜的  我容光煥發  我是喜悅的


天使肯定語句-摘錄自 召喚天使-朵琳、芙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