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了解嫉妒

摘自 情緒
奧修 /著 麥田/出版

是什麼讓你嫉妒? 是占有慾 .你想占有那個人, 你害怕他們明天找別人, 你對明天的恐懼摧毀了今天.
你要記住的第一件事是不要為明天煩惱, 今天就足夠了.

某人愛你, 就讓這一天成為最美好的一天.
最值得慶祝的日子. 就在今天,你是如此全然的獻身給愛, 你的全心全意和你的愛就足以讓這個人不會想要離開你.
不要佔有彼此,保持完整的自由, 不要干涉彼此的私人空間, 要顧及對方的尊嚴.
你只需要對人性有一些了解和領悟, 嫉妒就會消失.
http://soullove1008.blogspot.com/

蘇菲的老故事

摘自 情緒
奧修/ 著 麥田/出版
有一個人正被他遭受的痛苦所苦惱 .他每天都對神祈禱:" 為什麼是我? 每個人看起來都這麼快樂, 為什麼只有我這麼痛苦? 有天, 他對神祈禱:"你可以把任何一個人的痛苦給我, 我已經準備好接受. 但是,請帶走我的痛苦. 我再也受不了了."
那天晚上他做了一個美夢-- 他夢到神出現在天上, 他對每一個人說:" 把你們的痛苦帶到廟裡來." 每個人都受夠了自己的痛苦.所以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痛苦打包.
神宣布說:
現在你們可以選擇, 每個人都可以隨便拿走一個袋子.
最令人意外的是-- 每個人都忙著取回自己的袋子, 大家都很高興的重新選擇了它 .
為什麼這樣? 因為這是第一次, 每個人都看見了別人的不幸, 別人的痛苦都和自己一樣大, 甚至更大!
第二個原因是,每個人都習慣了自己的痛苦, 你至少對自己的痛苦很熟悉, 你已經習慣他們 了 .他們還算可以忍受; 何必去選未知的痛苦?
每個人都快樂的回家了 ,一切都沒有變, 他們帶著同樣的痛苦回去. 但每個人都快樂的笑著, 為了拿回自己的袋子而高興 .
到了早上那個人對神祈禱說: 謝謝你讓我做了這個夢, 我再也不要求了. 無論你給我什麼, 對我都是好的, 他一定是對我有好處, 那就是你給我的理由.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一個人的療癒: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

The Grief Recovery Handbook: The Action Program for Moving Beyond Death, Divorce, and other Losses including Health, Career
作者:約翰.詹姆斯、羅素.傅里曼
原文作者:John W. James、Russell Friedman
出版社:大是文化

我們不惜犧牲情感也要依賴理智,已經到達病入膏肓的程度(尤其在傷心這件事上)。為什麼會這樣?
其中一個原因是,摯愛過世並不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如果統計數字可信,我們每個人每九到十三年才會經歷一次摯愛死亡,就算把其他重大情緒失落也加進來,重大傷心事件的發生頻率也還是很低,導致我們對這類經驗真的不熟悉。
正由於個人切身經驗付之闕如,我們才會持續以錯誤觀念來處理失落,也因此無法讓傷心事件真正了結。因此,我們會訴諸理智來處理情緒上的痛苦,絲毫不令人意外,因為我們每天都在依賴腦袋,實在用得太習慣了。
根據我們在療傷講座上做的非正式調查,傷心人失去摯愛之後,他們所聽到的旁人建議,有五分之四的旁人都在暗示當事人不應該處理當下的感受,而要訴諸理性。研究人員分析了傷心人在摯愛過世不久後會聽到的話,大致簡單分成兩大類: 一、對傷心人有實質幫助的話; 二、對傷心人沒有幫助的話。沒有幫助的話都是出自善意、但一定「訴諸理性」,不然就是提供很困難或危險的建議,很難照辦,例如:
幸好你還有另外一個兒子,要心懷感激。 生活還是得繼續。 他現在已經到更美好的地方去了。 所有事情總會過去。 她的人生已經無憾。 下一個會更好。 上帝絕對不會把你承受不了的東西給你。 你有他陪伴這麼久,已經要心懷感激了。
以上這些話都是傷心人會聽到的。傷心人正經歷強烈的情緒折磨,而這些話卻都是理性的,所以相當不恰當。離婚和其他重大情緒失落也一樣,出於善意的朋友常會說出這類沒有幫助的話。
我只想要你聽我說
下面這個例子跟死亡或離婚都無關,但也同樣說明了:我們自然、正常地表露情感時,別人的回應通常是錯的。
有位朋友開派對,她十幾歲的女兒瑪莉邀請了三位最要好的朋友。派對快要開始時,電話鈴響了好幾次,這三位好朋友竟不約而同來電說不克出席。瑪莉非常難過,她去找媽媽說這件事,媽媽安慰她:「不要難過,還有很多很棒的人會來一起同樂。」
又來了,別人一定會叫你不要有你現在這種感受,因為傷心、痛苦或負面的情緒是不好的,你必須找個比較能令人接受的情緒、一個比較正面的情緒。
幸好,這家人有位好友,剛好在場。瑪莉決定再試試,找個人聽她吐露心情。她告訴這位朋友來龍去脈,他仔細聆聽,然後回應說:「哎喲,妳一定失望透了。」「沒錯,」她邊說邊啜泣。他給她一個抱抱,她很感激他的傾聽,擦乾淚水之後,她全心享受這場派對,因為她的情緒已經被聽到、被接收到。
傷心人想要被聽到、需要被聽到,而不是被修補。以上這個真實故事中,那位朋友並沒有修補什麼東西,他只是聆聽瑪莉想傳達的情緒,瑪莉需要的就是這樣而已,然後她就可以做出理智的決定,盡情享受這個夜晚,即使這個夜晚與她最初所想像並不一樣。某個程度來說,有效的療傷就是傷心被聽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