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敢揭發加工食物的真相報告:你吃的是食物,還是飼料?
If It’s Not Food, Don’t Eat It!
作者/凱莉.海福德 出版社/台灣廣廈
◎遠離過敏治療病痛的飲食求生指南:
●我們總認為生病是沒辦法的事,治病是醫生的事,但是作者現在告訴你,生病是自己造成的,治病還得自己來。●咀嚼果汁 喝食物:喝蔬果汁時多讓它在口中停留一會和唾液混合並咀嚼果菜渣,可以完全攝取食物的營養。吃食物時要咬的很碎像漿狀一樣可以喝下去。 ●遵守本書所提五大飲食原則●針對特定疾病戒掉特定食物,並多吃某些食物,許多惱人的疾病便會消失。 ●定時排毒、清潔可恢復身體正常功能。 ●吃對食物不發胖。●盡可能遵循食物結合原則,確保消化正常。如:空腹吃水果之後,至少15分鐘後再吃別的東西;蔬菜可以和蛋白質或澱粉一起吃,但蛋白質和澱粉最好在不同餐分開吃,如果要在同一餐吃,要先吃蛋白質,再吃蔬菜,最後再吃含澱粉的食物。●如果出現對味精的急性反應,叫做味精症候群,有兩種解毒方法都很有效。一種是喝綠薄荷或用綠薄荷茶泡澡。另一種是每天服用3次50毫克維他命B6,連續吃幾天,直到症狀消失。
◎健康的終極專家就是自己
我們的身體一直在和我們對話,在特定的時間向我們表達它們特殊的需要,而它最直接的反應就是以症狀和疾病的形式出現。這種交流與反應十分重要,能引導我們去吃真正對自己有益的東西。
選擇適合身體的食物原本是人類的天性,但是在惡化的環境下,我們所能選擇的食物變多了,但是做出聰明對身體好的選擇卻相對變小,再加上醫學發達的推波助瀾,一旦我們的身體出現問題,我們首先求助的是醫生,而不是自己。頭痛我們吃頭痛藥、胃痛吃胃藥,發燒吃抗生素,但是這些都是治標的暫時方法,這只會讓問題更嚴重。
許多身體的毛病往往是由飲食引起,例如吃味精會變胖,吃多了垃圾食物會引發關節炎,還有些食物會造成過敏,如茄子、蕃茄、馬鈴薯等。另外,頭痛、偏頭痛、鼻炎、消化不良、關節炎、氣喘、皮膚病、過動症、憂鬱症等,也很有可能是對食物以及人工添加物過敏所致。
本書除了揭發現代食品工業從生產、製造到行銷層層相扣,緊緊抓住住消費者的胃和注意力,讓你不吃它也難的內幕外,還提供更多實用可行的飲食改變策略,讓你照表操課、按部就班實踐健康飲食,改善健康狀況並治癒多年宿疾,甚至預防癌症發生。
你吃的是飼料?還是食物?
◆真相一:本書揭露食品工業如何運用行銷、廣告手段,讓人們吃進去更多「工業製造」而非「農業生產」的假食物,不但傷害身體健康,更糟的是還會讓人上癮!◆真相二:只需兩罐汽水,就會抑制免疫系統90%的功能,而且時間長達5小時!◆真相三:在美國一年投入推廣「天天五蔬果」的觀念的經費是100萬美元,但是某大汽水廠商一年的廣告費用就高達10億美元!◆真相四:許多疾病,例如頭痛、偏頭痛、鼻炎、消化不良、關節炎、氣喘、皮膚病、過動症、憂鬱症等,很有可能都是對食物以及人工添加物過敏而引起的!
不改變,疾病遲早找上你 實際上,這正是大多數人犯錯的地方。他們受不同症狀困擾,感覺身體不適。他們也像我和貝蒂當初一樣,誤以為自己身體特殊的症狀或者不適與所吃的食物無關,而是因為遺傳,或者某種病毒、細菌,或者不知名的疾病所致。但你很快就會知道,你的一定與所吃的食物有關。例如,現在科學研究發現,許多曾經被認為是與遺傳有關的問題,其實卻是長期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所造成的後果。
是真的!病是吃出來的 我們投入了龐大金錢、人力尋找治療慢性、退化性疾病的方法,而這些疾病的病因卻產生於我們的廚房和餐廳裏,這無異是用手中的餐具自掘墳墓,真是諷刺!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最重要的原因一定與我們現在的文化有關,這個飲食體系是由過去數代人慢慢形成的,已經在每個人心中根深蒂固,影響我們至深,以致於大多數人對於自己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不會意識到要去考慮短期或長期的後果。有些人知道自己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卻依然故我,這往往是因為他們自覺無力改變現狀。
吃錯了,當然會生病 但也有令人振奮的統計資料顯示,60~90%慢性和退化性疾病都可以用飲食和生活方式來預防。但實際上我們根本不管吃進去的食物對身體有多糟的破壞力,而在需要治療任何身體或心理的疾病時,完全只靠醫生。預防疾病總是比治療疾病好得多,也便宜得多。千萬不能低估你吃的東西的力量,以及它們對你身體所造成的影響。人們一聽到某種症狀,立刻就會想到某種廠牌的藥物。我們已經把頭痛、胃痛、疼痛或身體的任何其他不適症狀,與其他藥物劃上等號,而不是選擇更好的食物上以減輕身體的負擔與壓力。
看看我們吃進了什麼鬼東西
山寨食物知多少
高科技農業的科技化導致在我們吃的肉、魚和農產品中多了殺蟲劑、除草劑、催熟劑和著色劑、生長荷爾蒙、抗生素、基因改造產品等全新的東西。不僅如此,食品加工業和速食加工業還在這些所謂「食物」中放進大量的處理劑和添加劑,我們吃的大部分食物都已經被改變,已經不能再被視為真正的食物,而是已經被徹底改變的假食物。 由於這些假食物已經在過去幾十年內迅速普及,因此人們常吃,也把它們當成可以接受的食物。儘管吃假冒的山寨食品已經成為正常的現象,它們已經對健康造成了深遠的傷害,而且下面這些結果也已經得到證實:大量攝取含高脂肪高糖高鹽的食物和含化學添加劑的假食物,已經讓許多人身體不適、肥胖、經常疲乏,還讓許多慢性疾病成為常見病。
都是廣告、媒體惹的禍 食品工業已經極成功地把劣質的、過度加工的、飽含化學物質的假食物變成了美國大衆的高利潤「飼料」,並且讓它們遍及世界每一個角落。而會造成這種現象的另一個幫凶,是大衆傳媒的發展,尤其是電視廣告已深入到每個家庭中,影兩例更是無遠弗屆。 來陰的!卑劣的食品行銷把戲 讓自己的產品能遍及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是所有食品業者的最大願望。今天,無論你到美國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大量的速食店、便利商店、連鎖餐廳、自動販賣機等,都在銷售頂級品牌的假食物和飲料。 在很多機構、公共場所中,都擺設有自動販賣機,我們也都習以為常。但大多數人卻不知道,這些自動販賣機的出現,是因為機關行號正與廠商聯手進行一項只圖自己利益,而罔顧消費者權益的陰謀。 我還記得第一次被這種現象所震撼的事件。那天我正在基督教青年會為舉辦活動做準備,一位健身助理手拿著大保溫杯走了進來。她把杯子放在水槽裏,開始裝自來水。這讓我想起有個晚上,我忘了帶水壺,又找不到飲水機,便很不甘願地被迫從自動販賣機裏買了一瓶水,瓶子上列著一長串看起來就讓人膽顫心驚的化學添加劑。整個活動中心裡沒有一台飲水機,這不是件很奇怪的事嗎?再看看那位健身助理,在那個不怎麼大的水槽裏費力地轉動著那個大杯子,好像在完成一個艱巨的任務。我決定問問她究竟是怎麼囘事。 「你們怎麼不買筒裝水,或是在健身房裏放幾台飲水機啊?」我問,「這樣會方便很多,也比較健康。」 「嗯,呃,」那個助理猶豫了起來,「我們和可口可樂有合約,不允許在這裡放飲水機。老顧客們總是抱怨,我只好用這個方式變通一下。」 我啞口無言。 原來,這是種陰險的方法:看似隨時隨地為消費者帶來極大的便利,實則正在引誘社會大眾大量吃劣質的假食物,並且剝奪人們選擇更健康食物的機會。而這些卑劣的行銷方式也已經迅速在世界各地蔓延。
2、健康飲食指導5原則幫你做決定 ◆吃來自大自然的食物就對了 説到該吃什麼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將前人累積傳承的智慧與你的身體相結合,這就是健康飲食的基本理念。 所謂前人的智慧,就是向大自然取材養分。因此,儘管食品製造技術已經突飛猛進,但人類身體的構造天生就不是用來吃含充滿化學物質的加工假食物的,而是吃大自然所提供的純淨食物。身體的反應會向我們提供具體訊息,而它最直接的反應就是以症狀和疾病的形式出現。健康飲食指導原則適用於你的生命的每個階段,而且也適用於每個人,因為它們建立在通用準則的基礎上。 ◇聰明選擇,正確準備,然後把它吃掉 飲食要健康,但我們並不需非得瞭解與身體、營養有關的所有複雜知識,或是知道食物中有多少熱量、營養,儘管有時會有幫助,但卻不是必要的。對一般人而言,這樣有時反而把人搞得更迷糊了。 健康飲食基本上非常簡單,你只需要知道怎樣聰明地選擇食物、怎樣正確準備食物,然後再把準備好的食物吃掉就可以了。 也許剛開始時,健康飲食會顯得很複雜,因為許多資訊你都是第一次接觸。請放心,只需一點點時間和多加練習運用,你就能充分掌握健康飲食。 為了真正融會貫通這些指導原則,讓健康飲食成為一種習慣,剛開始時一次只要實行一個原則,直到覺得已經完全理解該原則,並能運用自如,才開始進行另一個原則。但這並不表示你可以忽略其他原則,因為它們都是彼此相關的;而是說你會優先考慮這個原則,在這段時間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這個對你最有用的原則上。 ★健康飲食原則1 如果不是真食物,那就別吃 →→如果你已經吃了,就等隔一長段時間之後再吃,這樣身體才能復原。 這是一條能讓你的生活發生明顯變化的指導原則,它不僅能減少很多症狀,而且我的顧客和學生,他們自從奉行這個原則之後,就再沒受過痙攣、哮喘或偏頭痛的困擾。
◇我所不知道的調味料真象 我是透過親身體驗才發現這個首要原則的學問和影響力的。這件事發生時,我已經戒煙,不再吃糖,不再喝咖啡、汽水或烈酒,每天練瑜伽、做冥想。我以為當時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正確的,但不知為何自己仍然一天到晚都覺得疲倦,頭痛,頭腦不清醒,易怒,情緒不穩定。 某天中午我在休息室睡過了頭,一位女同事她把我叫醒。我這位同事多年來一直在採用自然療法,當時她關心地問我還好嗎,我將自己所處的困境告訴了她。我說自己每天吃過午餐和晚餐之後,幾乎連眼睛都睜不開。還會每天頭痛欲裂,讓我很難正常工作。 她認真地聽我說完後,拿起放在我便當旁一瓶知名品牌的沙拉醬,看完瓶子上的成分介紹,她笑著說:「這種調味料裏都是谷氨酸單鈉、化學防腐劑和許多其他有毒垃圾。它們不僅會讓你頭痛,還會讓你充滿睡意。過不了多久,它們還會要你的命!」 「谷氨酸……什麼?」我問。我對此完全不知。她解釋說,谷氨酸單鈉(也就是味精)是一種人造提味品,也是一種惡名昭彰的神經毒素,會引發許多不適症狀。這些化學添加劑會累積在身體中,而且許多慢性疾病,如癌症,可能都與化學添加劑在身體內的長期累積有關。 儘管我以前也聽她說過這些情況,但那天是我第一次明白化學食品添加劑可能對人造成如此巨大的影響。從那時起,我開始盡可能避免吃味精和其他化學添加劑。結果,我從此沒再得過偏頭痛,也沒出現過許多人所說的與味精症候群有關的任何嚴重症狀。但極個別情況除外,那是因為在餐廳或社交聚會上不小心吃進了這些有毒物質。我現在已經能辨別出哪些症狀是吃味精引起的,所以能夠採取適合而有效的措施,以減輕身體的劇烈反應。 ◇注意!這些不是食物 要理解這個最重要指導原則的第一步,是確定什麼是食物,什麼不是。為了實現健康飲食的目的,食物的定義應該是「由大自然所創造任何有營養的、對人體有幫助的東西」;反之,就都不是食物。這包括下列任何一種: 1.任何人造的或化學的食物添加劑,如保鮮劑、人造糖精、人造香精、人造色素、抗結塊劑和增稠劑、鮮味劑,或任何添加到食物中的化學製劑。 2.任何加入食物中的人造或化學物質,如餵動物生長荷爾蒙和抗生素,噴灑在農作物上的殺蟲劑,以及含有有害化學物質,如加氯、鉛、砷等的自來水。 3.任何可能曾經是食物,但在後來的加工過程中其化學成分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便不能再被視為真正食物的物質(如:精製白糖或麵粉、高果糖漿、精煉油等)。 4.任何從天然資源中提取,但已經被加工到不再天然、不再有營養的食物,也是假食物。例如,所謂的「天然香料」其實往往是一長串化學物的代號,其中可能包含味精。一旦經過加工處理,它們的化學成分往往和市場上的人造香精一樣了(許多危險的毒品,當初也是從天然資源中提取的)。 另一個要提及的問題是:基因改造食物是否可以稱為「食物」。根據最新研究結果,我是不把它們當作真食物,也不會去購買。而且相關的各種問題正陸續浮上檯面,包括它們已過於氾濫以及會引起過敏反應。
找到健康美味的替代品 我們會特別渴望吃某些特定的食物,這可能是你身體缺乏某種營養的信號。如果你渴望吃含脂肪的食物,如薯條、牛奶、乳酪、霜淇淋等,可能表示你沒有得到足夠的必需脂肪酸。巧克力味道那麼苦,如果你想吃它,可能表示你需要吃苦味更大的食物,如綠色葉菜。如果你愛吃苦味或辛辣食物,可能是身體缺乏幫助消化的東西。對糖和其他甜食的渴望可能是身體缺乏全面營養的強烈信號,也可能還代表你血糖低,需要更多的蛋白質或複雜碳水化合物來平衡。 有些香草和全食物補充營養品也有助於擺脫食物渴望和上癮。像是諾麗果汁(Noni Juice)和楊果果汁(Berry Young Juice)就是我首選的兩種全食物營養補充品,有助於徹底減輕和擺脫食物渴望和上癮,而且能充分循環以滋養身體,對許多身體不適有治療作用。而且能讓許多人減輕對壞食物的渴望。由於它們對肝能產生再生效果,因此也有助於擺脫對所有刺激物的上癮,包括香煙和酒精。至於其他補充品,有些人會需要經常服用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效果,有些人則會馬上見效。 ◇借助香料的幫忙 在香草中,燕麥、肉桂、蒲公英、檸檬油、黃岑和佛手柑都有助於擺脫對食物的渴望和上癮。例如,佛手柑特別有助於擺脫對咖啡因和鹽的上癮;任何能平衡血糖的香草都有助於擺脫對糖的上癮,如茴香、胡荽和蒔蘿。還有一些香草混合物也有助於戒除對糖的渴望,幫助你更容易地度過戒掉咖啡因和煙草的適應期。 許多健康食物店裏都能買到散裝、膠囊和酊劑(由藥物和醫藥用酒精配製而成的液劑)形式的香草保健品。但是,我最喜歡的是具有療效的基礎油,因為這樣可以享受到香草天然的藥物治療效果。我有個顧客每天都在腳上抹幾滴佛手柑精油,幾天後,她對鹽的強烈渴望就完全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