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我不給孩子接種疫苗.

不是我的孩子為什麼不接受疫苗保護, 而是您的孩子真的有被保護到嗎?

醫界自認嚴謹的研究統計, 無法證明接種疫苗是降低傳染病的主因.

有很多可以變得健康的方法, 而不是透過一次次 的疫苗接種 .

經由自然的飲食, 完全未加工的食物, 豐富的維生素 ,

⋯⋯
定期的蔬果汁斷食, 充足的休息, 心靈的平靜, 適當的自信心及親近大自然, 都可以讓我們充滿活力且維持健康.

倘若按照上述自然療法的精隨. 我們會發現 接種其實是不必要的.

統計顯示素食者較不易成為傳染性疾病的宿主.

摘自無藥可醫 營養學權威的真心告白

安德魯 索爾博士著

博思智庫 出版
在"愛的靈魂觸動專輯"中,除了音樂外我還找了一段話,這是我讀過最能撫慰失去所愛(過世)的人的話, 與您分享:

第三首 "愛還在"
一行禪師對失去所愛的人說:
" 他們仍活著, 他們仍活在你身上.
你活得好, 他們也就好.
自己能享受生命的美好, 逝者也能同享受生命的美好,
逝者的家人也能從中得利.
可以練習在每天的呼吸中表達愛 . "
⋯⋯

From Zen Master Thich Nhat Hanh ,to those who have lost their loved ones,
“They are still alive; they are in you. If you live your life beautifully, their lives will also become beautiful. Their families will also benefit. Practice expressing love through your daily practice of breathing.”

這首歌是寫給失去摯愛的人,撫慰他
們傷痛的曲子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死亡像不停行走的鐘,每一秒都存在,也許這是一本寫不完的書.但寫不完有什麼關係呢?
人生總是半途終結的.我們每天只需盡力做好能做的事,力所不及的事,就交給蒼天吧。
他(松原泰道)的座右銘是:終生學習,至死方休 !
松原泰道 著
摘自學習死亡
最重要的是所有的行為,無論如何怪異,背後都是愛的作用。即使在疾病症狀,背後有都有愛的影響。因此,在治療中的關鍵,便是找到個案的愛之所在,那裏便是根源,在那裡可以找到解答,因為只有透過愛才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這一點我首次在原始療法中看到,後來又再度在人生劇本分析和在家族治療中看到。我注意到, 很多處理情緒的治療方法,鼓吹讓憤怒發洩出來,基本上是忽略了重要的那一 點。 我進一步觀察到個案在輔導過程中受到輔導者鼓勵,對父母表達憤怒,甚至要殺死他的父母,之後個案反而因此自責不已。孩子的心靈是無法容忍對父母的貶抑。唯有當我看到這點時,我才得以全然意識到愛的無遠弗屆。所以我總是以先找尋到愛的所在,並保護愛免於任何傷害。

摘自愛的序位
作者 伯特 海寧格
商周出版
當我們找出自身錯誤時,,解決方法並不是要對抗它 也不是用意志力與能量壓制錯誤的性格,而是穩定地培養相對應的美德,就能自然地消除人格中所有的缺點. 這才是使自己提昇戰勝缺點的自然方法, 比對抗特定缺點更為簡單又有效.

正如前面所提身體上的疾病能明顯指出心智上的不協調. 這也是基本病因;另一個要成功治療的關鍵是我們對生命要有熱情, 我們不只要將自己活在世間看成一種應負的責任,盡可能有耐心完成他; 也要在這趟世間的生命旅程中培養真正的喜樂.

摘自自我治療 為您說明疾病的真正起源與治療方法
愛德華 巴哈著
巴哈中心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