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台翔
老早就應該整理車子了,可是,因為住在桃園,上班在台北,沒有車子很不方便,先生又在新竹上班,我沒有辦法搭他的便車,所以,一拖再拖。前一陣子,趁著放寒假,狠下心,送車去鈑金、烤漆。
有一天,非得去台北不可,我就步行到離家最近的站,搭從桃園開往台北的國光客運。只等了幾分鐘,車就來了,我跟著大家上車。雖然已經八點半,還是有好多人。車內不只坐滿了,還有好幾個人站著,因為是我搬到桃園以來第一次搭公車,我站定之後就環視車內,看車廂的整體,也看車內的人。
很快地,車子上了高速公路,我馬上就意識到不太對勁。我記得民國六十幾年高速公路剛通車時,電視曾經大力宣導,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車輛,不得有站立的乘客。可是,車內有八個人站著,還有一個人坐在司機與車門之間的階梯上,難道規矩已經改了嗎?不然,為什麼司機在沒有座位的情況下,並沒有禁止我們上車,車上站立的乘客也毫無異議地就站立著呢?
我再看司機座位上方貼著的幾個牌子,其中有一個是「車未停妥,請勿站立」。光憑這一句,我就確定「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車輛,不得有站立的乘客」的規定並沒有改變。若是這樣,那就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國光客運罔顧乘客的安全,目的是為了多賺一些錢。如果我的判斷沒有錯,那我一定要把握這個機會為大家做一些事,那麼,因為鈑金而沒有車子開所帶來的不方便也就有價值了。
很快地,車子在重慶北路交流道下,靠站之後有不少乘客下車,我坐在第一排座位,拿出紙筆抄下相關資料,包括車牌號碼、司機姓名、台北區監理所和公路總局的申訴專線,該寫的全部都抄寫了之後,我看到我座位旁的車廂內側貼著「請繫安全帶」的牌子。我趕緊找安全帶,問題是我找了半天都沒找到安全帶的帶子,只找到另一端的插鞘。我問旁邊的年輕人,他有沒有安全帶,結果是他也沒找到,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當然有一個可能是這個車確實有,是我們沒找到。如果是這樣,車子也應該附一個安全帶在哪裡的說明或指示。同時,司機也必須要確認第一排座位的乘客是不是有繫上安全帶。
到了辦公室,馬上跟監理所公路總局和國道高速公路警察局第一大隊聯絡。我說了我個人的資料,以及整個事情的狀況,強調有站立的乘客以及車內沒有安全帶,要求他們具體地處置,並且把處理的結果通知我。等到我已經盡力地把我可以做和應該做的事都做了,才掛上電話。
晚上,碰到兒子,跟他說了一下整個事情的經過。聽完,兒子搖搖頭淡淡地說:「你能活到現在,還真不錯!」
編按:本文取自《人本教育札記》第189期。
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你在看什麼?
◎朱台翔/森林小學校長
去年年底,人本教育基金會在台北舉辦「(家長)會長,你知不知道你已經不是議員了?」記者招待會,由我主持。
記者會的頭一天,我在森林小學的辦公室研讀由陳朝建教授寫的「地方民代得否兼任家長會代表」的法律鑑定書。十一點多,應該是上第四節課的時間,四年級的小任在我身邊混啊混的。
小任說:「好無聊!」「你去上課,」我說,「就不會無聊了。」小任懶洋洋地說:「不想上。」我沒說什麼,繼續看我的資料。小任大概真的很無聊,問我說:「你在看什麼?」我就很正式地跟他說了一下,地方議員兼任家長會長的現況、這幾年新增的教育法規以及基金會為什麼要做這些事。
小任聽得很認真,雖然,我知道他聽不太懂。談得差不多了,我話鋒一轉對他說:「我並不認識這位教授,怎麼會知道他的想法呢?事實上,我是透過他所寫的字。」我揮一揮手中的文章說:「認識字是很重要的,所以,每一個人必須要學習、要上課。而且,我們不是只要上國語、認識字就好了,也要上數學,因為數學教我們怎麼思考、怎麼推理。」
小任沒有說什麼,眼睛睜得大大地,很有神地看著我。我繼續說:「要想幫助別人,自己必須要有能力。上課、學習能夠增加我們將來幫助別人的能力。」說到這裡,我停下來看了看他。
小任的臉平靜而又明亮,他只淡淡地說了一句:「好啦!」就離開座位、離開辦公室,上課去了。
摘自朱朱的心情小故事
去年年底,人本教育基金會在台北舉辦「(家長)會長,你知不知道你已經不是議員了?」記者招待會,由我主持。
記者會的頭一天,我在森林小學的辦公室研讀由陳朝建教授寫的「地方民代得否兼任家長會代表」的法律鑑定書。十一點多,應該是上第四節課的時間,四年級的小任在我身邊混啊混的。
小任說:「好無聊!」「你去上課,」我說,「就不會無聊了。」小任懶洋洋地說:「不想上。」我沒說什麼,繼續看我的資料。小任大概真的很無聊,問我說:「你在看什麼?」我就很正式地跟他說了一下,地方議員兼任家長會長的現況、這幾年新增的教育法規以及基金會為什麼要做這些事。
小任聽得很認真,雖然,我知道他聽不太懂。談得差不多了,我話鋒一轉對他說:「我並不認識這位教授,怎麼會知道他的想法呢?事實上,我是透過他所寫的字。」我揮一揮手中的文章說:「認識字是很重要的,所以,每一個人必須要學習、要上課。而且,我們不是只要上國語、認識字就好了,也要上數學,因為數學教我們怎麼思考、怎麼推理。」
小任沒有說什麼,眼睛睜得大大地,很有神地看著我。我繼續說:「要想幫助別人,自己必須要有能力。上課、學習能夠增加我們將來幫助別人的能力。」說到這裡,我停下來看了看他。
小任的臉平靜而又明亮,他只淡淡地說了一句:「好啦!」就離開座位、離開辦公室,上課去了。
摘自朱朱的心情小故事
法國式的啟蒙教育
在法國的媽媽眼睛
◎羅惠珍
兒子上小學,我看大家都很緊張,因為要開始讀書寫字。六歲之後的十二年要唸到高中畢業,然後再唸大學。好像天真孩童馬上就要從一張白紙變成成績單,變成畢業證書,變成……真是恐怖! ◎羅惠珍
後來我又覺得大家都很好奇,他們老是問:「他喜歡上學嗎?」喜歡上學的小孩才會快樂學習。兒子放學了,問他上學好玩嗎?「很好啊!因為老師沒罵人。」六歲的小男孩只要不太吵鬧,老師就不會朝他尖叫。
「今天學什麼啊?」媽媽很好奇,因為忘了從前從前,自己唸一年級時學了些什麼。書包裡沒課本,他每天從學校帶回一張貼在簿子上的影印紙。標題是「和我玩吧!小老鼠。」每日一課。我就跟著孩子每天唸「和我玩吧!小老鼠。」 每天小老鼠回答不同的答案:
「今天不能出去玩,我要幫爸爸漆油漆。」「今天不能出去玩,我要幫媽媽晾衣服。」「今天不能出去玩,我要幫弟弟整理玩具。」「今天不能出去玩,我要幫妹妹做功課。」「今天不能出去玩,我要和媽媽去菜市場。」
他每天就練習這幾個句子,嗯!內容很日常生活,成員有爸爸媽媽兄弟姊妹,很正確的家庭結構。可以學識字與寫字又有生活教育在其中,比什麼國旗國歌老師早小朋友早有意思多了。可是為什麼沒課本呢?
「千萬別買課本給孩子!等我們整本上完後學校會把課本借給孩子,如果您想留一本在家裡的話,請等我們整本上完後再買。千萬別讓您的孩子課前預習!」這老師注重齊頭式的平等,她怕我們跑在前頭。是這樣嗎?
一個月後,兒子的書包裡多了本兒童書,哎呀!就是《和我玩吧!小老鼠。》書本畢竟和單張的影印紙不同;影印紙的內容是教單字教句子,等學得差不多了,便可以自己讀一本書了。原來是一隻大貓守在牆腳的老鼠洞口,天天想辦法引小老鼠出洞,難怪小老鼠寧可幫忙作家事也不出去玩。連媽媽看到書本都這麼興奮了,何況是剛開始學讀書的小孩呢!
沒有課本,不必預習,別學得太多,我終於明白老師的千萬叮嚀了。
老師說得對,千萬別課前預習,否則如果老師要教的你早就知道了,那麼,哪來學習發現新事物的樂趣與驚奇呢?啟蒙就是要開啟學習的樂趣與激起好奇心,讓剛上小學的小孩從課堂上得到每天進步一點點的樂趣,他會喜歡上學,喜歡從學習得到樂趣。從一張白紙一點一滴塗上追求新知的色彩。
相反地,如果你早就知道故事的內容,老師還沒教的你都會了,那麼上課將會是多麼無聊的事呢!當別的小朋友興高采烈跟著老師唸,一筆一畫練習寫字時,那些「超前」的小朋友不是更覺孤單沒有參與感嗎?難怪會有那麼多聰明的小孩上課打瞌睡。
許多父母盡量為孩子報名參加各項能跑在前面的才藝班,早早讓孩子學英文、學心算,花了大筆補習費也不心疼,每天趕時間溫馨接送,就怕孩子學得比別人少比別人慢,父母們絞盡心思盡其所能為孩子安排,總認為孩子如果從起跑點就跑在前頭,將來肯定贏得更多。
唉!天下父母心。哪裡曉得「愛之適足以害之矣!」如果孩子還沒進教室就已經「早就會了」,上課上得索然無味,慢慢就少了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最後只剩下與分數賽跑只求得第一。沾沾自喜的父母親,哪裡知道跑在前頭的孩子,其實在學習的起步時已經受了重創。
本文取材自:《人本教育札記》第176期。
候機室的母子
◎朱台翔
有一天,我從台東搭飛機回台北,正好碰上天候不佳,機場暫時關閉,大家都在候機室裡等候。那天的旅客非常多,候機室的座位幾乎都坐滿了,我站在離登機口不遠的地方,偶爾瞄一眼牆上的電視,偶爾透過落地窗看看外頭的景色。
因為無聊,耳朵豎得就特別長,我不斷地聽到從我右後方,傳來的一些小小的聲響。我轉過頭去,看到一個三歲左右的小男孩坐在媽媽的身邊。看起來,一副坐不住的樣子,他不時地扭動著身軀。小傢伙的臉,跟平常的孩子有些不一樣,人中部分非常扁平,左右鼻翼大小不太一致,上嘴唇左右也有些不對稱,一看就知道是一個唇顎裂的孩子。
就在我回過身繼續看著窗外沒多久,忽然聽到「啪!」地一聲,接著,是一句很不耐煩地、媽媽罵小孩的聲音:「坐好啦!」我趕緊轉過頭去,看到小男孩的媽媽正用力地打著他的大腿,小男孩放聲大哭。就在媽媽舉起手要再打第三下時,我已經衝到他們面前,對媽媽說:「妳怎麼可以這樣打他?」媽媽嚇了一跳,舉起的手慢慢地放下,眼睛沒有目標地注視著前方,沒說什麼。我一邊跟媽媽說:「小孩不要用打的!你看,他這麼可愛!」一邊輕輕地摸著小男孩的背,說:「好痛哦?」
媽媽不理我,她的眼睛仍然盯著前方,既沒看我,也沒看小孩,很有威嚴地說:「沒有聲音!」小孩繼續哭著,媽媽又說了一遍:「沒有聲音!」我說:「妳又要打他,妳又不准他哭。妳不打,他就不會哭了啊!」媽媽不再說話,我又輕輕地摸著小男孩的背,說:「好痛,對不對?」小男孩的哭聲逐漸減弱。估計媽媽不會再打小孩了,我才走開,站在離他們不遠的地方,繼續觀察這一對母子。
小傢伙掛著眼淚,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身體卻不斷地往媽媽的身上靠,然後,緊緊地貼著媽媽。媽媽仍然看著前方,不過,整個人似乎不再那麼緊繃。過了一會兒,我看到媽媽小小聲地跟孩子說話,我就比較放心地在候機室裡隨意地走動。
才走了沒多久,突然,我又聽到那個媽媽大吼一聲:「幹嘛啦!」小孩也比較大聲地說了一些什麼,接著,媽媽又很不耐煩地吼了一聲:「你說什麼啦!」我才明白,原來,小男孩因為唇顎裂的關係,沒有辦法正常地發聲。
我心疼地看著孩子,看著那張受盡委屈、驚恐不安的臉,我能說什麼、我又能幫什麼呢?對他們母子來說,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在孩子未來的成長過程,還有非常多的困難等著他們去面對。事實上,這個孩子一生下來,就比一般孩子多吃了許多的苦頭,他需要更多的呵護與疼惜,但顯然這位媽媽不會。她繼續用威嚇、命令、打罵的方式,折磨孩子,也折磨自己。
唇顎裂的發生,就像任何其他先天性的疾病一樣,都是機率的問題,總是有固定比例的家庭會有這樣的孩子。我衷心地期盼我們的社會能提供這樣的孩子、這樣的家庭充分的協助,協助大人擁有教育孩子的能力,不要再像這位媽媽一樣,以破壞性的方式折磨孩子、折磨自己。
編按:本文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193期。
要有面對自己錯誤的勇氣與能力
◎ 朱台翔
有一天,我正和幾位老師、家長在森小的視聽室談話,突然聽到門外,森小的司機梁姊大聲地對著屋頂的方向叫道:「你不要跳下來!」梁姊的聲音裡充滿了驚恐,我趕緊衝出去,順著梁姊的眼光往上看。我看到,一個三年級的小男生站在屋頂上。雖然屋頂離地面只有兩公尺多,但還是非常危險。梁姊見到我,不停地說著:「叫他不要跳,他就要跳。」我想都沒有想,就對小傢伙說:「你如果跳下來,明天就回家!」現在回想起來都會汗顏,勉強說得過去的理由是:牽涉到孩子的生命安全,情急之下,我使用了最強烈的方式。
小傢伙看到衝出來的是我,而我又大聲地威脅他,他急得說:「我哪有要跳?我沒有要跳!她誣告我!」就在這個時候,我逐漸恢復了理智,他到底有沒有要跳已經不重要了,要點是怎麼樣協助他安全地下來。我知道,他是順著鐵門往上爬到屋頂的,鐵門的最上端離屋頂大概有半公尺,我請隨後也衝出來的老師幫小傢伙的忙,協助他慢慢地下來。
等小傢伙到了地面,我帶他到一旁說話,他雖然不太情願地說著:「幹嘛啦?」可是,還是跟著我走了。離開人們一段距離之後,我小聲地跟他說:「從那麼高的地方跳下來,很危險!」他立刻說:「我知道,會死!」接著我說:「另外一件事是不能爬上屋頂。」他問:「為什麼?」我說:「因為屋頂沒有做任何的防護措施,非常危險!」他點點頭算是答應了。等小傢伙離開後,我繼續回去和家長談話。
等我上了車,一個人獨處時,我就開始後悔了。我是那樣的大,小傢伙是那樣的小,我竟然用那樣大聲、粗暴的方式對待一個小傢伙。不代表我不能犯錯,但如果犯了錯,我必須要有面對錯誤的勇氣與能力。我當時為什麼沒有立即為我不當的言語,向小孩道歉呢?我為什麼沒有把握我們兩個獨處的機會,跟他說對不起呢?
隔天,一到學校,就看到那個小傢伙正在沙坑玩沙,我立刻趨上前去,叫了一聲他的名字。他抬起頭,看到是我,稍稍猶豫了一下,又把頭低了下去。我進到沙坑區,跟他說:「我是來跟你道歉的,我昨天不應該那樣大聲地跟你說話。」看來,他有些意外,不過,他繼續看著沙,同時,嘴巴回應了一聲:「哦!」我再叫了一聲他的名字,很溫柔地跟他說:「看我!」他抬起頭,我看著他的眼睛,一個字一個字地跟他說:「對-不-起!」小傢伙的眼神立即變得非常柔軟。我再問他:「接受我的道歉嗎?」這一次,他非常肯定地點著頭,說:「嗯。」
因為他的心情變好了,我的心情也才好了起來。
之二
有一天,我妹妹打電話來。聊了一下,我突然想到,她曾經提起:她小的時候,我曾取笑過她的牙齒,害她到現在照相時都不敢張開嘴笑。我特別針對這件事,再仔細地問她。
妹妹說,大概從三、四歲開始,她就經常生病。像夏天,明明長的是痱子,最後有些地方竟然會變成癤子。她又常常肚子痛,所以,從小就吃了很多藥。後來,她念了藥學系,才知道,當時的四環素跟牙齒的鈣質結合,變成黃色的沈澱,成為牙齒的一部份。牙齒上的黃色斑點,無論用什麼方式,都沒有辦法去掉。可是,在那個時候,包括她自己在內,大家都以為是她沒有把牙齒刷乾淨。
我是在被她提醒,我曾經取笑她「西班牙」時,才想起,我真的那樣說過。大概是我念初中的時候,有一天,當我又看到她帶有黃色斑點、不太整齊的牙齒時,我突然冒出了一句:「妳那西班牙!」當時,甚至還有些得意,自己怎麼那麼聰明能有這樣的聯想。真是巧妙!當然,完全沒有想到妹妹聽了會不會難過,更沒有辦法想像這一句話會影響妹妹一輩子。
妹妹說,一直到現在,都五十歲了,照相時還是不敢笑。她說,她是等到離開家、念大學,與同學相處才發現,她的牙齒其實也沒有那麼醜,才不再那麼自卑。
自從把話題引到牙齒之後,我就覺得妹妹說話說得有點急。從妹妹的表達中,我可以聽得出她的委屈,那是一種累積了幾十年、不曾被人重視、了解的委屈。
我選了一個空檔,跟她說:「我正式地跟妳道歉!因為當年我的無知和我的愛現,造成對妳的傷害、讓妳受了委屈。對不起!」
妹妹口氣鬆軟了許多,說:「其實,也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環境造成的。那個時代,小孩多。要生存,想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每一個小孩都盡量要表現得好。所以,沒有什麼對錯,也不用道歉了。」
我刻意舊話重提,又刻意向妹妹道歉,無非是希望透過這樣的過程照顧「小時候的妹妹」。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當年的我能被照顧得更好,有能力跳脫以自我為中心的角色,說不定,就不會為了愛現,而無心地傷害到妹妹了。
編按:本文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192期。
有一天,我正和幾位老師、家長在森小的視聽室談話,突然聽到門外,森小的司機梁姊大聲地對著屋頂的方向叫道:「你不要跳下來!」梁姊的聲音裡充滿了驚恐,我趕緊衝出去,順著梁姊的眼光往上看。我看到,一個三年級的小男生站在屋頂上。雖然屋頂離地面只有兩公尺多,但還是非常危險。梁姊見到我,不停地說著:「叫他不要跳,他就要跳。」我想都沒有想,就對小傢伙說:「你如果跳下來,明天就回家!」現在回想起來都會汗顏,勉強說得過去的理由是:牽涉到孩子的生命安全,情急之下,我使用了最強烈的方式。
小傢伙看到衝出來的是我,而我又大聲地威脅他,他急得說:「我哪有要跳?我沒有要跳!她誣告我!」就在這個時候,我逐漸恢復了理智,他到底有沒有要跳已經不重要了,要點是怎麼樣協助他安全地下來。我知道,他是順著鐵門往上爬到屋頂的,鐵門的最上端離屋頂大概有半公尺,我請隨後也衝出來的老師幫小傢伙的忙,協助他慢慢地下來。
等小傢伙到了地面,我帶他到一旁說話,他雖然不太情願地說著:「幹嘛啦?」可是,還是跟著我走了。離開人們一段距離之後,我小聲地跟他說:「從那麼高的地方跳下來,很危險!」他立刻說:「我知道,會死!」接著我說:「另外一件事是不能爬上屋頂。」他問:「為什麼?」我說:「因為屋頂沒有做任何的防護措施,非常危險!」他點點頭算是答應了。等小傢伙離開後,我繼續回去和家長談話。
等我上了車,一個人獨處時,我就開始後悔了。我是那樣的大,小傢伙是那樣的小,我竟然用那樣大聲、粗暴的方式對待一個小傢伙。不代表我不能犯錯,但如果犯了錯,我必須要有面對錯誤的勇氣與能力。我當時為什麼沒有立即為我不當的言語,向小孩道歉呢?我為什麼沒有把握我們兩個獨處的機會,跟他說對不起呢?
隔天,一到學校,就看到那個小傢伙正在沙坑玩沙,我立刻趨上前去,叫了一聲他的名字。他抬起頭,看到是我,稍稍猶豫了一下,又把頭低了下去。我進到沙坑區,跟他說:「我是來跟你道歉的,我昨天不應該那樣大聲地跟你說話。」看來,他有些意外,不過,他繼續看著沙,同時,嘴巴回應了一聲:「哦!」我再叫了一聲他的名字,很溫柔地跟他說:「看我!」他抬起頭,我看著他的眼睛,一個字一個字地跟他說:「對-不-起!」小傢伙的眼神立即變得非常柔軟。我再問他:「接受我的道歉嗎?」這一次,他非常肯定地點著頭,說:「嗯。」
因為他的心情變好了,我的心情也才好了起來。
之二
有一天,我妹妹打電話來。聊了一下,我突然想到,她曾經提起:她小的時候,我曾取笑過她的牙齒,害她到現在照相時都不敢張開嘴笑。我特別針對這件事,再仔細地問她。
妹妹說,大概從三、四歲開始,她就經常生病。像夏天,明明長的是痱子,最後有些地方竟然會變成癤子。她又常常肚子痛,所以,從小就吃了很多藥。後來,她念了藥學系,才知道,當時的四環素跟牙齒的鈣質結合,變成黃色的沈澱,成為牙齒的一部份。牙齒上的黃色斑點,無論用什麼方式,都沒有辦法去掉。可是,在那個時候,包括她自己在內,大家都以為是她沒有把牙齒刷乾淨。
我是在被她提醒,我曾經取笑她「西班牙」時,才想起,我真的那樣說過。大概是我念初中的時候,有一天,當我又看到她帶有黃色斑點、不太整齊的牙齒時,我突然冒出了一句:「妳那西班牙!」當時,甚至還有些得意,自己怎麼那麼聰明能有這樣的聯想。真是巧妙!當然,完全沒有想到妹妹聽了會不會難過,更沒有辦法想像這一句話會影響妹妹一輩子。
妹妹說,一直到現在,都五十歲了,照相時還是不敢笑。她說,她是等到離開家、念大學,與同學相處才發現,她的牙齒其實也沒有那麼醜,才不再那麼自卑。
自從把話題引到牙齒之後,我就覺得妹妹說話說得有點急。從妹妹的表達中,我可以聽得出她的委屈,那是一種累積了幾十年、不曾被人重視、了解的委屈。
我選了一個空檔,跟她說:「我正式地跟妳道歉!因為當年我的無知和我的愛現,造成對妳的傷害、讓妳受了委屈。對不起!」
妹妹口氣鬆軟了許多,說:「其實,也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環境造成的。那個時代,小孩多。要生存,想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每一個小孩都盡量要表現得好。所以,沒有什麼對錯,也不用道歉了。」
我刻意舊話重提,又刻意向妹妹道歉,無非是希望透過這樣的過程照顧「小時候的妹妹」。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當年的我能被照顧得更好,有能力跳脫以自我為中心的角色,說不定,就不會為了愛現,而無心地傷害到妹妹了。
編按:本文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192期。
做決定
摘自朱朱的心情小故事2 ◎朱台翔
事實上,如果有哪一件事是百分之百的有利,任何人都知道該怎麼做,
就不需要做決定。如果一個決定做下去,會有百分之九十的利益,百分之十的損失,
一旦做了那個決定,人們也會放大那百分之十的損失。更何況有時利弊各半,
儘管困難,但決定還是要做。這個時候負責的人就得要有擔當了。 除了要有敏銳的判斷力和作決定的膽識,還要有承擔後果的能耐。
生命很短暫,不要把心力花在消極負面使人憤怒、怨恨的事情上,應該把心力花在、積極正面、使人歡喜、感激的事情上。
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羞辱不等於管教
台大醫院商志雍醫生
千萬不要羞辱孩子,讓孩子保有尊嚴,有尊嚴的引導孩子,勿羞辱孩子。
勿藉著表達愛來責備孩子,例如 爸爸這麼愛你 你怎麼可以不唸書。
這會導致孩子在聽到爸媽說愛他的時候,常會感到沉重。
要肯定孩子的存在。例如:看見你就很開心。
金蘋果是說話的內容,銀網子是彼此的關係。
父母常說很有價值的話,但孩子聽不進去,為什麼?因為父母忽略了銀網子,沒有先和孩子建立關係。
金蘋果很顯眼,但銀網子容易被忽略。
用愛說實話,說實話是金蘋果,愛心的接納是關心。若沒有接納的關係,說實話只會令人防衛。
讓日子多一點生命:安寧病房的美味大廚 Den Tagen mehr Leben geben
作者:朵特.席珀
烏普雷希•史密特的外型,看起來一點也不像一個典型的廚師:牛仔褲、格子襯衫、高高捲起的袖子。一條藍色的長圍裙,被他隨性繞在腰際。這種另類的工作服很適合他。像他就不是那種愛臭屁和吹牛的人,他總在不經意提到時才會說:「是啊!我以前工作的地方,是一些非常好的餐廳。」
他的資歷,是許多人終生嚮往的:曾在漢堡市易北大道某家「米其林二星」餐廳,以及著名風景區的頂級餐廳服務。上述兩者,皆為事業成功的證明,同時在在說明:此人日後,必定平步青雲——例如到更傑出的餐廳去服務更高貴的饕客、獲得更多的認同與掌聲等等。從頂級大廚躍升至被加冕的廚藝大師,豈不是每位豪傑躍往龍門的必經之路?然而對於烏普雷希•史密特而言,並非如此:當他獲得今天這份工作時,他感覺自己彷彿中了六星樂透大獎!
烏普雷希•史密特在漢堡市的「燈塔臨終照護醫療中心」掌廚。他的客人不會在商業午餐時段談論交易,也不會在浪漫的晚餐時段計畫多年以後的未來——究竟要到加勒比海的棕櫚樹下舉行婚禮,還是乘坐熱氣球飛往易北河上空,向全世界宣誓愛情?——「燈塔」的客人無暇計畫未來,病重的他們危在旦夕,與人生告別,成為一種必須。
烏普雷希•史密特的任務,是以美食來寵愛這裡的人們。每一天對他來說,都是全新的挑戰,這與他昔日的工作,完全無法相提並論。「『飲食』在臨終照護中心,擁有不一樣的價值。」他坦言。「如果我到一家餐廳去,在那兒受到極佳的款待,從前菜到甜點都美味無比,那麼我肯定會設法再度造訪此地——無論多少星期或是多少個月以後。但當我是重症患者時,我只能在照護中心吃飯,那麼這一餐,便極有可能是我的最後一餐了。或許這是我絕無僅有的僅剩機會,我自然會極其努力地,全心全意地來品嚐和享受它。」
烏普雷希•史密特是一個輕聲細語的男人。他的聲音聽起來,有鎮定和討人喜歡的特質。他今年四十六歲,身材苗條,整個人看起來充滿了陽光,他留著短短的鬈髮,生了一雙友善的眼睛。
今天早上,他一如往常地獨自待在偌大廚房裡忙碌著。他的專業能力不容忽視——手持一把長刀,以令人屏息的速度,將胡蘿蔔和西洋芹,行雲流水地切成同等大小,再將大蔥切成薄片,之後通通丟入鍋內:「紅酒燉雞是一道容易準備的佳餚。先乾煎雞腿、放入蔬菜,以小火慢慢燉上兩小時。等雞肉軟嫩,我就來處理醬汁,灑上新鮮香草提味。」
末了,使用迷迭香馬鈴薯和生菜沙拉作為搭配,甜點送上檸檬芭菲凍糕(Parfait)和焦糖香蕉。這份套餐,他已料理多次。如今這套餐點,已成為此地的經典菜色——無分老少的房客,全都熱愛這個組合!烏普雷希•史密特自己也是這個套餐的粉絲團成員。雖然現在才上午九點鐘,還有好一段時間才到中午,然而,他只消思及這個套餐,嘴裡便會因為期待,脣齒生津。他以一個充滿魅力的微笑,為自己的烹飪哲學畫龍點睛:「吃吃喝喝乃人生最大樂事呀!」
他的資歷,是許多人終生嚮往的:曾在漢堡市易北大道某家「米其林二星」餐廳,以及著名風景區的頂級餐廳服務。上述兩者,皆為事業成功的證明,同時在在說明:此人日後,必定平步青雲——例如到更傑出的餐廳去服務更高貴的饕客、獲得更多的認同與掌聲等等。從頂級大廚躍升至被加冕的廚藝大師,豈不是每位豪傑躍往龍門的必經之路?然而對於烏普雷希•史密特而言,並非如此:當他獲得今天這份工作時,他感覺自己彷彿中了六星樂透大獎!
烏普雷希•史密特在漢堡市的「燈塔臨終照護醫療中心」掌廚。他的客人不會在商業午餐時段談論交易,也不會在浪漫的晚餐時段計畫多年以後的未來——究竟要到加勒比海的棕櫚樹下舉行婚禮,還是乘坐熱氣球飛往易北河上空,向全世界宣誓愛情?——「燈塔」的客人無暇計畫未來,病重的他們危在旦夕,與人生告別,成為一種必須。
烏普雷希•史密特的任務,是以美食來寵愛這裡的人們。每一天對他來說,都是全新的挑戰,這與他昔日的工作,完全無法相提並論。「『飲食』在臨終照護中心,擁有不一樣的價值。」他坦言。「如果我到一家餐廳去,在那兒受到極佳的款待,從前菜到甜點都美味無比,那麼我肯定會設法再度造訪此地——無論多少星期或是多少個月以後。但當我是重症患者時,我只能在照護中心吃飯,那麼這一餐,便極有可能是我的最後一餐了。或許這是我絕無僅有的僅剩機會,我自然會極其努力地,全心全意地來品嚐和享受它。」
烏普雷希•史密特是一個輕聲細語的男人。他的聲音聽起來,有鎮定和討人喜歡的特質。他今年四十六歲,身材苗條,整個人看起來充滿了陽光,他留著短短的鬈髮,生了一雙友善的眼睛。
今天早上,他一如往常地獨自待在偌大廚房裡忙碌著。他的專業能力不容忽視——手持一把長刀,以令人屏息的速度,將胡蘿蔔和西洋芹,行雲流水地切成同等大小,再將大蔥切成薄片,之後通通丟入鍋內:「紅酒燉雞是一道容易準備的佳餚。先乾煎雞腿、放入蔬菜,以小火慢慢燉上兩小時。等雞肉軟嫩,我就來處理醬汁,灑上新鮮香草提味。」
末了,使用迷迭香馬鈴薯和生菜沙拉作為搭配,甜點送上檸檬芭菲凍糕(Parfait)和焦糖香蕉。這份套餐,他已料理多次。如今這套餐點,已成為此地的經典菜色——無分老少的房客,全都熱愛這個組合!烏普雷希•史密特自己也是這個套餐的粉絲團成員。雖然現在才上午九點鐘,還有好一段時間才到中午,然而,他只消思及這個套餐,嘴裡便會因為期待,脣齒生津。他以一個充滿魅力的微笑,為自己的烹飪哲學畫龍點睛:「吃吃喝喝乃人生最大樂事呀!」
「燈塔」臨終照護中心創立十一年了,烏普雷希•史密特就在這裡擔任臨終病人的美味大廚。這個照護中心位於漢堡市中心聖保利區(St. Pauli)正中央,距離名聞遐邇的紅燈區芮波邦(Reeperbahn)僅有數百公尺,中心裡只住了十一位病患。大部分的人在這裡生活的時間,不超過幾個禮拜。
這位頂級大廚回想自己進入「燈塔」的第一天時,舉起手背拂了一下額頭,宛若那個位置流下斗大的汗珠——當時的心情,真的是既興奮又緊張。身為大廚,他缺乏與臨終病人相處的經驗,他不知道自己該期待什麼樣的反應,也不確定自己以廚師身分踏入病房時,能否說出適當的話語。他心中的隱憂是:要嘛他們就是不跟我說話,否則,除了談論飲食之外,還能聊些什麼呢?如果想聊痛苦與恐懼,他可是全無準備!
究竟他進入病房時,該以幾分嚴肅,幾分輕鬆的態度出現?他是否該壓抑笑容,離開廚房以後也儘量克制自己,不要四處亂看?而一切果然超出他的想像,病患們對於大廚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吃」這件事,顯得毫無興趣。為了這份新工作,他特地買了兩本關於癌症病患和愛滋病患攝取營養的書來閱讀。他只想採用健康作法、選擇健康食材。「三天後,我發現沒人在乎這件事。我一個人坐在小麥煎餅前面發呆。這些人只想要享受,吃點自己熟悉同時又覺得好吃的東西。說不定我煎一片豬排,還比較能讓他們開心,但旁邊千萬不可以搭配我認定為『健康』的小麥煎餅。」 有了一次體驗之後,他便將自己寫好的首週菜單撕掉,而後重新全盤擬定計畫。
當初經過他周延思索所制定的理念,其實至今依舊貫徹未息。他每天提供菜單,讓食客點餐——如果有人想吃其他菜色,照樣能夠心想事成;如果想來些健康餐點,那更是沒有問題!烏普雷希•史密特會心地笑了一笑:「剛開始的時候,設計菜單的工作真是折騰人!我以前在餐廳服務時,當然也安排過菜單,但狀況大不相同。我們一旦開放了選擇範圍,單單一個禮拜所出現的顧客期望,便將無奇不有:例如野味季節來臨時,野味搭配蘆筍和搭配蚌類的組合,就會截然不同。我必須全盤調整,不時更動計畫,以配合突如其來的千變萬化。一下子出現這麼多繽紛的菜色,一切的一切,都更需要注意和思考。」
這位頂級大廚回想自己進入「燈塔」的第一天時,舉起手背拂了一下額頭,宛若那個位置流下斗大的汗珠——當時的心情,真的是既興奮又緊張。身為大廚,他缺乏與臨終病人相處的經驗,他不知道自己該期待什麼樣的反應,也不確定自己以廚師身分踏入病房時,能否說出適當的話語。他心中的隱憂是:要嘛他們就是不跟我說話,否則,除了談論飲食之外,還能聊些什麼呢?如果想聊痛苦與恐懼,他可是全無準備!
究竟他進入病房時,該以幾分嚴肅,幾分輕鬆的態度出現?他是否該壓抑笑容,離開廚房以後也儘量克制自己,不要四處亂看?而一切果然超出他的想像,病患們對於大廚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吃」這件事,顯得毫無興趣。為了這份新工作,他特地買了兩本關於癌症病患和愛滋病患攝取營養的書來閱讀。他只想採用健康作法、選擇健康食材。「三天後,我發現沒人在乎這件事。我一個人坐在小麥煎餅前面發呆。這些人只想要享受,吃點自己熟悉同時又覺得好吃的東西。說不定我煎一片豬排,還比較能讓他們開心,但旁邊千萬不可以搭配我認定為『健康』的小麥煎餅。」 有了一次體驗之後,他便將自己寫好的首週菜單撕掉,而後重新全盤擬定計畫。
當初經過他周延思索所制定的理念,其實至今依舊貫徹未息。他每天提供菜單,讓食客點餐——如果有人想吃其他菜色,照樣能夠心想事成;如果想來些健康餐點,那更是沒有問題!烏普雷希•史密特會心地笑了一笑:「剛開始的時候,設計菜單的工作真是折騰人!我以前在餐廳服務時,當然也安排過菜單,但狀況大不相同。我們一旦開放了選擇範圍,單單一個禮拜所出現的顧客期望,便將無奇不有:例如野味季節來臨時,野味搭配蘆筍和搭配蚌類的組合,就會截然不同。我必須全盤調整,不時更動計畫,以配合突如其來的千變萬化。一下子出現這麼多繽紛的菜色,一切的一切,都更需要注意和思考。」
儘管如此,頂尖大廚在當時也未能滿足所有食客的心願。雖然以他的手藝而言,他
可以輕易端出海膽盅、三兩下將雉雞處理完畢、把龍蝦殼剝好,但他若想在飲食上入境隨俗、打動人心,恐怕還得加好幾把勁:「我當然熟知一般肉卷的作法,可是,如果要我做一道法式奶油肉卷(Frikassee),則又另當別論,難度瞬間提高。這道菜我好久沒做了,我得好好複習一番。對我來說,煮一碗單純無比的小麥甜粥,或是煨一碗輕灑肉桂和白糖的牛奶粥,都不是尋常和慣有的工作內容。」
在他熟悉的高檔餐廳、食肆裡,被喚作甜點的都是「烤布蕾」(Crème brûlée)、巧克力慕斯、水果聖代百匯等細膩精緻的甜蜜滋味,並非小麥甜粥之類的庸俗粗食。
看來似乎沒有「好的開始」。
就在新工作展開的第五天,大廚幾乎被迫投降——這是他的第一次,所幸也是最後一次。他剛採買歸來,兩手提著滿滿的水果與蔬菜。有一位患了愛滋病的年輕男子,坐在照護中心的長凳上朝他大喊:「跟你說!我好想吃個漢堡——你可以做一個給我吃嗎?」是的,他也想要番茄醬和炸薯條,總而言之,就是一份完整的套餐。
喔,老天爺,烏普雷希•史密特心想,這難道就是我的將來嗎?他開始幻想自己從週一到週五,持續站在薯條油炸鍋前面的模樣。
「我敢打賭,」這位房客繼續說,「我想吃的漢堡,你肯定做不出來。」
這種賭局,大廚才不想參與!他寧可直接認輸。但大廚沒有作聲,只是將剛才採買回來的材料,火速送入廚房,接著趕緊跨上腳踏車出門去。他的目標是速食連鎖餐廳,他們擁有能夠讓這個年輕人歡呼的產品。他在那裡買了漢堡、薯條,自然也帶回了紅醬(番茄醬)和白醬(美乃滋)。
這個讓烏普雷希•史密特受到打擊的小故事,讓他畢生難忘——誠然,其中也包括了另一個原因。當他帶著漢堡回到照護中心,這位房客向他道謝,並且告訴他:「在我的生命當中,很少有人願意為我這麼做。」
這段話,讓大廚感動直達內心深處——是啦!剛才騎車是騎了好一段路,那又怎樣?!對那位年輕人而言,這一切意義重大。
在他熟悉的高檔餐廳、食肆裡,被喚作甜點的都是「烤布蕾」(Crème brûlée)、巧克力慕斯、水果聖代百匯等細膩精緻的甜蜜滋味,並非小麥甜粥之類的庸俗粗食。
看來似乎沒有「好的開始」。
就在新工作展開的第五天,大廚幾乎被迫投降——這是他的第一次,所幸也是最後一次。他剛採買歸來,兩手提著滿滿的水果與蔬菜。有一位患了愛滋病的年輕男子,坐在照護中心的長凳上朝他大喊:「跟你說!我好想吃個漢堡——你可以做一個給我吃嗎?」是的,他也想要番茄醬和炸薯條,總而言之,就是一份完整的套餐。
喔,老天爺,烏普雷希•史密特心想,這難道就是我的將來嗎?他開始幻想自己從週一到週五,持續站在薯條油炸鍋前面的模樣。
「我敢打賭,」這位房客繼續說,「我想吃的漢堡,你肯定做不出來。」
這種賭局,大廚才不想參與!他寧可直接認輸。但大廚沒有作聲,只是將剛才採買回來的材料,火速送入廚房,接著趕緊跨上腳踏車出門去。他的目標是速食連鎖餐廳,他們擁有能夠讓這個年輕人歡呼的產品。他在那裡買了漢堡、薯條,自然也帶回了紅醬(番茄醬)和白醬(美乃滋)。
這個讓烏普雷希•史密特受到打擊的小故事,讓他畢生難忘——誠然,其中也包括了另一個原因。當他帶著漢堡回到照護中心,這位房客向他道謝,並且告訴他:「在我的生命當中,很少有人願意為我這麼做。」
這段話,讓大廚感動直達內心深處——是啦!剛才騎車是騎了好一段路,那又怎樣?!對那位年輕人而言,這一切意義重大。
幾天過後,這位漢堡迷很想吃塊披薩,烏普雷希•史密特連忙動手做。「我當然是親自桿麵皮,做了好大一張披薩,還多做了好幾塊放入冷凍庫,只要他隨時想吃,即使我不在,他也可以自己拿一塊出來加熱,一飽口福。看到他神采飛揚的開心模樣,真是對我的莫大鼓勵。」
多年來他所熟知的理論,在此時此刻,悉數融會貫通:透過廚師這個行業,他不僅可以為他人帶來生理上的愉悅,同時也為別人創造心理上的幸福感。
每一個早晨,就在他踏進「燈塔」大門的剎那,他的使命感每每重新燃起。入口大廳懸掛著所有工作人員的相片——當然也包括了大廚。在相片的上方,寫著照護中心的目標:「我們雖無法替生命多添一點日子,卻能賦予日子多一點生命。」
◎ 這兩句話,讓烏普雷希•史密特銘記在心。他雖然無法延長此地病友的生命,卻能帶給他們甜蜜。
多年來他所熟知的理論,在此時此刻,悉數融會貫通:透過廚師這個行業,他不僅可以為他人帶來生理上的愉悅,同時也為別人創造心理上的幸福感。
每一個早晨,就在他踏進「燈塔」大門的剎那,他的使命感每每重新燃起。入口大廳懸掛著所有工作人員的相片——當然也包括了大廚。在相片的上方,寫著照護中心的目標:「我們雖無法替生命多添一點日子,卻能賦予日子多一點生命。」
◎ 這兩句話,讓烏普雷希•史密特銘記在心。他雖然無法延長此地病友的生命,卻能帶給他們甜蜜。
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2011端午,支持三重青少年基地,義美好粽義賣
三重青少年基地需要你的傾囊相助
邀請你一起以捐款方式支持基地,劃撥帳戶: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捐款帳號:13385805;並請於劃撥單上備註『三重青少年基地』,即可專款專用。
- Apr 16 Sat 2011 14:19
2011端午,支持三重青少年基地,義美好粽義賣

給三重基地多一點支持,不但自己可以吃粽子,又可以幫助更多孩子!!
欲購買粽子或捐款,填妥義美好粽義賣訂購捐款單後,傳真或郵寄到人本教育基金會林小姐收,
地址:106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27號9樓,
傳真:02-23642958,
電話:02-23670151#239。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90%的病自己會好2:醫生不會告訴你的事-如何提高自癒力?生病時該怎麼辦?
90%的病自己會好2:醫生不會告訴你的事-如何提高自癒
力?生病時該怎麼辦?
力?生病時該怎麼辦?
作者簡介
岡本裕
日本人是出了名的愛吃藥,藥品消費金額在世界排名第一。一九八○至一九九九年期間,有一種叫做「腦循環代謝改善藥」的藥,標榜能改善腦梗塞、預防及治療癡呆症,其實一點效果也沒有,卻在日本狂賣了兩兆日圓(約新台幣六億六千五百萬)。在這麼愛吃藥的國度,居然有人能以不開藥而成為名醫,這個人就是腦神經外科名醫岡本裕。
岡本裕出生於一九五七年的大阪市,從大阪大學醫學部、研究所畢業後,在大阪大學醫院、大阪市立醫院的麻醉科、加護病房實習,成為專業腦外科醫生。之後在大阪大學的細胞工程中心,研究癌症的免疫療法和遺傳療法,一直在從事惡性腦腫瘤的治療與研究,並取得醫學博士學位。
從他在大型醫院擔任醫生時,就一直在思考日本醫療體制與做法。他的治療方式不但盡量不開處方,也要求病患只做最低限度的檢查。一九九三年,他終於辭去臨床醫生的工作,並於一九九五年與理念相同的朋友成立「二十一世紀的醫療.醫學思考會」這個非營利組織,開始在日本各地宣導健康資訊,開辦健康講習會。
二○○一年,岡本裕成立e-Clinic診所,到二○○九年為止,已為二千四百多名癌症病患提供專業諮詢,他所建議的方式,臨床數據顯示:病患在淋巴球數的增加、生活品質的提高以及存活率的提升,都得到顯著的改善。也因為復發率極低、能夠徹底根治,上門求診的病患絡繹不絕。
現在他為癌症、慢性病、臨終患者提供醫療諮詢,也從事健康資訊宣傳、治療講習會、中醫治療團等服務。共著有《九○%的病自己會好》(大是文化出版)、《從宣告死亡到生還》(暫譯,講談社)、《癌症痊癒的必須條件》(暫譯,Kanpo)等書。
你去看病或健康檢查時,有醫生跟你說過這些事嗎?
◎ 選醫生的重點是合得來,而不是名氣響亮
◎ 90%的病不用吃藥也會好;太愛吃藥反而會得「醫源病」
◎ 醫生開藥超過四顆,就要小心!
◎ 健檢的數據不是那麼重要,數據的變化才重要
◎ 健檢根本不用量身高腰圍,重點是檢查出有無癌症
◎ 養生的要點是NO、WANT、SOSO ◎ 認真養生的人,最容易生病 ◎ 難吃的養生食物,不該吃
◎ 營養補充食品大多數沒用,補充維他命、Omega-3即可
◎ 從是否關心病患飲食,就能判斷是不是好醫生
◎ 盡量別找教授醫生、好醫生幾乎都不在雜誌的名醫排行榜上
◎ 選醫生的重點是合得來,而不是名氣響亮
◎ 90%的病不用吃藥也會好;太愛吃藥反而會得「醫源病」
◎ 醫生開藥超過四顆,就要小心!
◎ 健檢的數據不是那麼重要,數據的變化才重要
◎ 健檢根本不用量身高腰圍,重點是檢查出有無癌症
◎ 養生的要點是NO、WANT、SOSO ◎ 認真養生的人,最容易生病 ◎ 難吃的養生食物,不該吃
◎ 營養補充食品大多數沒用,補充維他命、Omega-3即可
◎ 從是否關心病患飲食,就能判斷是不是好醫生
◎ 盡量別找教授醫生、好醫生幾乎都不在雜誌的名醫排行榜上
這位不開藥、也堅持看診不穿白袍的名醫,長年在日本各地開辦健康講習,告訴大家:
◎不要隨便看醫生!因為醫院必須開藥給不必吃藥的肥羊病患,來維持營運。
◎吃了不該吃的藥,會得「醫源病」:原本健康的身體,因為吃藥反而搞壞,醫療反而成為生病的原因。
◎養成幾點生活習慣(要點就在本書第二、三章),就能增強自癒力。
◎吃了不該吃的藥,會得「醫源病」:原本健康的身體,因為吃藥反而搞壞,醫療反而成為生病的原因。
◎養成幾點生活習慣(要點就在本書第二、三章),就能增強自癒力。
岡本裕身為名醫,卻站在病患的立場,痛陳醫生不會告訴你的事,例如:
◎別找層級太高的醫生。醫生也是人,他的地位愈高,身邊愈沒人敢跟他說真話。
◎別看雜誌名醫排行榜選醫生。如果排名只是湊熱鬧還好,要是病患跟醫生都對排行榜開始認真,醫病關係就會變成生意關係。
◎會開刀不代表就是好醫生。術後如何不復發才是關鍵。
◎別去癌症治療中心。癌症中心是抗癌藥劑的實驗室。
◎別找教授醫生或去大學附屬醫院。對待患者首重治癒,而非學術問題,更不能把醫療研究與教育放在第一順位。
◎不要太相信媒體資訊。媒體的情報都是照著劇本走,情節符合他們的需求才會報導。
◎別看雜誌名醫排行榜選醫生。如果排名只是湊熱鬧還好,要是病患跟醫生都對排行榜開始認真,醫病關係就會變成生意關係。
◎會開刀不代表就是好醫生。術後如何不復發才是關鍵。
◎別去癌症治療中心。癌症中心是抗癌藥劑的實驗室。
◎別找教授醫生或去大學附屬醫院。對待患者首重治癒,而非學術問題,更不能把醫療研究與教育放在第一順位。
◎不要太相信媒體資訊。媒體的情報都是照著劇本走,情節符合他們的需求才會報導。
但人總有必須看醫生的時候,怎麼辦呢?
◎不要一個人面對主治醫生。就像登聖母峰需要導遊、當的的雪巴人、扛行李的人等組成一支團隊,當你生病時,也需要一支團隊來幫你。例如主治醫生、幫忙打聽資訊的親友、聽你訴苦、抒發情緒的對象。
◎問問其他醫生的看法。如果你找的是內科,第二意見可以找外科或掃描科。
◎選醫生,首先請憑感覺。因為如果雙方不投緣,你一定有很多話不想對他說。
◎想知道醫生人品如何,跟醫院的護士、清潔員、業務助理打聽準沒錯。
◎別把對方當醫生,而是醫療顧問。醫生的話你只能乖乖聽,花錢買諮詢若覺得不對勁,你會再找別人問。
◎請醫生回答「如果是你會怎麼辦」。沒有醫生能每種疾病都專精,找到願意回答你這問題的醫生,比較能知道後續該如何處理。
◎醫生開藥超過四種,就要小心!沒人能確定這麼多的藥物進入人體,會產生什麼化學變化。
◎不要一個人面對主治醫生。就像登聖母峰需要導遊、當的的雪巴人、扛行李的人等組成一支團隊,當你生病時,也需要一支團隊來幫你。例如主治醫生、幫忙打聽資訊的親友、聽你訴苦、抒發情緒的對象。
◎問問其他醫生的看法。如果你找的是內科,第二意見可以找外科或掃描科。
◎選醫生,首先請憑感覺。因為如果雙方不投緣,你一定有很多話不想對他說。
◎想知道醫生人品如何,跟醫院的護士、清潔員、業務助理打聽準沒錯。
◎別把對方當醫生,而是醫療顧問。醫生的話你只能乖乖聽,花錢買諮詢若覺得不對勁,你會再找別人問。
◎請醫生回答「如果是你會怎麼辦」。沒有醫生能每種疾病都專精,找到願意回答你這問題的醫生,比較能知道後續該如何處理。
◎醫生開藥超過四種,就要小心!沒人能確定這麼多的藥物進入人體,會產生什麼化學變化。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