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吃素照得狂牛病

[美牛公投] 美牛風險除不盡 吃素照得狂牛病 重啟談判 韓國能 台灣也能!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今(99)年2月10日,消基會前往中選會領取美牛公投第二階段連署表格,並召開記者會宣告美牛公投第二階段連署正式起跑!記者會消息發布之後,當天下午即有消費者到會送交連署書,還表示身負朋友、同事所託,才親自前來送件,顯見許多消費者十分重視攸關消費與健康安全的美國帶骨牛肉進口政策,並且願意再次參與第二階段連署,以行動表達關切自身健康和環境的決心,令消基會士氣大振。
在發起第二階段連署的過程中,仍有許多消費者提出疑問:立法院已修法通過「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禁止高危險部位進口,為何消基會仍要繼續推動第二階段美牛公投活動?為此,消基會特別在99年2月26日邀請學界專家學者,一同討論美國牛肉究竟還有多少消費者不了解的風險?台美簽訂的美國牛肉輸台議定書對於這些風險又有多少的『通融』?許多消費者必須要知道的資訊,不應該被隱匿!消基會將持續依學界、醫界專業意見發布資訊。
一、 普立昂蛋白一旦進入生態環境,傳染性至少可維持16年,這段時間內消費者可能透過食物鏈、汙水、輸血等方式感染新型庫賈氏症,換句話說,吃素者照樣可能得到人類狂牛病
目前台灣還沒有牛隻感染狂牛症的病例,亦僅有偶發性的庫賈氏病患,顯示台灣尚未受到普立昂蛋白的威脅;但令人擔心的是,一旦有感染性普立昂蛋白隨著美國帶骨牛肉進口到了台灣,而台灣目前卻沒有能力可以檢測出來,只能任由普立昂蛋白堂而皇之的進入台灣的食物鏈當中。
造成狂牛症與新型庫賈氏症的普立昂蛋白存在於環境中,可維持感染性與傳染性至少16年,除了直接食用有感染可能之外,科學證據已証明土壤和汙水都會持久性地累積普立昂蛋白並且具感染力,成為傳播來源之一,則可能透過食物鏈長期影響所有國人,甚至後代的子孫。
根據2008年6月發表在美國的科學期刊「環境科學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的一份研究報告,變性的普里昂蛋白質可以抵抗污水處理的過程,因此有可能變成肥料的一部份,而最後有污染水果或蔬菜的可能性。直接吃到受感染的牛肉、內臟,或間接吃到受感染的其他動物肉類和農作物蔬菜,都會把異常蛋白吃進體內,光這一點,就已經不是不吃美牛、把肉煮熟就沒事了,而是「連吃素的人都可能有事」。事實上,英國醫學雜誌Lancent於1996年正式發表關於新型庫賈氏症的文章,當中提到,英國發現的10個狂牛症病人中,有一位自1991年起就是一個絕對的素食者!
而英國的神經醫學家,同時也治療過3位新型庫賈氏症患者的Alan Colchester醫師表示,其中一例為素食者病患,他認為可能是因為飲用了在英國肯特(譯名)地區遭受普立昂蛋白污染的污水意外進入了供水系統,造成飲用後感染新型庫賈氏症。
另外,英國狂牛症病史研究發現,輸血是狂牛症人傳人感染有效途徑之一,可怕的是捐血者的血液在潛伏期即具傳染性,醫學案例顯示,在其狂牛症狀尚未出現前三年半即具傳染性;至2008年止,已發現有4病例並非食用狂牛症病牛的牛肉而得病致死,而是因為接受輸血,受到帶有普立昂蛋白的血液感染。
因此,即使不食用美牛,甚至吃素,如果美國牛肉因抽檢比例過低,而產生之漏網之魚進入台灣,台灣就沒有辦法避免普立昂蛋白進入生態環境,更沒有辦法保證不會感染新型庫賈氏症,全體國民都可能成為狂牛症病原的帶感染原者。
二、 風險評估並非僅討論食用美國牛肉引起新型庫賈氏症的機率,而是要全面考慮普立昂蛋白進入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的長期威脅。
美國在台協會前台北處長司徒文說:食用美國牛肉引起新型庫賈氏症的風險,比在台灣騎機車死亡的風險低;馬總統也說:吃檳榔、抽菸罹癌的風險,比吃美國牛絞肉、內臟得到新型庫賈氏症的風險還高;另外還表示帶骨牛肉的風險為千億分之2.7,牛內臟是百億分之1.5,絞肉是百億分之5.7。這樣比喻很不恰當;因為不該以交通意外來隱喻普立昂疾病的風險。
上述言論明顯對於風險的評估,有很大的缺漏;進口美國帶骨牛肉的風險,並非只有食用美國牛肉引起新型庫賈氏症的風險,仍必須考慮動物的普立昂疾病與生態環境(如汙水、土壤、飲用水、食物鏈等)的汙染、血液的感染、牛隻…等諸多因素,因此得到狂牛症等等的可能性都應該計入。
重要的是,對於罹患的消費者來說,罹病機率就是100%;在環境遭受到普立昂蛋白的汙染之後,可能會蓄積於土壤、水源之中,造成未來的下一代罹病的機率越來越大!
三、 目前發現得到新型庫賈氏症的病患,多發病在2、30歲,表示一旦發病,即會造成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歐美科學家針對新型庫賈氏症患者的基因掃描發現,帶有M/M子基因型態的人,屬於感染的高危險群;而高達98%的台灣人帶有M/M子基因型,因此,台灣人是感染新型庫賈氏症後早發病的高危險群。
罹患新型庫賈氏症的病患,目前已知,潛伏期可由5~50年,發病年齡在18-46歲左右,平均年齡29歲;一旦發病,不僅會影響一個家庭的完整,更會造成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您忍心因為自己的口腹之慾罹病,還要讓老爸爸、老媽媽拖著年邁的身體照顧您嗎?而新型庫賈氏症沒有任何藥物治療,病發至死亡大約在一年左右,您又忍心讓白髮人哭送黑髮人嗎?
消基會呼籲政府1.美國牛肉進口台灣之風險評估與管理依風險評估與管理學理來探討美國牛肉進口台灣的風險:A、評估嚴重度:屬嚴重;因為會造成死亡事件的風險,台灣國際性名譽損失,對於損害所造成的資產重置價值的損失大於100 萬美金以上,因而屬嚴重風險,需要撤離或環境隔離措施。B、評估發生率:機率很少,即不太可能發生,或僅在例外情況下發生(也許每5至30 年發生或或可能在2至5年內某一時間點發生)。C、評估風險:依A與B做風險矩陣評估美牛輸台風險屬1~2級,即風險性極高~高風險。D、應作風險管理:需要立即採取行動、必須著手「預應式風險評估」﹝HFMEA﹞或「根本原因分析」﹝RCA﹞調查、事故摘要報告,要國際或全國性協助或通報;或需要資深的管理者關注、需要資深的管理者決定是否國際或國家性通報及就蒐集資料進行改善專案。
2. 當民意累積到一定程度,政府即應展開重啟談判措施,相信重視民主(意)的美方政府不致輕忽國內廣大的民意基礎。3. 目前政府面對立法院完成禁止絞肉、內臟之修法,美方持續對我方施壓,昨(3/2)日媒體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2010貿易政策報告」,再次針對美牛進口向台灣施壓,政府應以民意為後盾,重啟談判。4. 另外,韓國獸醫官派駐美國檢驗普利昂蛋白,我國卻沒有,以致我國缺乏普利昂蛋白檢驗機制,完全未管控風險。業界1. 在國際文獻上,美牛風險仍不可輕覷,為保障消費者健康與環境清淨,有良心的業者應發動拒賣運動,以積極作為保障消費者健康權。2. 為讓消費者安心消費,呼籲應落實產地標示,建立起業者和消費者的信賴與互助。3. 鼓勵進口與購買有普立昂檢驗篩檢安全證明的美國牛肉,雖然美國農業部反對這樣做,談判應以此要求為目標,起碼有此標示讓消費者選擇。消費者第二階段連署,連署人數應達到提案時最近一次總統、副總統選舉選舉人總數百分之五以上,亦即866,090人以上(安全票數是100萬張),且僅有6個月的時間(2010年8月10日以前送件),再扣除一個月整理成冊的作業時間,因此,消基會將截止收件日期設定為2010年7月15日,已不到5個月的時間。仔細檢閱國際文獻,美國牛肉的風險歷歷在目,尤其當政府宣稱海綿狀腦病變(BSE)危機已接近尾聲之際,事實上,由2005年至今,仍可在全世界發現病例,且在英國以外的人類病例有些微上揚情形,狂牛症已由英國經法國東移,目前在葡萄牙、西班牙與日本方興未艾(請見附件)。檢視韓國2008年,韓國總統李明博為與美國進行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宣布開放美牛進口,後引發民怨四起,儘管韓國政府再三強調美國牛肉是安全的,李明博也在電視上向國民道歉,強調FTA對韓國經濟的重要性,但韓國人民並不接受,百多萬人民走上街頭;最後成功致使美國接受與韓國重啟談判並換文!消基會呼籲,只要消費者以實際的公投連署作為政府的後盾,讓美國聽到台灣消費者的聲音,至少在4月22日中美政府就議定書重新協商之日,我們應該要衝過50萬張連署書目標,相信可以給政府更大的信心。
認識普立昂蛋白資料顯示,普立昂蛋白存在於包括腦、頭顱、眼睛、三叉神經節、脊索、脊柱和背根神經節、扁桃腺及迴腸末端等部位,甚至資料顯示肌肉也有其蹤跡,所以帶骨牛肉和內臟甚具威脅性,消費者食用可能的病牛前,務必瞭解嚴重性。引發的重症(人類新型庫賈氏症),稱為海綿狀腦病變(BSE),導因於普立昂蛋白(是一種突變性蛋白質),會引發不可逆轉、無藥可救的致命性大腦損傷,讓大腦變成海綿狀的空洞,慢慢喪失行動力,終至癱瘓而死。
普立昂蛋白可以耐高溫,不容易以燃燒完全去除;所以,狂牛(羊)或人類因庫賈氏症而死亡時,經火化後,具有感染力的普立昂蛋白仍然可能存在。若進入土壤、汙水…,進入植物鏈,還是可能進入人體,傷害無法滅絕,所以,就算是素食者,仍有機會透過食物鏈感染人類新型庫賈氏症。

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人妻如何追求自我

部份摘自 非關命運節目 鄧惠文

當女生開始覺醒的時候,有時候要先做一個努力。
我覺得大家最難的就是說 ,請大家做自我 , 並不是叫你拋夫棄子。
覺醒之後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去反轉這一角色。
也就是說我們要意識到在這女生這一方,
你如何去擺脫自己的受害者意識,
不要一邊繼續演那戲碼 ,你要重寫你的劇本,
你要說清楚 ,你要什麼,而且說清楚你要什麼的時候,
不是用抱怨的而是有建設性的。

例如說:
有一天可以對老公說:
我覺得吃人家煮的東西, 應該是不錯的感覺,
你可不可以弄一餐飯給我吃?
如果你不會煮的話,
不然每個禮拜幾 ,你去買你認為我想吃的東西回來好不好?
如果他可以做, 就給他一點鼓勵.
讓他覺得你們的角色反轉,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練習.。

另外,大家可能要經歷一段掙扎,
因為通常會那麼愛老公、愛小孩,為家人做很多事 ,
其實那就是你要的, 那怎麼會叫沒有做自己呢?
這是最大的一個困惑。
所以應該是說,
我們要的是關係裡的愛跟親近,
可是我們不見得用對方法。
我們以為我們對人照顧很多
我們就應該得到愛, 可是這錯位了.

我會鼓勵大家 ,不要一直想說你剝奪了我什麼. 我現在要去做自己,
這是分裂分割, 我們要的是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可以要對我要的東西.
因為你就是我要的東西,
這才是談做自我 又不一直增加離婚率的方法.
當我們好好做自己,另一半也會被釋放, 他不會老是被你當罪人看待.
摘自婚禮約會 電影精彩對白

男對女說:
閉上眼,
妳很安全.....
你可以放鬆....
我不會吻妳....
他會後悔失去妳....
所以 ,別再擔心了....
忘掉過去.....
忘記痛苦......


記住,
妳是個好女人。
只要這樣做.......
他就會明白自己的損失。

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摘自 張英姬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時報出版


真正的人會變得毅然決然 ,因為自己得到了愛;

真正的人會走向成熟 ,因為自己得到了愛;

真正的人會懂得付出愛, 因為自己得到了愛。

真正的人即使疼痛也不會害怕愛, 不會懷疑別人愛自己的理由,

即使在生活中跌倒也有勇氣重新站起來。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伴侶如何有品質的吵架

摘自10秘訣,與另一半重新談戀愛 作者王梅 康健雜誌 2011-02
伴侶如何有品質的吵架?
2.有品質的爭吵。會吵架的夫妻才是健康的,因為爭吵是一種溝通,但要吵得有品質,並且避免使用一些攻擊或批評字眼。
譬如,與其抱怨「家裡弄得這麼亂,你從來不幫我打掃」等,不如改口「我希望我們一起學習如何保持乾淨」;伴侶在廚房裡忙得滿頭大汗,你走進去只注意到廚房弄得像颱風過境,卻忽略他做好的菜餚,會令他非常洩氣,不如改口「嗯,聞起來好香,我真等不及想吃,不過,哇,這裡好亂。」
3.不回應對方的咆哮。堅持立場,但不必大聲咆哮,如果你的伴侶習慣用叫囂表達情緒,你可以用平靜的態度回應,「我沒有辦法接受你現在的態度,如果你不停止,我會馬上離開。」
有些夫妻約法三章,當一方發現自己快失控的時候,自動離開現場,等情緒冷靜之後再回來好好談。
4.不尋求無意義的「幫腔」。許多女性一旦和老公吵架,最常做的事就是找好朋友訴苦。妳的朋友當然都會站在妳這邊,幫著妳一起大罵「這個不知好歹的傢伙」、「這個爛人」等,但這些說詞等於火上加油,反而把事情愈搞愈糟。
言詞麻辣的兩性作家許常德批評這些愛亂幫腔的親朋好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表面上是助人,其實根本是在害人。舉例來說,曾經發生演藝人員或公眾人物爆發婚外情,周遭的親友把出軌的一方罵得體無完膚,但當事人最後決定回頭,家人與孩子將如何面對,並且繼續一起生活,這等於是變相的二度傷害。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真心話怎麼說?

摘自親子天下雜誌27期 鄧惠文

夫妻對彼此坦承是好事,但要清楚區隔「真話」和「會傷人的話」,當真話越了界變成傷害對方的話時,就不能定義為真話,而是傷害別人的話。坦承與否一定要和傷害一起考量。
可是我要先說明,假如今天你有外遇,卻認為把真相告訴伴侶會傷害對方,所以選擇說謊,這就不對了。
很多男人認為:「我不告訴太太昨天的一夜情,是在保護她。」其實這是男人的自欺。因為你做了壞事,傷害已經造成。無論這件事情會不會被揭露、無論你講不講真話,都會傷害到伴侶。有的先生則會跟太太坦承:「你知道嗎,你真的很不會搭配衣服耶!」在他沒有講出這句話之前,太太每天都高高興興的照了鏡子就出門了,可是他偏偏要講這句話,這個坦承並沒有什麼用處。很多人說:「我喜歡說真話,我不喜歡夫妻之間不坦承。」可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內心有一股攻擊對方的怨意。例如,有位妻子一直覺得先生不夠疼她、不夠替她著想。有一天她和先生一起參加應酬後,回家跟先生說:「你有沒有發現那一桌的男生你最矮?那一桌的男同事都好高喔!」請問,她坦承這件事要做什麼?夫妻之間坦承是好事嗎?真話該講到幾分?如果太太講這句真話只是拿來傷害先生,不會因為她講了,先生就有辦法變高;太太可能覺得先生不夠愛她,她只是心生怨恨,所以找機會去戳他
本文尚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