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所有的人都因你而轉化
You transform all who are touched by you. 
魯米

記得的是你的純真 你的完好

在某個非洲部落,每當有人犯罪或行為有偏差時,犯錯的人會被叫到村子的中央,村民們則會圍成一個圈,對犯罪的孩子唱他們的歌。因為他們相信處罰不是反社會行為的好方法,而是靠愛和喚醒自尊,找回自己。這樣人自然就不會再做傷害他人的事了。

愛你的人並不會被你犯的錯或你對自我形象的貶抑所蒙蔽,你覺得你自己醜時他們記得你的美麗;你覺得自己支離破碎時,他們記得完好的你;你有罪惡感時,他們記得的是你的純真;你對人生困惑時,他們知道你的目標。” By alan

孩子跟母親說話時, 母親一直轉開話題, 不想聽孩子說話.
孩子生氣的說: 我覺得你這樣很不尊重我. 你們大人都不知道, 你們所有所做的 都在教我們!   -語 騫

單國璽 病中感言

人老了,病了,就沒法談尊嚴了,這篇文章讓我想到我95歲的老爸,在他90歲時,尿濕了,拉了,自己在洗手間磨蹭磨蹭,
我們做女兒的在外面喊:爸!要幫忙嗎?
他總是說:不用,不用!漸漸的,他不再說話,現在他完全臥床,任人擺佈,傭人嘟囔:不要再給他吃啦,吃的多,拉的多,麻煩死了。老爸,我可憐的老爸,就再也不開口說話了。

單國璽病中感言病痛掏空自己 治療虛榮心七月卅一日,樞機主教單國璽寫下病中感言,以「掏空自己、返老還童、登峰聖山」為題,發表在天主教教友週報。他舉自己三次病中出糗的經驗,讓他原本與一絲不掛地懸在十字上垂死的耶穌,有一段距離的問題徹底解決了!感覺莫大輕鬆感。

單主教文中記載,第一次出醜是六月底,因肺部積水住進高雄市聖功醫院,醫生讓他吃一種強烈利尿劑,以便將肺部積水排出,他毫不知情,正在舉行聖祭時藥性發作。開始他強忍,讀經後褲子已尿溼一半,不得不去洗手間,地板上也
⋯⋯撒滿尿水。這是他晉鐸五十七年來,舉行彌撒時第一次發生這樣的糗事,「使我的尊嚴和顏面盡失,在修女和醫護人員面前,真感到無地自容。這是天主治療我虛榮心的開始」。

第二次是由高雄轉到台北耕莘醫院後發生。「因為兩天沒有大便,吃一些瀉藥,半夜藥性發作,便叫醒熟睡的男看護攙扶去入廁。剛進入化粧室,還未到馬桶前,糞便不自禁地撒在地板上。」當時男看護不小心踏上一堆糞便,滿腹不高興,一邊用水沖洗,一邊抱怨。 「他將我弄髒的睡衣脫下,讓我赤裸裸地坐在馬桶上,用水沖洗我兩腿上的糞便,同時如同大人訓斥小孩子一樣,教訓我這個九旬老翁:『離馬桶兩三步,你都忍不住!給我添這麼多麻煩!」單國璽寫道:「這時我感覺自己好似剛滿週歲的小孩子,無言以對。他的每句話猶如利刃,將我九十年養成的自尊、維護的榮譽、頭銜、地位、權威、尊嚴等一層層地剝掉了。」

但次日早晨,那位男看護還是畢恭畢敬地照顧他,好似不知夜間那件不愉快的事。「感謝天主利用那位男看護不但治癒了我心靈的宿疾,使我煥然一新,恢復了兒童的純樸、天真、謙卑...,也治療了從小養成的羞怯,絕對不要人看到自己赤身一絲不掛。自從那夜被脫去睡衣沖洗糞便以來,這種羞怯已完全消失。」 

第三次是兩星期前,他剛住進耶穌會頤福園內。因為腳水腫,早飯後,在不知情下,醫護人員給他吃一種強烈排尿劑,但那一天上午他必須去耕莘醫院接受放射性治療。一個排尿器具都沒有準備。途中藥性發作,強忍了十分鐘,終於不能再忍下去,便尿溼了半條褲子和輪椅坐墊。到了醫院後要排隊入廁時,又有尿液排出,褲子更溼。就這樣上了腫瘤科放射台,醫護和技術人員看得很清楚...」。

「這時的我,連最後一點尊嚴也喪失了。其實九旬病翁一生累積的榮譽、地位、敬愛...等,對於牧靈、福傳、拯救人靈、愈顯主榮,雖然有了不少助益,但有時,至少在下意識裡,讓他自滿,洋洋得意,有時甚至成了他追求的目標。」這些「愈顯主榮」的墊腳石,反而成了他親近「掏空自己」一絲不掛懸在十字架之耶穌的「絆腳石。」

【對待生病中的人,親屬都未必會顧及患者的感受,何況是只有僱傭關係的看謢?
我小弟曾說,病人是沒有尊嚴的,他也曾大病過一場,從手術台、加護病房,到回家靜養,躺在病床上的無力感,想必深刻,才會有這麼的一番話。當一個人生活瑣事不能自理時,談尊嚴,真的是太沈重!】

父母不完美的愛不是他們的錯,因為他們無能控制。同理,你欠缺愛也不是你的錯。
只要別人一虧待你,你便耿耿於懷,那麼你就無法從無愛感和怨氣心態中解放出來。對我們不客氣的人是被創傷和痛苦的無意識的力量所驅使,如不瞭解這個道理,我們會自囚於我們的怨氣、過去和受害者的身分之中,而且無法對一直流經當下、更有力的生命和愛打開心靈。當別人傷害我們時絲毫不介意,是慈悲心的深度修息,其中最重要的是對我們自己慈悲。原來我們的立即反應可能是冰冷以對或出口傷人, 但慈悲讓我們感到慰藉、鬆弛、順其自然。 
摘自遇見百分之百的愛 心靈工坊出版
約翰 威爾伍得 (心理學博士 心理治療師)
牛蒡茶的功效
預防兒童異位性皮膚炎.
消除年輕女性的虛寒體質 水腫 便秘.
幫助中年女性瘦身, 重返年輕.
預防中年男性罹患代謝症候群和癌症.
為老年人滋補強身, 預防感染症的發作.

如何製作牛蒡茶:
1.購買帶泥的牛蒡.
2.用鬃刷和清水刷洗掉泥土, 不要削皮. 
3.用削皮刀削成薄片,不要泡水.
4.攤開鋪在報紙上,在日光下曬乾.
5.放進不倒油的平底鍋或土鍋內煎至差點燒焦的程度.
6.裝進茶壺沖泡或裝進市售茶包袋, 放進茶壺煮.

摘自南雲醫生的不生繡的生活術
商周出版
南雲吉則著
傳統宗教有一個缺失, 它總是用批判的聲音發言, 怪人們有罪或不值得愛. 其實與其申斥人們的過錯, 不如慈悲而巧妙地幫助人們看到, 所謂罪該萬死, 不過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被愛而產生的症狀. 舉例來說, 貪婪是從內在的飢渴而來:" 我擁有的還不夠多." 更深層的意涵其實是:" 我不夠好." 嫉妒只因害怕不被人愛而生起. 自我中心傲慢 驕矜都是企圖將自己塑造得更重要 來彌補自我愛的欠缺.

當你感覺到你無愛的創傷, 感到脆弱無助又痛苦時, 這會非常有力. 如果有幫助的話, 妳也可以直接向你心中受傷的孩子說這些話. 
1.願我感到被愛
2.願我知道我被愛擁抱
3.願我知道愛是我天生的價值.

摘自遇見百分之百的愛 心靈工坊出版
約翰 威爾伍得 (心理學博士 心理治療師)
不要難過了 上帝總會在最絕望的時候帶來希望,
別忘了, 最大的雨來自於最黑的雲. ---魯米
Don't be sad! Because God sends hope in the most desperate
moments. Don't forget, the heaviest rain comes out of the darkest clouds.
Rumi
當你經歷一段艱難的過程,
當每件事似乎都在跟你作對,
當你覺得連一分鐘都不能承受了,
不要放棄 !
因為你就處在轉化過程的時間點上. --魯米

8 Vegetables That You Can Regrow Again And Again.

Scallions
You can regrow scallions by leaving an inch attached to the roots and place them in a small glass with a little water in a well-lit room.
wearenotfoodies.com
wearenotfoodies.com
Garlic
When garlic begins to sprout, you can put them in a glass with a little water and grow garlic sprouts. The sprouts have a mild flavor than garlic and can be added to salads, pasta and other dishes.
nancyengedesign.wordpress.com
nancyengedesign.wordpress.com
Bok Choy
Bok choy can be regrown by placing the root end in water in a well-lit area. In 1-2 weeks , you can transplant it to a pot with soil and grow a full new head.
makesmemine.blogspot.com
Carrots
Put carrot tops in a dish with a little water. Set the dish in a well-lit room or a window sill.  You’ll have carrot tops to use in salads. 
projectfidgetyfingers.blogspot.com
projectfidgetyfingers.blogspot.com
Basil
Put clippings from basil with 3 to 4-inch stems in a glass of water and place it in direct sunlight. When the roots are about 2 inches long, plant them in pots to and in time it will grow a full basil plant.
thateverydaygirl.com
thateverydaygirl.com
Celery
Cut off the base of the celery and place it in a saucer or shallow bowl of warm water in the sun. Leaves will begin to thicken and grow in the middle of the base, then transfer the celery to soil. 
infusionfibers.wordpress.com
infusionfibers.wordpress.com
Romaine Lettuce
Put romaine lettuce stumps in a 1/2 inch of water. Re-water to keep water level at 1/2 inch. After a few days, roots and new leaves will appear and you can transplant it into soil.
fastcheapandgood.blogspot.com
fastcheapandgood.blogspot.com
Cilantro
The stems of cilantro will grown when placed in a glass of water. Once the roots are long enough, plant them in a pot in a well-lit room. You will have a full plant in a few months.
food-hacks.wonderhowto.com
food-hacks.wonderhowto.com

奧地利反核 發放碘片是因鄰國有核電廠

                                            / 董力玄
因為關心核電議題,我曾聽聞,歐洲有個國家,透過全民公投否決了一座核電廠的啟用。然而,對身處台灣的我來說,這個故事近乎於一個遙遠的神話,直到那天下午,我與「愛智之旅」的孩子們在維也納市中心廣場上的所見所聞,才讓這件事在心裡留下震撼的一筆。
那是我們在維也納的最後一天,市中心的聖史蒂芬大教堂在陽光下美麗異常,而廣場周邊,除了一貫絡驛不絕的觀光客之外,還出現了不尋常的人潮。我對於其中那群擺出簽名連署攤位、還架起麥克風進行街頭肥皂箱短講的,特別感興趣。看準了他們制服上的標語,掏出字典一查,才發現是反核團體。
這真是太奇怪了。我腦中立刻浮現,就在當天早上、愛智之旅例行的每日行前課中,講課的老師才提到:奧地利沒有生產核電。沒用核電,那他們反什麼核?
非核國家裡的反核活動
我好奇湊上前確認:「請問,奧地利不是沒有核電廠嗎?」
發傳單的婆婆用生硬的英文回答:「有核電廠,但是沒有啟用,現在是博物館。」
婆婆認真糾正我「並非沒有核電廠」的神情,瞬間讓我意識到他們那段被稱為經典的過去,是真實存在的。1978年,奧地利舉辦全國公投,將一座已興建完成的、奧地利的首座核電廠廢棄不用,並於同年在國會通過法令:從此未經公投同意,絕不興建核電廠。而奧國人做下這個決定的時間點,甚至是在車諾比核災(1986)之前。
我接著婆婆的回應,繼續問:「那你們現在為什麼要反核?」
「因為1945年的今天,原子彈在廣島爆炸,雖然奧地利沒有核電廠,但邊境外(德、義、捷克等)卻有很多核電廠包圍著我們。」
她的回答讓我很意外。揉揉眼睛、低頭看了看手錶:八月六號,確實是廣島原爆週年紀念日啊。過去這個日子對我一點意義也沒有,想不到,現在竟會在地球另一頭遇見一群惦記著這天的人。
至於邊境核電廠的問題,我嘗試以自己理解的方式翻譯:「所以,你們是要試著對你們的鄰國發聲嗎?」
婆婆瞪大眼睛指著我:「完全正確!事實上,我們需要喚起更多奧地利人注意這件事,希望能透過連署對政府施壓。」
我再追問:「沒有核電,那奧地利使用哪些能源?」
另一位英文比較好的婆婆接替著招呼我,比手畫腳地說明:「我們有水力、很多的水!還有風、有太陽、有生長快速的樹可以轉換成生質能源
這些水呀、風呀、太陽呀佔總發電量多少比例呢?事後翻閱我們的維也納愛智之旅小手冊,才發現裡頭有資料呢-奧地利的電有75%來自再生能源,如同那位婆婆說的,是相當高的比例。
「那你們有跟其他國家進口核電嗎?」
「有,」婆婆毫不猶豫地回答,「因為一些合約的關係,我們大約進4%核電,也會出口一些電給別人。但我們希望,很快地,奧地利可以連核電都不用進口。」
非核國家仍認真防範核災,台灣呢?
親耳聽了奧國人談論自己國家的能源處境,我也趁機和她了交流臺灣所面臨的問題:我們已有三座核電廠、政府正要蓋第四座,而台灣面積只有奧地利的一半、還經常有地震
婆婆愣了半晌,喃喃表示她真不明白「那些人」到底在想什麼,「福島事件明明就還這麼近,政府卻老是以謊言欺騙我們。」接著,她嚴肅地開始細數:「核電其實並不便宜,除非你故意把許多成本捨棄不算;核電廠就算除役,反應爐也無法馬上停止;更別說核廢料,那到目前依然都還沒有解決的方法
站在廣場的連署攤位前,我聽著聽著、一不留神,竟濕了眼眶。婆婆說的這些,正是我這幾年來透過自我教育逐漸瞭解的,而在臺灣,這還是亟需要喚起更多人去認識、去關注的事。
離開反核連署攤位,繞到廣場另一側,在那兒就地打坐的,看起來是一位日本僧侶,對著一地黑白照片誦經,僅以幾個字簡單註記:194586日,廣島原爆。才靠近,眼淚就真的掉下來了。
核災的創傷並不遠,我們要如何為自己以及後代的未來做決定,現在還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認識了其他國家曾經走過的路,能為我們帶來怎樣的反思呢?
聖史蒂芬教堂廣場上的經歷,成為我這一小組往後幾天旅途中的話題。除了翻譯當時婆婆與我的對話內容之外,我也轉述了奧地利教育單位面對相關議題的作法給我的旅伴們。
這個資訊,是透過住在維也納的友人得知的。奧國小朋友,不管是幼稚園、小學、中學,每年開學後,校方會發放家長同意簽署書讓孩子帶回家,若是鄰國發生核災、或核武戰爭,第一時間除了疏散、安置、通知,還有一件重要的動作就是讓孩子們服用碘片。簽署書需要家長簽名同意,是否願意由校方給孩子服用碘片。
聽到這裡,大家都目瞪口呆。
組內一位住在基隆的女孩聽完之後立刻發難:「我家就在核電廠附近,可是從來沒聽過什麼碘片耶!」她的現身說法,點出臺灣荒謬的現狀,我猜,她沒說出來的大概是:「奧地利沒有運轉中的核電廠都如此慎重,叫我們這些跟核電廠當鄰居的臺灣人情何以堪?」
或許這就是旅行最有意義的地方之一,透過與異文化的對比,往往能夠激發自己看見過去被我們所「不知不覺」的事實、甚或至帶動一些改變。
一位本來就認同反核理念的大女生,在經過一連串的討論與分享後,認為自己以往遇到擁核的言論,只能沉默或遲疑以對,但現在,她覺得自己比較篤定、也有信心堅守信念了。
另一個平時不特別多話的小個子女孩,則在旅程的最後突然認真地告訴大家,她和家人本來都反核四,只是還不確定是不是真的可以完全反核。但經過這一次愛智,知道奧地利人竟然在車諾比核災前就選擇拒絕核電,努力發展再生能源,「我想,他們可以,臺灣應該也可以。」
本文作者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愛智之旅老師。
本內容為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
資料來源:
http://pnn.pts.org.tw/main/2014/10/02/
【說教】在非核國家裡,我們思考反核/comment-page-1/#comment-19567
“永遠不要懷疑一小群深思熟慮,獻身理想的公民能夠改變我們的世界。事實上,他們是唯一曾經改變了世界的人。”
--文化人類學家瑪格麗特 米德

別只祈禱,要去實作

很多時候我總是想著「為什麼沒有誰去做點什麼/阻止什麼呢?」然後我才意識到,我就是那個「誰」。
— 莉莉·湯姆琳

I always wondered why somebody doesn't do something about that. Then I realized I was somebody.
— Lily Tomlin

在 YouTube 看:http://youtu.be/0PQHmeUOFuw
 

民主的真正涵義該是「人民主動」,而非坐等領袖為民服務,把改善屬於我們社會的責任與權利通通外包給領導人,如此,我們才可以說這裡有一個「民主社會」

要改善這個社會,我們就得學會不要再仰賴神明上帝/明君賢主/英雄救世主,捲起袖子,從自己開始成為你想要看到的那種改變

Be the change.
昨日已逝, 今日新的種子開始成長. 
--魯米

你所看見的我的美好 其實這些就是你的美麗之處 --魯米
有耐心的走在於這紛擾的世界, 你會發現大寶藏.
即使你的家是小的,看進去,你會發現未知世界的秘密.--魯米

隱性父親

所謂的隱性父親(長時間工作),對小孩心理成長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在榮格心理學里,談到每一個人內在都有男性力量,而男性力量的影響之一,是有關向外爭取的能力。
父母親的角色與陪伴對小孩的心理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在東方國家,常看到有所謂的隱性父親(長時間工作),對小孩心理成長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在榮格心理學里,談到每一個人內在都有男性力量,與女性力量。女性力量基本上是有關親密關係的,而男性力量的影響之一,是有關向外爭取的能力。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想想,台灣人的現狀,不敢為自己爭取權益,是否與家庭教養有關呢? 宜靜老師筆

饒有深意的悼詞

http://youtu.be/HOO_YfpdQJU
有朋友同在時, 如同長出翅膀
--魯米
With Friends you grow Wings.
~ Rumi


我會在這等著 直到你相信我 
-- 魯米
I will be waiting here
For you to believe in me. 
~Rumi


整個世界都愛你 你卻遍尋不著 
它躲著 但卻這麼的明顯
--魯米
"All the world Loves You,
but you are nowhere to be found.
Hidden and yet completely Obvious."
~Rumi

如果你覺得經濟比環境重要 試著在數錢時停止呼吸


馬拉拉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演說

巴基斯坦的馬拉拉與提倡印度兒童人權薩塔亞提(Kailash Satyarthi)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此次頒獎對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意義深遠,希望能夠提升國際社會關注兒童人權議題,特別是在戰爭頻仍的地區,兒童受虐情況特別嚴重。
兩人皆致力提倡與捍衛兒童受教權,馬拉拉過去幾年特別關注女生被剝奪受教權一事,甚至獲邀聯合國大會演講,即便受到有心人士打壓攻擊也不害怕。薩塔亞提則延續甘地精神,發起大小運動關注童工遭到剝削問題。
馬拉拉2012年坐著校車駛經巴基斯坦西北部史瓦特河谷(Swat Valley)時,遭到蒙面武裝分子攻擊,以報復她自11歲開始,為英國廣播公司(BBC)烏爾都語頻道撰寫部落格,以反對塔利班組織剝奪女性受教權的作法。
她在遇襲受傷後,無法返回巴國,只好遷居英國,並成立馬拉拉基金會(Malala Fund),以支持英國當地推動巴國、奈及利亞、約旦、敘利亞和肯亞受教育權的團體。
http://youtu.be/sBoYME2lP7A

師傅的良心 真正的知識份子

                                                                                                       九把刀摘錄吳念真演講
吳念真生在九份金瓜石,那裡的人無不跟挖礦有關係,聚集了說著各式各樣腔調、混雜了許多地方方言的人,大家一起靠著礦討飯吃。當時所有人都很貧苦,某種程度也因為大家都半斤八兩的窮,而感情很好。
村子裡,除了正在上小學的小孩子,大人幾乎都不識字,要與外地的遊子書信往返,得靠一位先生(忘了正確的稱呼,容我叫他……師傅)幫大家讀信、寫信。村子沒有富人,這位師傅雖然也得挖礦,但因為看得懂字、幫大家做文字溝通,因而在村子裡擁有崇高的地位。
師傅不挖礦的時候,很喜歡看雜誌。
他訂閱了一大堆文藝春秋之類的東西,也看一些日本的武士道小說、偵探小說。除了文學,師傅的吸收新知能力超強,也很有實驗精神。
當時盤尼西林(一種很經典的消炎藥)是很稀有的藥物,如果村子裡的人受了傷,傷口發炎,得靠「自然好」,時間往往拖了很久,有時傷口還會惡化。看醫生?不都說了大家都很窮嗎,當然是看個屁。
事情總要解決,那師傅單單看了雜誌上對這種藥物的介紹,想了想,就命令村子裡的人湊錢,從外地亂買了一堆盤尼西林回來。
買回來了,亂打藥可是會出人命的,於是師傅叫自己的兒子把屁股挺起來,讓他先打一點點看看。過了許久,兒子的傷口比較不痛了,也沒什麼過敏反應,於是------
「這個藥不錯!」師傅結論。
他立刻發出消息,請每個受傷的人都輪流過去讓他打一針。
聽起來很恐怖喔!
但在當時,師傅可是什麼都可以搞定的萬事通,大家都仰仗他。
村子裡的大老粗請師傅寫信時,常嚷著:「師仔!你就跟他說,幹你娘咧你這個夭壽孩子出去工作都這麼久了,半毛錢都沒有寄回家,啊再不寄錢回來,兩個弟弟就沒辦法去上學啦!實在有夠不孝!是要把我活活氣死!」
師傅點點頭,一邊寫著一邊複述:「吾兒,外出工作,辛苦了,但家裏經濟拮据你也很清楚,如果你領了薪水,別忘了家中還有兩個弟弟要唸書,寄點錢回家吧。你離鄉背井,還請多多照顧自己。父字。」抬起頭,問:「是不是這樣?」
「是是是!就是這個意思啦!」大老粗眉開眼笑,也許臉還紅了。
大抵如此。 有一天,素有威嚴的師傅叫村子裡所有的小孩在廟口集合,要大家乖乖坐好,寫一篇「請外婆到九份吃拜拜」的邀請信,他要檢查。小孩子哪敢反抗,全都開始寫。
寫完了,師傅一個一個看了。第二天,師傅把正在玩的吳念真叫了過去。
師傅說,他不是真的要大家寫信邀請外婆,而是想看看這些小孩子裡誰的文筆最好。那人就是吳念真。
「有一天師傅會老,會死掉,那一天到的時候,就由你幫村子裡的人讀信、寫信,知不知道?」師傅嚴肅地看著吳念真。
我想當時吳念真一定很迷惘、卻也很驕傲吧。
後來師傅開始教導吳念真寫信的基本禮儀、常用語法等等,也讓吳念真試著替村人讀信(將文謅謅的字眼,用大家都能理解的用語說清楚)、替村人寫信(也發生了不少趣事)。
村子裡的人甚至湊了一筆錢,買了一隻鋼筆送給吳念真,意義自然是要吳念真好好地繼承這份神聖的責任。
有一天,吳念真的鄰居家收到了一封信。
事情是這樣的。
那位鄰居大嬸的女兒,為了貼補家用,跟很多村子裡的女孩一樣,國小畢業後就去都市裡當工廠女工,過了幾年,再去茶室或酒家上班賺取更多的錢。在當時雖然很多人都是這樣,卻仍是逼不得已。
那個孝順的女兒,某天帶了一個在茶室認識的男人回家,說要結婚。
女兒認識了不嫌棄她工作與出身的男人,應該替她高興,但大嬸還是難過地說,媽媽知道妳辛苦,但家裏真的需要妳這份薪水,妳能不能再多辛苦兩年?兩年過後,再結婚好不好?
女兒大哭一場後,回到都市後與男人分手,繼續在茶室裡陪客。
過了兩年,女兒又帶了一個彬彬有禮的男人回家,喜孜孜地說要結婚
不料,那位大嬸還是難過地說了同樣的話,諸如弟弟妹妹們都還在唸書,還是需要她那份薪水,希望她女兒可以再辛苦兩年……
這兩年都活在希望裡的女兒痛苦異常,在大哭中答應了她的母親。與那位深愛她的男人回到都市後,提出了分手。
過了很多天,鄰居大嬸收到了一封來自那男人的信。
師傅去挖礦了,於是換吳念真出馬。
吳念真說,他忘了那封信精確說了什麼,有些艱澀的用字他也看不是很懂,但他清晰地記得六個字,叫「虎毒尚不食子」。當他將這六個字原原本本唸了出來時,那位大嬸發瘋地地跑去撞牆,淒厲地哭喊她也不願意這樣啊、實在是生活所逼之類的話。
吳念真的媽媽跟一些圍觀的三姑六婆都傻眼了,奮力阻止大嬸撞牆自殺後,趕緊說,吳念真應該是唸錯了意思,要大嬸等到正港的師傅出馬讀信再說。
眾人眼巴巴盼著師傅從礦坑回來,立刻把信奉上,師傅有條不紊地唸了起來:「我很喜歡你的女兒,雖然現在因為種種現實原因無法在一起,真的非常遺憾,貧窮不是妳願意的,我也能體諒妳的處境,如果將來還有緣份,希望還是能跟你的女兒在一起。」
念完了,完全傻眼的吳念真被他爸毒打了一頓,罪名是亂讀信。
有好幾天,屁股爛掉的吳念真正眼都不看師傅一眼,遠遠看見就避開
直到被師傅叫住,拉到一旁。
師傅說,你讀的內容沒有錯,但那樣讀只會白白傷了大嬸的心。既然兩人都已經分手了,是既定事實了,不如把內容圓一下------最後只要把「意思傳達出來就好了」。
(其實,我必須吐槽,那意思一點都不對)。
當時年紀還小的吳念真雖然不是很懂,但還是勉強領受了。
幾天後,礦坑塌陷。
師傅走了。
吳念真哭得不能自己。
他說,他這輩子就看過這麼一個真正的「知識份子」。
師傅讓吳念真知道,所謂真正的知識份子,是將自己的知識貢獻給知識比他低的人,而不是反過來利用知識,去掠奪知識比他不足的人。
他的一生中,就只有當年亂打盤尼西林的師傅符合這樣的標準。
我想,這就是一顆柔軟的心吧。
當然這是吳念真心中的知識份子典型。
-------------摘錄完畢--------------
即使是現在,每次我一看吳念真這個童年故事,都還是會流淚。
真正的知識分子,是心啊!
是心啊!
藉著吳念真的演講故事,跟大家分享,也跟大家一起互相鼓勵。
希望大家都能成為這個時代的,良心。

在民主的國家 警察的職責是保護為了公義而站出來的善良百姓


http://www.epochtimes.com.tw/n105853

浮躁社會的正能量:我比你容易些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威廉˙詹姆斯,為了了解生活在美國社會最底層的流浪漢的生存情況,將自己裝扮成一個瘸腿流浪漢,混跡於邁阿密一群流浪漢 中。
看著身有殘疾、衣著破舊、滿臉污垢的詹姆斯,這群流浪漢眼睛裡頓時流露出一種關切的目光;一個流浪漢走了過來,他遞 給詹姆斯一根樹棍,對他說道: 「兄弟,拄著它,方便些。」詹 姆斯接過樹棍,用手一遍遍地摩 挲著這根光滑、發亮的樹棍,臉 上露出感激的神色。抬眼望去, 忽然,心中好像被什麼東西重重 地擊打了一下;他發現,剛才那 個遞給他這根樹棍的流浪漢走路 的背影一瘸一瘸的,卻在努力地 直立著,好像有一股力量,在他 身上燃燒。
拄著這根樹棍,詹姆斯似乎感受到了從這根樹棍上傳遞出來的一種力量;很快,他就取得了那些流浪漢的信任。他們帶著詹 姆斯在各超市、居民區的垃圾箱 裡,撿拾被人丟棄的食物和廢 品。他們還告訴詹姆斯哪個地方 廢品多
、什麼廢品值錢、什麼時 間去撿等等經驗之談。
看到詹姆斯瘸著 腿翻撿廢品很吃力,一個年輕的 黑人流浪漢走了過來,他拍了拍 詹姆斯的肩膀,將手中的一大袋 廢品遞了過來,對他說道:「兄 弟,你到旁邊歇息一會兒,這些 廢品你拿著吧!」詹姆斯聽了一 愣,疑惑地說道:「這怎麼行? 這些也是你好不容易撿到的 啊!」
那個流浪漢聽了,咧開嘴,露出一排潔白的牙齒,說了句:「我比你容易些!」說罷,轉身走開了。詹姆斯拎著那一袋廢 品,回味著剛才那流浪漢說的那 句話,心中溢滿了溫暖和感動。
中午吃飯時,一個佝僂著背的流浪漢走到詹姆斯身邊,他遞給詹姆斯兩塊麵包,對詹姆斯說道:「吃吧,兄弟!」詹姆斯聽 了,疑惑地問道:「你給我吃 了,那你吃什麼呢?」
那流浪漢咧嘴一笑,道:「我比你容易些!」說罷,就向旁邊走去了。詹姆斯手裡拿著那兩塊麵包,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淚 水又一次模糊了他的雙眼。
晚上,詹姆斯與這群流浪漢蜷縮在一個橋洞裡。看到詹姆斯睡在橋洞的外沿,一個滿頭銀髮的老漢走了過來,他對詹姆斯說 道:「兄弟,你睡到我那邊去, 那邊舒適些。」詹姆斯聽了,疑 惑地問道:「我睡到你那邊去, 那你睡到哪裡去?」那個流浪漢 聽了,咧嘴一笑,道:「我比你 容易些!」
又是「我比你容易些!」詹姆斯想,這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流浪漢,雖然生活十分困頓;但是,他們看到別人的難處,總 會及時地伸出手援助一把,因為 他們總能看到自己比別人強悍的 一面。
詹姆斯與這群流浪漢生活了半年多,這半年多來,他與這些流浪漢朝夕相處,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那個總愛說笑的黑人流浪 漢阿里,一隻手有殘疾,但是他 卻總愛幫助那些兩隻手都有殘疾 的人。面對感激,他總愛說的一 句話就是:「我比你容易些」。 那個耳朵聽力很弱的流浪漢鮑 比,每次撿拾到好的東西,總是 愛分一點給那位有眼疾的流浪 漢;面對感激,鮑比總愛說的一 句話就是:「我比你容易些」。 那個身體瘦弱的流浪漢凱特,總 是愛幫助那位身體肥胖臃腫的流 浪漢;面對感激,鮑比總愛說的 一句話就是:「我比你容易些」……
這群流浪漢,雖然來自不同地方,身份、背景各不相同,但是,在這個集體裡,他們總愛互相幫助、互相安慰、互相鼓勵; 那句「我比你容易些」成為這些 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這句話, 彷彿像一塊磁鐵,將大家緊緊地 團結了起來。風雨中,他們臉 上,始終有一種從容、淡定的神 色,這種神色,給人一種力量和 勇氣,能抵禦塵世間一切風雨和 險阻。
詹姆斯終於結束了這段流浪生活,他戀戀不捨地悄悄地離開了這群流浪漢;他的眼睛裡噙滿了淚水,他知道自己深深地愛上 了這群流浪漢,他覺得他們是那 麼地可愛、可親,在他們身上, 閃爍著一顆金子般的愛心,這種 愛心,使他們變得格外強大和無 畏。
隨後,詹姆斯在美國「紐約時報」撰文,文章的題目是:「我比你容易些」。詹姆斯在文章中寫道:「我比你容易些」是流 傳在這些流浪漢中最溫暖的語 言,雖然他們生活在社會最底 層,但他們總能看到自己比別人 優勢的一面,他們用自己微弱的 優勢,在努力地幫助需要幫助的 人;正是有了這樣的幫助,才給 了別人繼續生活下去的力量和勇 氣。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流傳在這群流浪漢中的「我比你容易些」,恰似一縷和諧的春風,在人們心裡激起層層漣漪和氤氳, 成為化不開的溫暖和甜蜜。

身在輻中不知輻 台灣輻汙嚴重!! ] (10/07/2014 自由時報)

文/劉黎兒
Q:台灣各地經過許多民間團體或日本學者等都測出非常高而超標嚴重的輻射劑量,但是原能會卻說都是天然輻射,真的如此嗎?

A:當然不是;台灣現在各地輻射值比發生核災後的日本東京等地區還高,台灣各地輻射污染程度令人驚訝。

去年民間自主發起而由紀錄片導演林瑞珠擔任召集人的「台灣環境輻射走調團」,做了全台輻射普查,測了1959個測點,累計24000個測值,製作完成兩組輻射地圖,並在44處找出54個嚴重超標3倍以上的測點,亦即超過0.3微西弗/時。今年林瑞珠除了持續跟民間人士繼續測量各地輻射劑量外,也發起「1日1測」運動,讓大家每天測量周邊環境輻射值。

除此之外,台灣環境輻射走調團更對於原能會說「全是天然輻射」感到存疑,尤其像測到最高的是清華大學長年放置輻射污染不管的生技館2樓北牆角1.92微西弗/時及南牆角1.42微西弗/時,超過0.07微西弗/時就是超標,清大超標驚人。

而且清大這輻射屋大都是人工核種的銫137,原能會說法根本有問題,林瑞珠今年才會動員力量來測全國各地可疑核種,先以有反應爐的縣市開始檢測,而且這次使用的是原能會核研所自己認證過的輻射偵檢儀,讓原能會無法狡辯儀器有問題等。

結果發現台灣真的是人工輻射百貨店,根據林瑞珠9月下旬在台北舉行的亞洲非核論壇報告指出,人工核種無所不在,種類非常多,如最多的是銥192、碘131、銫137,在台北則還有鈽的存在,像是在立法院中興大樓、溫州街、大安森林公園、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北投公園等,原能會跟台電應該對這些原本自然環境裡不存在的大量、多種的人工核種有說明。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許多核種是只有核電設施或核研所才會放出來的,尤其像半衰期只有兩年而放射性特強的銫134居然有25次被測到,原能會或是台電不能繼續辯稱這是1950、60年代的核試爆留下的人工核種了,分明就是台灣核電設施洩放出來的。

其他如碘131半衰期只有8天,居然被測到22次,這是核災初期才能測到的人工核種,如果無法說明是什麼醫療用的輻射外洩,就是核電事故才有的;此外林瑞珠等還測到銪152、鎵67、鈥166、銥192、鉬99、硒75、釤153、鈽以及一百多次不知名的人工核種等,台灣真的是個令人驚嘆人工核種百貨店,顯見有核電設施的縣市已經遭到輻射的汙染。

身在輻中不知輻 台灣輻汙嚴重
資料來源: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819527

生命的轉角



那天晚上,我開著車陪著這素未謀面的老婦人,走過受命中的一段旅程..
二十年前,我以開計程車為生。
有天晚上半夜兩點,我接到乘客預約的電話,依約到達指定地點。那是棟老舊建築,除了一樓的窗戶有微弱的燈光外,其餘是一片漆黑。
我向四周看了一下,沒有看到預約計程車的乘客,通常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的司機會按一兩聲喇叭,等一會兒後便開走。
但在這樣的深夜,我知道很多需要幫助的人,計程車是他們在這種時候唯一的交通工真。所以除非嗅到危險的味道,我總是說服自己「這個乘客可能正需要幫忙」。
於是我下車走到門前敲門,「等一下,」一個虛弱年老的聲音回答。
我可以聽見拖著東西走過地板的聲音。
在一段長長的等待後,門打開了。
一個嬌小的八十多歲老婦人站在我面前,穿著一件印花洋裝,戴著平頂的小花帽,拖著一個小尼龍行李箱。她看起來就好像是從四零年代電影中走出來的人物。我瞥了一眼她身後房間,裡面所有傢具都用布罩著,我想她是預備搬家吧。
因為她的行動不太方便,所以我幫忙提行李,然後再回來攪扶她。
她扶著我的手臂,慢慢的走向計程車。
她不停的向我道謝。「這沒什麼,」我笑笑的說:
「我只是以我希望別人對待我母親的方式,來對待我的乘客。」
「喔,你實在是個好人。」她說。陪她一段當一切安頓好後,她給了我一個地址,然後問:「你能經過市中心嗎?」
「那不是最近的路!」我很快的回答。「喔,沒關係。」她說。
「我不趕時間,我要去的地方是安養中心。」
我從後視鏡中看見她的眼裡閃著淚光。
「我沒有任何家人,」她繼續說著。「醫生說我沒有太多日子了。」
我靜靜的伸出手將里程錶關掉。
「你想要我開哪條路呢?」我問。
接下來兩個小時,我們幾乎在城裡兜了一大圈。

沿途她跟我介紹以前她作電梯小姐的百貨大樓。
我們經過她與丈夫新婚時住的社區。
她要我在一個傢具倉庫前停下,那從前是她少女時代跳舞的舞廳。
有時她會要我在某棟建築或轉角減速,她靜靜的看著那漆黑的一片,不發一語。
當太陽露出第一道曙光,她突然說:「謝謝你,我們走吧。」
我安靜的駛向她給我的地址。
留下溫暖那是一個小小的安養院,兩個值班員在車子停下時走了出來
他們很專注且小心的注意她的每個動作。我打開後車箱並將小行李提到門口。老婦人己坐上輪椅。
「我要付多少錢?」她問著並將手伸進皮包裡。
「你不需要付錢給我。」我說。
「你需要賺錢......」她回答。
「我還有其他乘客......」我說。
我幾乎完全沒有思考的,便彎下身並擁抱她。她也同樣緊緊抱著我。
她說:「你讓一個老人擁有了片刻的快樂,謝謝你。」
我握了握她的手,然後走進微亮的晨光中。
我背後的門關上,那是關上一個生命的聲音。
那天我沒有再載其他乘客。
我思緒紛飛,漫無目的開著車。
那一整天,我幾乎都無法言語。
如果那個婦人遇到一個脾氣不好的司機,或是一個趕著下班的司機,那會怎麼樣?
如果我那晚拒絕去載她,或是只按了一次喇叭就開走了?
當我回顧自己的生命時,我想在我的一生中很少有哪件事情比那晚更有意義。
土耳其-卡巴多其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