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孩子不會寫作文,變得沒有感覺….他怎麼了?

鄧惠文醫生提供 摘自非關命運
簡介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學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所碩士  台大醫院精神部總醫師、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講師

小孩需要空閒去幻想,這不是你給他東西,它就會發展出來,你要給他發呆的時間。
孩子作文寫不好,不是因為他沒有去上作文課,是因為他的生活裡面沒有預期之外的事,他會變得沒有感覺。例如:若是我每天上班,我大概永遠也會寫不出書來。我需要有一些放空的時間,在那段時間進來的事情,會挑動我的潛意識或感覺,所以那就是成長的時候。這是小孩發展最珍貴的事情,等到他變大人,這個能力可能就關起來了。
我們有時候會知道說,有些人會讓你覺得他很有靈魂,很有感覺,對事、對人,是活生生的。有的人會讓你覺得他是機器、是俗物。這個差別在於重要的前青少年有空閒去作心靈的創造,那這也是一個人,能不能接觸內在本性的階段。所以為什麼要放假。假的意思在那假裡面除了休息之外,不要再塞制式的東西, 讓他的心靈去做冒險和探討。所以這個階段的白日夢、幻想或他在家裡,他自己去想,在所有的玩具裡,我要玩什麼,這是很重要的。有些孩子就以一盤恐龍,創造出很不一樣的故事。讓他去創造,父母陪他做啟發式的陪伴的空間。
創造力的部份,我們不可替孩子想,因為你替他想。每位父母在為小孩排好課程時都可能扼殺了孩子的天份可能發展的另一個項目,因此安排課程前的評估階段非常重要。
人生要跟別人一樣很簡單,大家不是在追求一些實現自我,殺出重圍和別人不同。我覺得對我自己而言,我最珍貴的事是我從小到大的所有的寒暑假都是自己安排。 想睡多久就多久,每年那個空檔的時候,最棒的事是我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做實驗、去哪吹冷氣, 看哪家比較涼。然後我要跟哪一群朋友出去或是我要去哪裡逛、 去觀察什麼植物。
孩子的腦需要測試、發展,不然的話他在心靈和他自己內在接觸的東西就會被阻塞住。

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奧修談怎樣才是愛

  當一個人開始去愛而不是需要的時候,他便成熟了:他開始充溢、分享,他開始給予,這兩者強調的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強調的是怎樣獲得更多,後者強調的是怎樣給予,怎樣給予得更多,怎樣無條件地給予,這就是你成長了、成熟了。
  需要怎樣才是愛呢?愛是一種奢侈,它是豐富的,它使你擁有如此多的生命,而你不知道對她去做些什麼,所以你就分享她,在你的心中有那麼多的歌,你不得不歌唱她們--無論人們聽還是不聽都無關緊要。如果沒有人聽,你也會歌唱她,你還會不得不跳起你的舞蹈。
  別人可能擁有她,可能錯失她--但就你而言,她是流動的,她是充溢的。河流並不是為你而流,它們不管你是否在那兒都在流動,它們並不因為你口渴而流動,也並不為你的乾涸的農田而流動,它們只是流過那兒,你可能因此而解渴,你也可能會錯失---那是由你而定的。
  河流的確不是為你而流,它只是流動著,你能夠用水來澆灌你的農田,這只是偶然的,你能夠用水來滿足你的需要,這也是偶然的.
  當你不擁有愛時,你要求別人給你愛,你是一個乞丐,而別人也要求你將愛給他或她,現在,兩個乞丐在各自面前伸出他們的手,兩者都希望對方有愛--自然地兩者最終都將感到失敗,都會感到被欺騙。
  這是目前的一個似是而非的命題:那些墜入情網的人不擁有任何愛,那就是為什麼他們會墜入情網,而正因為他們不擁有任何愛,他們也就不能給予。
  還有一個命題:一個不成熟的人總是與另一個不成熟的人墜入情網,因為唯有他們能夠懂得各自的語言,一個成熟的人會愛上一個成熟的人,一個不成熟的人會愛上一個不成熟的人。
  愛的最基本的問題是首先要變得成熟,然後你將會找尋一個成熟的伴侶,而不成熟的人將一點也不會吸引你,這就好像是如果你是二十五歲,你不會與一個兩歲的嬰兒墜入情網,你不會的,的確就是那樣、當你是一個心理上、精神上成熟的人,你不會愛上一個嬰兒,這不會發生。這不可能發生,你能明白那是毫無意義的。
  事實上,一個成熟的人是不會墜入愛河的,他是在愛情中昇華,“墜入”一詞並不確切,只有不成熟的人會墜入,他們步履蹣珊,跌倒在愛中,他們企圖設法支撐和站穩,他們卻不能支撐住,她們無法站穩--他們找到一個女人,他們就倒下了,她們找到了一個男人她們就倒下了,他們隨時準備倒在地上,準備爬行,他們沒有支柱,沒有脊樑,他們沒有那種單獨站立的完整性。
  一個成熟的人是有單獨存在的完整性的,當一個成熟的人給予愛,他所給予的愛不帶有任何附帶條件:他只是給予。
  當一個成熟的人給予愛,他會感到感激,因為你接受了他的愛,而不是相反,他並不期待你為此感謝他,不,一點也不,他甚至不需要你的感謝,他要感謝你接受了他的愛.
  當你回到了家,當你已經瞭解了你是誰,然後愛就在你的存在中升起了,芬芳飄向四方,你就能將愛給予別人。若你不擁有某種東西,你怎樣能給子呢?要給予,首先最基本的條件就是擁有它。
  當你不擁有禮物時,你又怎樣能夠給子呢?你聽見這個,並理解它,但是問題也會出現,因為理解是智力上的,如果你已經穿透了你的存在,如果你已經看到了它的真相,那麼就沒有問題會產生。
  以後你將會忘記所有你依賴的關係,你開始在你自身的存在上下功夫了:清除,淨化,使你的內在核心更加清醒,更加覺知,你將開始以這樣的方式工作,你越是開始感覺你正在趨向某種完整性,你越會發現愛也隨之在成長--它是一個副產品。
  它不需要被認同,它不需要被認識,它不需要證書,它不需要有人來品嘗它。別人的認識是偶然的,這對愛而言不是主要的,愛會繼續流動著,沒人品嘗它,沒人認識它,沒人感到幸福、喜悅,因為它--愛還是會不斷地流動,正是因為在流動中你會感到非常地幸福,你會感到非常地快樂,正是在流動中……當你的能量正在流動著……
  你坐在一間空房間裏,能量正在流動著,以你的愛充滿著空房間,沒有人在那兒--牆壁不會說“謝謝你”--沒有人認識它,沒有人品嘗它,但那毫無關係,你的能量釋放著,流動著--你將會感到幸福,花是幸福的,當芳香散發到風中,風是否知道芳香並不是關鍵。
  我存在,我存在,無論門徒們是否在那兒--那是無關緊要的,我並不是依賴你們而存在,在此我整個的努力就是令你們也變得能獨立於我。
  我在此給你們自由,我不想用任何方式來削弱你們,我希望你們只是成為你們自己,當有一天你們獨立於我,你們將能真正地愛我--在這一天到來之前則是不可能的。
  我愛你們,我不得不這樣,這不是一個我是否能愛你們的問題,我就是愛你們,如果你們不在這兒,這個禮堂將充滿我的愛,它不會有任何兩樣,這些樹將仍然會得到我的愛,這些鳥也將不斷地獲得它,然而即使所有的樹和所有的鳥都消失了,那也不會有什麼兩樣--愛將仍然會流動,愛存在著,所以愛在流動著。

放下憤怒 在愛裡綻放

摘自愛 奧修/作 出版/麥田
你來自一個可以接受教育的國家,教育使你在經濟上獨立。你沒有必要非結婚不可。
你跟你母親的情況完全不同。承接他的忿怒和制約是很愚蠢的。原諒他、忘了他。因為如果你一直懷著對男人憤怒的制約,你絕對感受不到完整,因為一個沒有能力 去愛的男人和女人,會覺得自己不完整、感到挫折。這樣下去,會產生惡性循環。你的忿怒阻止你去愛,因為愛意謂著你要放下對男人的忿怒──用愛,不是憤怒、不是恨。一個很大的進展需要勇氣。
你必須從頭開始。第一件事,試著去瞭解妳母親生活在一個不同的環境裡。他的忿怒情有可原。你的情況不同,你頭腦裡裝著母親的想法,實在很沒道理。你必須活出你的生命,不是活在母親的生命裡。
對你的母親慈悲── 我不是要你對母親帶給你的制約感到憤怒。你必須完全丟掉憤怒。她需要你的慈悲;他一定曾經受過苦導致他憤怒。但你並沒有受苦。你可以將憤怒放旁邊,以新的眼光去看男人。
不受過去毒害、不再延續過去。這是一件困難的工作。
所以要多靜心,當母親的聲音在你內在說話時,你要覺知。慢慢地讓這聲音沉睡。 不要聽;他會攪亂你整個人生。你必須學習如何愛。因為愛,女人開始綻放;否則他將是一個不會綻放的花苞。唯有在愛之中他的眼睛開始有不同的深度、不同的光澤;因為愛,他有了深度的蛻變;她變得成熟。
擺脫母親無意識給你的制約。妳無意識的接受了它。擺脫它的方法就是意識到它。 這是意識的開始──你必須再更深入的完全改變你的頭腦,讓他更新、不受制約、敞開接受。
當你真的愛上一個愛你人,你靜心的能量也會開始成長。兩者是非常深刻連接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