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正念擁抱恐懼

無懼 人生充滿美好的時刻,也充滿困難的時刻。許多人儘管生活幸福美滿,但喜樂的背後卻隱藏著恐懼。我們害怕有一天幸福會消逝、想要的得不到、所愛的會失去,又或者害怕會不安全。通常我們最大的恐懼,就是知道終有一天我們的身體會停止運作。因此,即使生命中有很多讓我們幸福的條件,我們卻沒有全然的喜樂。

  我們以為,想要得到幸福,就要推開或漠視心中的恐懼。因此,每當想起那些讓我們害怕的東西,我們就會不安,就想要把恐懼推開。「噢!不,我不要想起這些。」試圖漠視恐懼,但恐懼依舊在我們心裡。

  要止息心中的恐懼,達到真正的快樂,唯一的方法就是覺察恐懼並深觀恐懼的根源。不用逃避恐懼,而是要覺察它,深刻清晰地觀察它。

  我們害怕周邊那些無法掌控的事物,也擔憂有一天會生病、衰老,或者失去最珍愛的東西。我們想緊緊抓住自己的心愛之物――地位、財產或者愛人。然而,抓住這些東西並不能息滅內心的恐懼。終有一天我們只⋯⋯
能放下,我們無法把這些東西帶走。

  我們可能會想,如果不去關注恐懼,恐懼就會離開。但如果我們將擔憂和焦慮埋藏在心裡,它們會繼續影響我們,令我們的憂傷不斷加深。人們都害怕無能為力的感覺,但其實我們都有深入觀察並看清恐懼的能力。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免於被恐懼操控,才能有能力去轉化它。正念修習,是讓我們全然活在當下的一種修習方法。正念賦予我們直面恐懼的勇氣,使我們不再為恐懼所拉扯。修習正念,就是讓我們去深入地觀察,去接觸萬物相即的本性,去覺察我們從未失去過什麼。

  越南戰爭時,有一天,我在越南一個空置的空軍機場裡等飛機。我要去越南北部了解那兒的水災情況,並參與救援工作。當時的災情已經非常危急,所以我只能乘坐軍用飛機去那裡,而這種飛機通常是用來運輸毛毯或衣物這類物品的。我獨自坐在機場裡等待下一班飛機,這時一位美國軍官走過來,他也在等他的飛機。那是戰爭時期,只有我們兩個人在飛機場。我看了看他,一位年青的美國軍官。突然間,我心中充滿了對他的憐憫。為什麼他要來這裡殺人,又或者要被别人殺死呢?出於悲憫和同情,我對他說:「你一定非常害怕越共吧。」越共就是越南的共產黨游擊隊。很不幸,我的話太不善巧了,竟然澆灌了他心中恐懼的種子。他立即用手按著槍質問我:「你是越共?

  美國軍人來到越南前都接受過訓練,他們相信所有越南人都有可能是越共,恐懼盤踞在每一個士兵的心裡。不論是小孩還是僧人,人人都可能是游擊隊。這種訓練讓他們變得草木皆兵,覺得到處都是敵人。我本想對他表達憐憫,但他一聽到越共這兩個字就被恐懼淹沒了,手就開始去拔槍。

  我知道自己必須保持平靜。於是我修習深呼吸,然後對他說:「不,我不是。我在等去峴港的飛機,去了解那兒水災的情況,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忙的。」我的心中充滿了對他的憐憫,透過我的聲音也流露了出來。我們開始談話,我向他表明我的態度,就我看來,這場戰爭造成了太多的受害者,不僅越南人,也有美國人。他平靜了下來,我們又繼續交談。我安全了,因為我保持了足夠的平靜清醒。如果當時我因為恐懼而顯得戰戰兢兢,那麼他也可能出於恐懼而殺死我。因此,不要以為危險只會來自於外部,它可能是由心而生的。如果我們缺乏覺察,沒有深入看清恐懼,就有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和意外。

  人人都經歷過恐懼,但如果我們能夠深觀恐懼,就能脫離恐懼的操縱,從而感受到喜樂。恐懼令我們時時刻刻想著過去,擔憂未來。如果我們可以坦承心中的恐懼,就會認識到,在這一刻我們是安全的。今天,此時此刻,我們仍活著,有著強壯健康的身體,雙眼看得見美麗的天空,雙耳聽得到愛人的聲音。

  要想看清楚恐懼,第一步是不帶任何判斷地覺察它。溫柔地覺知心中的恐懼,已足以令你釋懷。當恐懼平靜下來,我們輕輕地擁抱它,深觀它的根源。要了解焦慮和恐懼從何而來,然後我們才能放下。心中的恐懼,究竟是來自現時的處境,還是來自於往昔?是我們小時候經歷過的恐懼還一直藏在心裡嗎?我們修習面對心中一切的恐懼,同時亦覺知我們仍活著,還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去珍惜和享受。不再忙著壓抑和控制恐懼,我們才能享受陽光、空氣和霧水。深觀恐懼,看清楚它,你將能真正地活出生命。

  人們最大的恐懼,莫過於害怕死後會化為烏有。要想實實在在地從恐懼中解脫,就必須如實觀照,看到我們不生不滅的本性。我們必須擺脱某些意念的束縛,即我們就是這個身體,而這個身體將會死去。要理解我們並不只是這個身體,我們並非無所從來,亦非無所從去,如此,心中的恐懼自然就能止息。

  佛陀出生在人間,他知道什麼是恐懼,但因為他每天修習正念,深觀恐懼,所以遇到未知的事情也能安然面對。曾經有這樣的一件事,一天佛陀在林中漫步,碰到了央掘摩羅,一個惡名昭彰的連環殺人凶手。央掘摩羅叫佛陀停下,但佛陀依然安詳地慢慢走路。央掘摩羅追上佛陀,責問他為什麼不停下來。佛陀回答道:「央掘摩羅,許久以前我已停下,仍未停下的是你。」佛陀繼續解釋說:「我已停下,我不會做令眾生痛苦的任何事情。眾生都希望生而害怕死。我們要培養慈悲心,保護眾生的生命。」央掘摩羅非常震驚,他請佛陀繼續解釋。當他和佛陀的談話結束時,央掘摩羅便發誓從此不再作惡,並決定出家為僧。

  為何佛陀能面對殺人犯而保持如此的祥和平靜呢?這可能是個極端的例子,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以某種方式面對恐懼。在日常生活中修習正念,對我們有莫大的幫助。從修習呼吸、覺知呼吸開始,我們會有能力面對一切。

  無畏無懼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最終的喜樂。無所畏懼,你就自由了。如果有一天我在飛機上,飛行員突然宣布說飛機即將墜毀,這時候我會修習正念呼吸。聽到任何壞消息,我希望你也能這樣做。但是,不要等到危急時才開始修習正念的生活和心中苦痛的轉化。沒有人能給予你無畏。即便是佛陀坐在你身邊也無法做到,你必須要自己修行,親自證悟。如果你養成了正念生活的習慣,遇到困難時,你會懂得如何處理。

摘自用正念擁抱恐懼Fear: Essential Wisdom for Getting Through the Storm 作者:一行禪師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更多
你也能這樣做。但是,不要等到危急時才開始修習正念的生活和心中苦痛的轉化。沒有人能給予你無畏。即便是佛陀坐在你身邊也無法做到,你必須要自己修行,親自證悟。如果你養成了正念生活的習慣,遇到困難時,你會懂得如何處理。

摘自用正念擁抱恐懼Fear: Essential Wisdom for Getting Through the Storm 作者:一行禪師
出版社:商周出版
有一個小男孩養了一隻烏龜,這天,他想盡了辦法要讓這隻烏龜探出頭來,可卻怎麼樣也沒辦法。

他試著用棍子敲牠,用手拍打牠….,但任憑他怎麼敲,怎麼拍,烏龜都動也不動,氣得他整天嘟著小嘴,好不開心。

後來他的祖父看到了,笑了一笑,便幫他把烏龜給放到一個暖爐上面,不一會兒,這隻烏龜便因著溫度而漸漸地把頭、四肢、尾巴給伸出殼外。

男孩開心地笑了。

最後,祖父對小男孩說了一句話:「當你要別人照你的意思去做,去改變時,不要用攻擊的方式,而要給他關懷與溫暖,這樣的方法反而更有效。」
⋯⋯

可不是嗎?

就像故事中的男孩對待那隻烏龜一樣,很多時候我們期待別人聽進自己的意見,或是要別人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去改變時,也常常會用一些比較激烈的手段與言語。

然而,套一句故事的最後祖父所講的話:「當你要別人照你的意思去做,去改變時,不要用攻擊、批評…的方式,而要給他關懷與溫暖,這樣的方法反而更有效。」

待人「微軟」一點!

待人「微」和、柔「軟」一點,適時適度地給別人一些微笑與溫暖,不但不會讓您的建議被打折扣,反而還會讓您的話語與理念更能嵌入人們的心坎兒裡。
更多
劉墉先生說道:
我有一個朋友,單身半輩子,快五十歲。突然結了婚,新娘跟他的年齡差不多,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只是知道的朋友都竊竊私語:「那女人以前是個演員,嫁了兩任丈夫,都離了婚,現在不紅了,由他撿了個剩貨。」

話不知道,是不是傳到了他耳裏。

有一天,他跟我出去,一邊開車、一邊笑道:
「我這個人,年輕的時候就盼開賓士車,沒錢,買不起;現在呀!還是買不起,買輛三手車。」
⋯⋯

他開的確實是輛老賓士,我左右看看說:「三手?看來很好哇!馬力也足!」

「是啊呀!」他大笑了起來。「舊車有什麼不好?就好像我太太,前面嫁個四川人,又嫁個上海人,還在演藝圈二十多年,大大小小的場面見多了。現在老了、收了心,沒了以前的嬌氣、浮華氣,卻做得一手四川菜、上海菜,又懂得布置家。講句實在話,她真正最完美的時候,反而都被我遇上了。」

「你說得真有理!」,我說:「別人不說,我真看不出來,她竟然是當年的那位豔星。」

「是啊!」他拍著方向盤:「其實想想我自己,我又完美嗎?我還不是千瘡百孔,有過許多往事、許多荒唐,正因為我們都走過了這些,所以兩個人都成熟,都知道讓、都知道忍,這不完美,正是一種完美啊!」

‧不完美,正是一種完美!
我們老了、都鏽了、都千瘡百孔了。
總隔一陣子就去看醫生,來修補我們殘破的身軀,我們又何必要求自己擁有的人、事物,都完美無暇,沒有缺點呢?

看得慣殘破,也是歷練、是豁達、是成熟,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啊!
成為你自己的內在指導者
不要用頭腦思考。真的,一點都不要思考。只要行動。在某些狀況下試看看。那不容易,因為舊有的習慣會又開始陷入思想中。你必須很警覺:不要思考而是往內感覺自己。你可能會有好幾次搞不清楚哪些是來自你內在的引導者,哪些又是從表層的頭腦出來的。但是很快地你就會清楚這兩者之間不同的感受。
 當某些內在的東西出現時,它來自你肚臍的上方。你感覺得到來自肚臍上方的流動與溫度。當你用腦思考時,它只留在表層的頭腦上,然後從頭腦往下傳送。如果你的頭腦決定某事,你必須迫使它往下。如果你的內在導師決定某些事,那麼它會往上沸騰;它從你自性核心的深處傳向頭腦。頭腦接收這個訊息,但它不是頭腦的決定。它來自超然之處-那就是為什麼頭腦很怕它。很容易理解為什麼頭腦如此驚恐於它:因為你從不知道它何時出現?沒有任何理由、沒有任何驗證。它就是往上沸騰。
  任何時候當你處於困惑的狀態下而理不清方向時,停止思⋯⋯
考;深入內在回到非思考的空間,讓你的內在導師引導你。一開始時你或許會覺得害怕、不安,但是如果每一次你都得到正確的結果、每次都找到正確的門徑,很快的你將勇氣十足且變得更信任。

  當信任出現時,我說那才是真正宗教的信仰-內在指導者的信任。理由、推論是自我的一部分。信任是對自己內在的信仰。當你進入內在深入的那一瞬間,你就已經來到宇宙靈魂的核心。你內在的指導者是神性引導的一部分,跟隨它,就等於是跟隨著神性;如果你跟隨自己的頭腦,只會使事情更複雜無解,而且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你或許以為自己很有智慧。一點也不。

  智慧來自心的地方、來自本性最核心的深處而非來自頭腦。切斷你的頭腦,跟隨你的本性。不論它把你帶到哪裡,即使它帶引你往危險處,跟隨它,那是為你而舖的道路、那是你的成長。透過危險你將成長且成熟。

奧修:摘自奧秘之書 The Book of Secrets
應付扯人後腿者的訣竅
不要否定他的說法
不要公然與他對立
接近扯人後腿者 不是要你去做他朋友 純粹就是接近他 免的她來傷害你 務必保持敏銳
看著他並面露微笑 這能讓你主導局勢
首先你要以自己的生活為先 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擺脫毒行人物 繼續朝著你的目標前進 如果有人在你小時候否定你 操控你 傷害你 你要寬恕那些人 將他們所說的話和似是而非的暗示 全部從你的思維中清除乾淨 你將從此百毒不侵 學習做個獨立自主的人 做個創造自己命運的人
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 前方還有美好的日子等著我們去體驗
如果你能放下過去 超越自己 從拾自信 並賦予生命和夢想應有的價值 有朝一日 你將閒坐桌前 愜意的享用你的美味甜點
摘自毒型人物 貝納鐸 史達馬提亞斯著 方智出版
為了錢而受很多苦的人,一個執著於金錢而不能夠愛任何人或是不能夠敞開心靈的人,到了最後會感到非常挫折而將所有的錢都拋棄,放棄世俗而跑到喜馬拉雅山上去,進入西藏的僧院去當喇嘛,這種人就是沒有瞭解。如果你能夠瞭解,金錢是可以被使用的,但是那些不瞭解的人不是成為吝嗇鬼而變得無法使用金錢,就是將所有的金錢都拋棄,因為在拋棄當中,他們也保存了同樣的頭腦。如此一來,在使用這個頭腦的時候就不會有困難,你可以全部拋棄,然後逃掉,但是他們就是無法使用金錢,他們在使用的時候會覺得害怕。

如果一個具有瞭解的人有錢,他會分享,因為錢並不是為它本身而存在的,它是為生命而存在的。如果他覺得生活需要它、愛需要它,他可以完全將它拋棄,但它不是一種棄俗,他也是在使用它。對他來講
,愛就是目標,金錢從來不是目標,
為了錢而受很多苦的人,一個執著於金錢而不能夠愛任何人或是不能夠敞開心靈的人,到了最後會感到非常挫折而將所有的錢都拋棄,放棄世俗而跑到喜馬拉雅山上去,進入西藏的僧院去當喇嘛,這種人就是沒有瞭解。如果你能夠瞭解,金錢是可以被使用的,但是那些不瞭解的人不是成為吝嗇鬼而變得無法使用金錢,就是將所有的金錢都拋棄,因為在拋棄當中,他們也保存了同樣的頭腦。如此一來,在使用這個頭腦的時候就不會有困難,你可以全部拋棄,然後逃掉,但是他們就是無法使用金錢,他們在使用的時候會覺得害怕。

如果一個具有瞭解的人有錢,他會分享,因為錢並不是為它本身而存在的,它是為生命而存在的。如果他覺得生活需要它、愛需要它,他可以完全將它拋棄,但它不是一種棄俗,他也是在使用它。對他來講,愛就是目標,金錢從來不是目標,金錢只是工具,然而對那些追求金錢的人來講,金錢就是目標,愛變成只是一個工具,甚至連他們的祈禱都是為了錢,甚至連⋯⋯
祈禱都變成求得金錢的工具。

一個人必須有錢,必須賺錢,然後使用它。一個人擁有錢就是為了要使用,而一個人使用就是為了要擁有,它變成一個循環,然後一個人就變成兩者,既是吝嗇的人,也是棄俗的人,當你既是吝嗇的人,也是棄俗的人,你就兩者都不是,你只是在享受任何金錢所能給予的。金錢能夠給予很多東西,金錢也有很多東西不能給予,當你使用它的時候,你就知道金錢能夠給予什麼。金錢能夠給予一切外在東西--這個世界上的東西,這並沒有什麼不對。擁有一間漂亮的房子並沒有什麼不對,擁有一座漂亮的花園並沒有什麼不對,金錢能夠給你這些東西,但是金錢無法給你愛,如果你要求它給你愛,那麼你就是對這個可憐的金錢期望太多了。

金錢並沒有什麼不對。拋棄一直在想錢的頭腦,但是不需要拋棄金錢。金錢必須被創造出來,財富必須被創造出來。如果沒有財富,所有的科學都將會消失,所有的科技都將會消失,所有人類偉大的成就都將會消失,人類將無法登陸月球,人類將無法飛上太空。如果沒有金錢,生命將會變得非常沉寂,就好像如果沒有語言,所有的藝術、文學、詩歌和音樂都會消失。就好像語言幫助你交換思想,幫助你溝通,金錢能夠幫助你交換物品,它也是一種溝通的形式。
從一個人的手中移到另外一個人的手中,因此它被稱為「通貨」,它必須保持流通,流通越多越好,社會就變得更富有。

  如果我只有一塊錢,然後它繼續流通,經過五千個門徒的手,那麼一塊錢就變成五千塊,它流通得越快,就有越多錢被創造出來,它能夠發揮出五千塊的功能--只是一塊錢!但是那個頭腦一直在想錢的人,他會抓住那些錢,他堵住了它的流通。他抓住它,他執著於它,但卻不去使用它。

出自奧修金錢與工作
更多
金錢只是工具,然而對那些追求
金錢的人來講,金錢就是目標,愛變成只是一個工具,甚至連他們的祈禱都是為了錢,甚至連⋯⋯祈禱都變成求得金錢的工具。

一個人必須有錢,必須賺錢,然後使用它。一個人擁有錢就是為了要使用,而一個人使用就是為了要擁有,它變成一個循環,然後一個人就變成兩者,既是吝嗇的人,也是棄俗的人,當你既是吝嗇的人,也是棄俗的人,你就兩者都不是,你只是在享受任何金錢所能給予的。金錢能夠給予很多東西,金錢也有很多東西不能給予,當你使用它的時候,你就知道金錢能夠給予什麼。金錢能夠給予一切外在東西--這個世界上的東西,這並沒有什麼不對。擁有一間漂亮的房子並沒有什麼不對,擁有一座漂亮的花園並沒有什麼不對,金錢能夠給你這些東西,但是金錢無法給你愛,如果你要求它給你愛,那麼你就是對這個可憐的金錢期望太多了。

金錢並沒有什麼不對。拋棄一直在想錢的頭腦,但是不需要拋棄金錢。金錢必須被創造出來,財富必須被創造出來。如果沒有財富,所有的科學都將會消失,所有的科技都將會消失,所有人類偉大的成就都將會消失,人類將無法登陸月球,人類將無法飛上太空。如果沒有金錢,生命將會變得非常沉寂,就好像如果沒有語言,所有的藝術、文學、詩歌和音樂都會消失。就好像語言幫助你交換思想,幫助你溝通,金錢能夠幫助你交換物品,它也是一種溝通的形式。
從一個人的手中移到另外一個人的手中,因此它被稱為「通貨」,它必須保持流通,流通越多越好,社會就變得更富有。

  如果我只有一塊錢,然後它繼續流通,經過五千個門徒的手,那麼一塊錢就變成五千塊,它流通得越快,就有越多錢被創造出來,它能夠發揮出五千塊的功能--只是一塊錢!但是那個頭腦一直在想錢的人,他會抓住那些錢,他堵住了它的流通。他抓住它,他執著於它,但卻不去使用它。

出自奧修金錢與工作
更多
美麗的吻
在殘障運動會上,九名參賽者全都是身體或智力方面有缺陷的孩子,他們整齊的排在百米的起跑線上.接著槍聲一響所有的人都跑了起來.確切的講,他們並不是快跑.但是他們都滿心歡喜的要跑完全程並爭取獲勝.
突然一個男孩在跑道上跌倒了,他堅強的爬起來,再次跌倒他又堅強的爬起來,連續好幾次,男孩終於哭了,其他八個孩子聽到男孩哭聲,放慢速度停下來,突然轉身往回跑,無一例外.
這時一個患有恐低綜合症的女孩(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非常懼怕彎腰低頭) 卻毫不猶豫的彎下腰,給了那個跌倒在地上的男孩一個輕輕的吻.然後說:這會讓你好些的. 最後,九個孩子一起手挽著手走向終點.
體育館的所有觀眾都站起來掌聲和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持續了將近十分鐘.

摘自慈悲心 柔軟手 威廉 H.麥加菲 編著
單國璽 病中感言
人老了,病了,就沒法談尊嚴了,這篇文章讓我想到我95歲的老爸,在他90歲時,尿濕了,拉了,自己在洗手間磨蹭磨蹭,
我們做女兒的在外面喊:爸!要幫忙嗎?
他總是說:不用,不用!漸漸的,他不再說話,現在他完全臥床,任人擺佈,傭人嘟囔:不要再給他吃啦,吃的多,拉的多,麻煩死了。老爸,我可憐的老爸,就再也不開口說話了。

單國璽病中感言病痛掏空自己 治療虛榮心七月卅一日,樞機主教單國璽寫下病中感言,以「掏空自己、返老還童、登峰聖山」為題,發表在天主教教友週報。他舉自己三次病中出糗的經驗,讓他原本與一絲不掛地懸在十字上垂死的耶穌,有一段距離的問題徹底解決了!感覺莫大輕鬆感。

單主教文中記載,第一次出醜是六月底,因肺部積水住進高雄市聖功醫院,醫生讓他吃一種強烈利尿劑,以便將肺部積水排出,他毫不知情,正在舉行聖祭時藥性發作。開始他強忍,讀經後褲子已尿溼一半,不得不去洗手間,地板上也⋯⋯
撒滿尿水。這是他晉鐸五十七年來,舉行彌撒時第一次發生這樣的糗事,「使我的尊嚴和顏面盡失,在修女和醫護人員面前,真感到無地自容。這是天主治療我虛榮心的開始」。

第二次是由高雄轉到台北耕莘醫院後發生。「因為兩天沒有大便,吃一些瀉藥,半夜藥性發作,便叫醒熟睡的男看護攙扶去入廁。剛進入化粧室,還未到馬桶前,糞便不自禁地撒在地板上。」當時男看護不小心踏上一堆糞便,滿腹不高興,一邊用水沖洗,一邊抱怨。 「他將我弄髒的睡衣脫下,讓我赤裸裸地坐在馬桶上,用水沖洗我兩腿上的糞便,同時如同大人訓斥小孩子一樣,教訓我這個九旬老翁:『離馬桶兩三步,你都忍不住!給我添這麼多麻煩!」單國璽寫道:「這時我感覺自己好似剛滿週歲的小孩子,無言以對。他的每句話猶如利刃,將我九十年養成的自尊、維護的榮譽、頭銜、地位、權威、尊嚴等一層層地剝掉了。」

但次日早晨,那位男看護還是畢恭畢敬地照顧他,好似不知夜間那件不愉快的事。「感謝天主利用那位男看護不但治癒了我心靈的宿疾,使我煥然一新,恢復了兒童的純樸、天真、謙卑...,也治療了從小養成的羞怯,絕對不要人看到自己赤身一絲不掛。自從那夜被脫去睡衣沖洗糞便以來,這種羞怯已完全消失。」 

第三次是兩星期前,他剛住進耶穌會頤福園內。因為腳水腫,早飯後,在不知情下,醫護人員給他吃一種強烈排尿劑,但那一天上午他必須去耕莘醫院接受放射性治療。一個排尿器具都沒有準備。途中藥性發作,強忍了十分鐘,終於不能再忍下去,便尿溼了半條褲子和輪椅坐墊。到了醫院後要排隊入廁時,又有尿液排出,褲子更溼。就這樣上了腫瘤科放射台,醫護和技術人員看得很清楚...」。

「這時的我,連最後一點尊嚴也喪失了。其實九旬病翁一生累積的榮譽、地位、敬愛...等,對於牧靈、福傳、拯救人靈、愈顯主榮,雖然有了不少助益,但有時,至少在下意識裡,讓他自滿,洋洋得意,有時甚至成了他追求的目標。」這些「愈顯主榮」的墊腳石,反而成了他親近「掏空自己」一絲不掛懸在十字架之耶穌的「絆腳石。」

【對待生病中的人,親屬都未必會顧及患者的感受,何況是只有僱傭關係的看謢?
我小弟曾說,病人是沒有尊嚴的,他也曾大病過一場,從手術台、加護病房,到回家靜養,躺在病床上的無力感,想必深刻,才會有這麼的一番話。當一個人生活瑣事不能自理時,談尊嚴,真的是太沈重!

祝福你所愛的人

在奧勒岡州的波特蘭有一位牧師 和他的太太。他們有個兒子,這兒子帶給他們許多煩惱。不只如此,這兒子離家出走、斷絕音訊三、四年了。

牧師於是找了一位諮商師,把他心中的苦楚告訴對方。

這名諮商師看著他說:「你已經咒詛兒子多久了?」
這牧師很訝異,他說:「你說我在咒詛兒子,這是什麼意思?」

諮商師回答說:「所謂咒詛的意思就是,說另一個人的不是。剛才你所說的,都在告訴我有關你兒子的不是。你這樣咒詛兒子多久了呢?

這位牧師低著頭,說:「是的,他一出生我就咒詛他到現在,對他,我從來都不曾說一句好話。」⋯⋯

諮商師說:「結果是無效的,對吧?」
牧師回答:「是的。」

於是諮商師說:「我要挑戰你和你妻子,在接下來的兩個月當你們想到這兒子時,要祝福他,而不是想到他的不好。當你們說起兒子時,我要你們記得他好的一面,說他的好話。」

牧師回家後,把這事告訴太太,他們同意這諮商師的意見,也願意這麼做。當他們談起兒子時,他們嘗試記得兒子的優點。他們每天都持續這麼做。

大約過了第十天,牧師正在書房念書,電話響了。
是的,電話的另一端竟是這位兒子。

兒子說:「爸爸,我真的不確定為何我會打電話給你,我只想告訴你過去一個星期,我一直想到你和媽媽,還有我們的家人,所以我只想打電話給你,看看你們好不好。」

這位父親說:「兒子啊!我真的很高興你打電話來。」

他們在電話中聊了幾分鐘,然後父親問:「我不知道你心裡怎麼想,但週六要不要一起吃午餐?」兒子欣然答應。

週末午餐時間,這對父子見面了。這位兒子穿著很破舊的衣服,留著一頭又亂又長的頭髮。過去,父親肯定會嚴厲苛責兒子,然而這次,父親以接納的態度面對兒子,在心裡祝福他。他問兒子問題後,他就聽兒子的回答。兒子說到一些對的地方,他也給予肯定。

午餐約會快結束時,兒子望著父親說:「爸爸!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不過我很享受和你在一起的這段時間。」

父親回應說:「兒子,我也很享受和你在一起啊!」

兒子說:「嗯!爸爸,我想今晚在家裡過夜好嗎?就今晚而已,我想看看媽媽和家人,還有我那張舊舊的床。」
父親說:「當然可以啊!我們很高興你能和我們在一起。」

那一整天,父親心裡驚覺當他停止咒詛兒子,而以祝福代之時,情況就有了極大的改變。那天晚上,當兒子躺在他自己的床上時,父親來到兒子房間,坐下來對兒子說:「孩子,過去麼多年來我對你很不好,你願意原諒我嗎?」

兒子說:「爸爸,我當然原諒你啊!」

然後他就抱著父親,他們的關係從此開始和好。

‧然而這和好的關係真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是從這對父母開始為兒子祝福時開始的。
我不是很理解這是什麼原因,但當我們願意祝福他人而不再咒詛他們時,上天也會看重我們的祝福。
我們種的是什麼就收成什麼。

如果我們撒下咒詛的種子,我們就收咒詛;若我們撒下祝福的種子,我們的收成就是祝福。
更多

鍋具的選擇

為了您和所愛的人 請閱讀以下訊息
鍋具的選擇—儘量選擇有信譽的品牌。
(林杰樑醫師及譚敦慈護理師撰寫)
不沾鍋、鋁鍋、不鏽鋼鍋如何選擇及安全應用。
1、 不沾鍋有使用期限。
A、 冷鍋、冷油(不乾燒、不大火)。
B、 食物若粘鍋、燒焦則不能再使用。
C、 不油炸、不爆炒、不使用酸性調味料。

2、 鋁鍋選擇銀白光為鋁錳合金較穩定安全。
A、 不加酸鹼調味料⋯⋯

B、 不能熬煮中藥。

3、 不鏽鋼鍋:
A、 要具有重量。
B、 使用後不能有生銹 發黑情形。
C、 必須選擇有鋼材編號 如下:
304 18/8 18%鉻+8%鎳 (耐酸鹼及熱)
316 18/10 18%鉻+10%鎳(耐酸鹼及熱)

D、 買回來的新鍋可以麵糰清除黑油,再加水煮沸並以清潔劑洗淨。
為了您和所愛的人 請閱讀此訊息
wifi 居然能殺死植物

五個來自丹麥的初中女生,做了一項震驚整個科學界的實驗。如果你知道了這個實驗結果一定會大吃一驚,或許你就不會天天開著你的WiFi 睡覺了。

她們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發現,如果晚上不關手機,並且將手機放在離自己很近的位置睡覺,那麼第二天早上就無法集中精神上課。這讓她們懷疑手機輻射會對人體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導致睡眠質量下降。她們因此決定進行測試,然而非常遺憾的是校方丹麥亞勒魯普學校沒有相關的設備,無法進行該實驗,所以她們隻有將研究方向轉向手機輻射對⋯⋯
植物生長方面的實驗。她們在一個房間裡放置了兩台路由器,不間斷的運行,而另一個房間則遠離WiFi信號,唯一相同的是兩個房間裡都有六個培養皿,裡面放著水芹和豌豆種子。

在經過12天的實驗時間后,女孩們通過不斷觀察並記錄他們的生長情況,發現結果非常的驚人——兩個房間的種子差別很大。在沒有路由器的房間裡,種子經過12天的時間都萌芽並且茁壯的生長,而在有路由器的房間裡,水芹和豌豆的種子不僅沒有生長,甚至大多數都死了!這個實驗不僅讓五位女孩獲得了該地區的最高科學類獎項,還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興趣,紛紛表示了對這個實驗結果的興趣。

這樣的一個實驗結果,或許會讓不少24小時開機的商務人士開始犯愁了。
公司不准關機,但是不關機又會對自己造成嚴重的身體傷害,如何是好呢?筆者認為晚上的時候可以將手機放置到離臥室最遠的客廳,遠離輻射源,就能避免更多的傷害,而且晚上周圍環境都很安靜,所以也不並擔心聽不到鈴聲漏接電話。

朋友們接力轉吧!為自己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