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正念擁抱恐懼

無懼 人生充滿美好的時刻,也充滿困難的時刻。許多人儘管生活幸福美滿,但喜樂的背後卻隱藏著恐懼。我們害怕有一天幸福會消逝、想要的得不到、所愛的會失去,又或者害怕會不安全。通常我們最大的恐懼,就是知道終有一天我們的身體會停止運作。因此,即使生命中有很多讓我們幸福的條件,我們卻沒有全然的喜樂。

  我們以為,想要得到幸福,就要推開或漠視心中的恐懼。因此,每當想起那些讓我們害怕的東西,我們就會不安,就想要把恐懼推開。「噢!不,我不要想起這些。」試圖漠視恐懼,但恐懼依舊在我們心裡。

  要止息心中的恐懼,達到真正的快樂,唯一的方法就是覺察恐懼並深觀恐懼的根源。不用逃避恐懼,而是要覺察它,深刻清晰地觀察它。

  我們害怕周邊那些無法掌控的事物,也擔憂有一天會生病、衰老,或者失去最珍愛的東西。我們想緊緊抓住自己的心愛之物――地位、財產或者愛人。然而,抓住這些東西並不能息滅內心的恐懼。終有一天我們只⋯⋯
能放下,我們無法把這些東西帶走。

  我們可能會想,如果不去關注恐懼,恐懼就會離開。但如果我們將擔憂和焦慮埋藏在心裡,它們會繼續影響我們,令我們的憂傷不斷加深。人們都害怕無能為力的感覺,但其實我們都有深入觀察並看清恐懼的能力。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免於被恐懼操控,才能有能力去轉化它。正念修習,是讓我們全然活在當下的一種修習方法。正念賦予我們直面恐懼的勇氣,使我們不再為恐懼所拉扯。修習正念,就是讓我們去深入地觀察,去接觸萬物相即的本性,去覺察我們從未失去過什麼。

  越南戰爭時,有一天,我在越南一個空置的空軍機場裡等飛機。我要去越南北部了解那兒的水災情況,並參與救援工作。當時的災情已經非常危急,所以我只能乘坐軍用飛機去那裡,而這種飛機通常是用來運輸毛毯或衣物這類物品的。我獨自坐在機場裡等待下一班飛機,這時一位美國軍官走過來,他也在等他的飛機。那是戰爭時期,只有我們兩個人在飛機場。我看了看他,一位年青的美國軍官。突然間,我心中充滿了對他的憐憫。為什麼他要來這裡殺人,又或者要被别人殺死呢?出於悲憫和同情,我對他說:「你一定非常害怕越共吧。」越共就是越南的共產黨游擊隊。很不幸,我的話太不善巧了,竟然澆灌了他心中恐懼的種子。他立即用手按著槍質問我:「你是越共?

  美國軍人來到越南前都接受過訓練,他們相信所有越南人都有可能是越共,恐懼盤踞在每一個士兵的心裡。不論是小孩還是僧人,人人都可能是游擊隊。這種訓練讓他們變得草木皆兵,覺得到處都是敵人。我本想對他表達憐憫,但他一聽到越共這兩個字就被恐懼淹沒了,手就開始去拔槍。

  我知道自己必須保持平靜。於是我修習深呼吸,然後對他說:「不,我不是。我在等去峴港的飛機,去了解那兒水災的情況,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忙的。」我的心中充滿了對他的憐憫,透過我的聲音也流露了出來。我們開始談話,我向他表明我的態度,就我看來,這場戰爭造成了太多的受害者,不僅越南人,也有美國人。他平靜了下來,我們又繼續交談。我安全了,因為我保持了足夠的平靜清醒。如果當時我因為恐懼而顯得戰戰兢兢,那麼他也可能出於恐懼而殺死我。因此,不要以為危險只會來自於外部,它可能是由心而生的。如果我們缺乏覺察,沒有深入看清恐懼,就有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和意外。

  人人都經歷過恐懼,但如果我們能夠深觀恐懼,就能脫離恐懼的操縱,從而感受到喜樂。恐懼令我們時時刻刻想著過去,擔憂未來。如果我們可以坦承心中的恐懼,就會認識到,在這一刻我們是安全的。今天,此時此刻,我們仍活著,有著強壯健康的身體,雙眼看得見美麗的天空,雙耳聽得到愛人的聲音。

  要想看清楚恐懼,第一步是不帶任何判斷地覺察它。溫柔地覺知心中的恐懼,已足以令你釋懷。當恐懼平靜下來,我們輕輕地擁抱它,深觀它的根源。要了解焦慮和恐懼從何而來,然後我們才能放下。心中的恐懼,究竟是來自現時的處境,還是來自於往昔?是我們小時候經歷過的恐懼還一直藏在心裡嗎?我們修習面對心中一切的恐懼,同時亦覺知我們仍活著,還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去珍惜和享受。不再忙著壓抑和控制恐懼,我們才能享受陽光、空氣和霧水。深觀恐懼,看清楚它,你將能真正地活出生命。

  人們最大的恐懼,莫過於害怕死後會化為烏有。要想實實在在地從恐懼中解脫,就必須如實觀照,看到我們不生不滅的本性。我們必須擺脱某些意念的束縛,即我們就是這個身體,而這個身體將會死去。要理解我們並不只是這個身體,我們並非無所從來,亦非無所從去,如此,心中的恐懼自然就能止息。

  佛陀出生在人間,他知道什麼是恐懼,但因為他每天修習正念,深觀恐懼,所以遇到未知的事情也能安然面對。曾經有這樣的一件事,一天佛陀在林中漫步,碰到了央掘摩羅,一個惡名昭彰的連環殺人凶手。央掘摩羅叫佛陀停下,但佛陀依然安詳地慢慢走路。央掘摩羅追上佛陀,責問他為什麼不停下來。佛陀回答道:「央掘摩羅,許久以前我已停下,仍未停下的是你。」佛陀繼續解釋說:「我已停下,我不會做令眾生痛苦的任何事情。眾生都希望生而害怕死。我們要培養慈悲心,保護眾生的生命。」央掘摩羅非常震驚,他請佛陀繼續解釋。當他和佛陀的談話結束時,央掘摩羅便發誓從此不再作惡,並決定出家為僧。

  為何佛陀能面對殺人犯而保持如此的祥和平靜呢?這可能是個極端的例子,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以某種方式面對恐懼。在日常生活中修習正念,對我們有莫大的幫助。從修習呼吸、覺知呼吸開始,我們會有能力面對一切。

  無畏無懼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最終的喜樂。無所畏懼,你就自由了。如果有一天我在飛機上,飛行員突然宣布說飛機即將墜毀,這時候我會修習正念呼吸。聽到任何壞消息,我希望你也能這樣做。但是,不要等到危急時才開始修習正念的生活和心中苦痛的轉化。沒有人能給予你無畏。即便是佛陀坐在你身邊也無法做到,你必須要自己修行,親自證悟。如果你養成了正念生活的習慣,遇到困難時,你會懂得如何處理。

摘自用正念擁抱恐懼Fear: Essential Wisdom for Getting Through the Storm 作者:一行禪師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更多
你也能這樣做。但是,不要等到危急時才開始修習正念的生活和心中苦痛的轉化。沒有人能給予你無畏。即便是佛陀坐在你身邊也無法做到,你必須要自己修行,親自證悟。如果你養成了正念生活的習慣,遇到困難時,你會懂得如何處理。

摘自用正念擁抱恐懼Fear: Essential Wisdom for Getting Through the Storm 作者:一行禪師
出版社:商周出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