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有一個極度古老的靜心方法,即使到現在,西藏仍有些僧院在使用這些方法.這個靜心就是根據我所告訴你的這個事實.他們的教導是:有時候你就是讓自己消失.坐在花園裡,你開始覺得自己正在消失.然後看一看當你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當你不在,當你變得完全透明時,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就是花幾秒鐘的時間,試著不存在.
    就好像你不在一樣地待在你自己的家裡.這會有莫大的平靜與寧靜,存在著就好像你從未存在一樣
這是一個很美的靜心,一天二十四個小時裡,你可以試這個靜心很多次.即使半秒鐘也好;當你開始越來越警覺到這個事實:沒有你這個世界仍好好的持續著.在這之後你就能開始去學習你存在裡,已經被你忽略好幾輩子的另一部分,那就是接受性的模式.你就只是允許事情發生,你成為一扇門.即使沒有你,事情仍然持續地發生.
 成為一根浮木,成為原木一樣的在河面上漂浮,讓它帶領著你;你不做任何努力.整個佛教的態度都屬於這種接收性的模式.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看到佛陀靜坐在樹下.祂所有的
形象都是坐著,無為的坐著.什麼都不做.
一個人只能在接收性的模式下體悟到神性.
摘自 自由 麥田出版 奧修著



如何讓自己變得整合?


你已經是整合的.我指的不是外圍--外圍有太多的騷動.向內移動,而你越是深入時,你越會發現自己是整合的.然後當你到達某個點,在你存在最深處的聖壇裡,在那裡你會發現自己是一個整體,絕對的完整.所以問題在於探索.
要如何探索?
我給你一個技巧.非常簡單的技巧,只做你享受的事.如果你不享受某事,你就不做它. 試試看--因為享受只會來自你的中心.如果你進行某件事而你享受它,你會開始再度和你的中心有所連結.如果你做的是你不享受的事,你會失去和你內在中心的連結. 喜悅來自你的中心,所以讓這成為你的標準,對他感到狂熱.當你在街上走時;突然間你發現你不享受這樣的行走.那就停止.結束.
每當你享受時,你就是歸於中心的.享受是回歸中心後所發出的聲音,每當你不享受時 你就脫離了中心.透過你自己的經驗,你會發現你是如何錯過你自己的.你做著
你不享受的事,而仍持續進行著.你被要求做這些事,你只是在履行義務.
人們甚至摧毀了像愛這美好的事,你回到家親吻妻子,只因你必須這樣做,親吻是必要的.這時,像親吻這美好的事,就這樣摧毀了.慢慢的,你會持續毫不享受的親吻妻子,你會逐漸忘掉親吻另一個人的喜悅.
當你是溫暖的,當你是流動的 融化的,當你在愛裡 在喜悅裡 在舞蹈裡 在歡欣裡的時候,你的中心是敞開的.當你的能量變得越來越流動.讓它流動,讓它跟其他在你周圍的能量有所交流.然後你很快就會看到,問題不在於如何變得整合,問題在於你忘了如何去流動.在一股流動的能量裡,突然間,你已經是整合的了,這種整合有時會意外的發生,但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
摘自 自由 麥田出版 奧修著



找一個真的朋友
是那種會帶給人利益的朋友
能為了上帝助人行善或為了平撫你的靈魂
尋找一顆純粹的心 將你從憎恨的黑暗中拯救出來
-魯米
Seek a true friend,
for a friend seeks the benefit of a friend,
Do good to the people for the sake of God
or for the peace of your own soul
that you may always see what is pure
and save your heart from the darkness of hate.
Rumi
他的名字叫肯特齊思,他在高 中時寫過下過十條戒律,而連他也沒想到這些他寫給自己的話居然在二十多年後,被寫在德蕾莎修女位在加爾各答的兒童之家的牆上。而且也成為了全美國警政署長會議中的一個宣言!肯特非常意外在他那麼年輕時寫下的話穿越了國界,影響了許多他不認識的人。
1.
人都是邏輯不通的、不講道理的、只顧自己的。但不管怎樣,還是要愛人。
2.
你做好事,別人說你為自己打算。但不管怎樣,還是要做好事。
3.
你成功後會獲得假朋友跟真敵人。但不管怎樣,還是要成功。
4.
你今天所做的好事,明天別人就忘了。但不管怎樣,還是要行善。
5.
誠實與坦率待人,常使你受到傷害。但不管怎樣,還是要誠實坦率。
6.
眼光遠大的人會被心胸狹窄的小人打擊。但不管怎樣,還是要眼光遠大。
7.
人都會同情弱者,可是只追隨贏家。但不管怎樣,要記得為弱者奮鬥。
8.
你多年建立起來的東西很可能毀於一旦。但不管怎樣,還是要建設。
9.
別人急需幫助,你幫了以後竟還被他攻擊。但不管怎樣,還是要助人。
10.
你把最好的自己獻給世界,卻大大受挫。但不管怎樣,還是要獻上最好的自己。

愛的時候你真正的愛,全然的去愛,恨的時候,你真實的去恨,全然的去恨.你會發現其中的美,它的美就在全然中.
你的生命之流在這兩岸之中移動,當你越來越了解生命的數學運算,就不會再認為恨是愛的對立.它們是互補的,它們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因為你不曾愛過,所以你害怕恨.你害怕是因為你的愛不夠強壯,恨有可能摧毀愛.你無法很肯定你是不是能夠去愛,那就是為什麼你害怕恨與憤怒.你知道他可能完全摧毀整間房子,你不確定這房子是否只是個想像的房子.如果是想像的,恨會摧毀它.如果是真的,恨會使它更強壯,暴風雨過後就是寧靜,恨過以後,情侶再度更新自己掉入彼此完全的新意裡,彷彿是第一次相遇.
恨不會摧毀愛,只會摧毀愛的陳腐.它是一種清理,你了解了就會感謝它.如果你也能感謝恨,你就真的了解了.那麼沒有任何東西能摧毀你的愛,你第一次能真正根植於大地, 變得更有力量 更豐富.
沒有憤怒的慈悲不會有生命力,對立帶來韌度張力.如果你的慈悲能超越憤怒,憤怒的溫度越高,慈悲的韌度與強度就會越大.
佛陀慈悲為懷,他是一個武士.他來自貴族血統的武士階級,他一定經歷過非常憤怒的人生,然後突然變成慈悲.
所有主張非暴力的偉大導師都來自武士的血脈,只有曾經活在火之中的武士,才會產生如此強烈的慈悲,或是變成慈悲.
如果你內心的這些極端在對抗,不要選擇,容許他們並存.不要說:”我只要慈悲,不要憤怒.我只要愛,不要恨.”
擁有一顆敞開的心,讓這兩者都存在.不需要在他們之間製造對抗;沒有對抗.對抗來自你的頭腦 你的學習 你的制約和教養.兩者都需要,兩者給你一雙翅膀,唯有如此,你才能夠飛翔.


摘自愛 麥田出版

創造力的驅使是否只是另一種我們無法安靜的坐著、不作任何事的表現方式?

  有兩種創造力。一個就是你所說的--一種逃避,因為不作任何事和靜靜的坐著很困難。整個世界都是工作狂般的,然後繼續把每個人逼瘋:「做這個!做那個!不要浪費時間!」所以你整個頭腦都被設計用來有效率地工作。你自然無法靜靜的坐著,你必須做些事。用一些創作的方式來表現:音樂,詩歌,雕刻,但這不是真正的創造力。
  真正的創造力來自於靜靜的坐著。當你是如此全然的安靜,沒有任何思想,你的存在的海洋沒有任何波浪,一種不同的創造力會從這個寧靜中出現。
  前者我只能稱為創作,後者才是真正的創造力。它們看起來很像,而且有時候創作者會比有創造力的人作得更好。但是創作者永遠不會是原創的,他總是在抄襲。只有創造者會是原創的,打破進入存在神秘的新入口。
  葛吉夫對此有一個深入的見解,他把前者稱為主觀創造力;它是頭腦趨向的。後者他稱為真正的客觀創造力。
  下令興建泰姬瑪哈陵的皇帝,召喚全世界的蘇菲徒--不是建築師,而是蘇菲神秘家--提供興建泰姬瑪哈陵的建議。它是用來當作一個靜心的標的。在滿月的晚上,如果你安靜的坐在泰姬瑪哈陵旁邊,你會開始變得寧靜。泰姬瑪哈陵的形狀在你裡面創造出一種品質,如同對金字塔的發現一樣--那個形狀可以保存生命。它可以降低所有對生命不好的影響。
  後來科學家開始觀察金字塔的形狀--一定和金字塔的形狀有些關係。現在他們替靜心者蓋金字塔,小的鋁製金字塔。你坐在裡面,你會突然感覺你是更有活力的,你會突然發現更多的寧靜。
  我們將會為靜心者在附近興建金字塔形狀的新場所。每個待在裡面的人會感覺更有精神。科學家無法相信;他們自己發現在金字塔裡面比在外面更有活力。某件事發生了:原因是金字塔的形狀。
  那些金字塔是埃及神秘家根據亞特蘭提斯大陸上的古老經文所創造,亞特蘭提斯大陸因為天災或人類的愚蠢而沉沒。但是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他們保存從失落的大陸--穆大陸和亞特蘭提斯大陸取得的每個有價值的東西。亞歷山大港的圖書館非常大--也許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裡面有金字塔的所有技術和知識,為什麼那個特別的形狀使人更有精神。
  金字塔可以被稱為真正的創造力,但我們所謂的畫家和音樂家對靜心一無所知。只是不停的忙碌著,作些事就是了,因為社會不想讓你靜靜的坐著。
  所以如果你的創造力來自你的寧靜,來自你的禪,來自你的靜心,那它就是真實的,原創的。如果它只是因為一件工作而發生,因為你有失落感,沒事作--一個漫長的假日,所以你開始作某些事……那不是來自你的寧靜,那是來自你瘋狂的頭腦。
  每個來自你的寧靜的事物都有一個美,一個真實,一個可信賴性。而來自頭腦的只是一個副本。對於無知的人,無論它再怎麼美,也無法說它是一個創造力的現象。
  如果你不需要作任何事,那是最偉大的時刻。不要作任何事。保持寧靜。只做必須做的事。這樣很多沒有意義的事會停止運作,然後你就有更多能量探索內在。奧修著


為什麼新的一代有這樣的問題給父母?

因為新的一代是更聰明的。聰明帶來問題。是很自然的,新的一代應該更聰明。這就是進化如何發生的。
每個孩子都應該比父母更聰明──但這帶來麻煩,因為就是那些聰明冒犯了父母。父母想要假裝他们無所不知。在過去是容易假裝的,因為沒有其他辦法傳授知識給孩子,都是由父母口頭傳授。
年齡通常是被尊敬的:古時候越老的人越有智慧,當然,因為他們的經歷。但是現在知識已經爆炸。孩子會學會一些東西是父母不知道的,當孩子回家,他怎麼會感受到任何敬畏?他比父親知道的多,他比父親知道的更新,父親似乎是過時的。
這是一個問題,未來這將會越來越多,因為我們仍停留在老舊的期望中,我們仍然希望孩子尊重父母,在過去,孩子時常尊重他們──但整個情勢已經改變了。你現在必須學習新的東西:開始尊重孩子。現在,新的要比舊的更被尊重。開始從孩子身上學習,因為他們比你知道更多。
他們不是真正的問題:你期待他們應該尊重你,他們應該尊重你就如孩子總是尊重他們的父母──這是不可能的。你應該開始尊重他們,尊重新的。年齡本身不再有任何被尊重的理由。智慧、覺悟應該受到尊重。如果你尊重你的孩子,他們就會尊敬你。只有你尊重你的孩子,他們才會尊重你。舊的方式是你持續羞辱孩子,你持續以各種方式侮辱他們,而要他們必須尊敬你──現在這不再是可能的。
摘自奧修談蘇菲大師卡比爾 奧修著 麥田出版
中國的皇帝想找一個最有智慧的人擔任朝廷的最高法官,有人向他建議老子,這項建議很得當,獲得朝廷的一致同意,於是皇帝召見了老子.
老子騎著牛進宮,皇帝問老子:”我想請你當朝廷的最高法官.”
老子說:”你找錯人了.”
皇帝說:”為什麼?”
因為老子說我會完全公正 絕不偏袒.”
皇帝說: “這就是最高法官的職責,所以就別拒絕了!”
老子說:”!但時間不會太久--也許一天就夠了
事情真如老子所言,果真一天就結束了.首件案子是一樁竊案,中國最有錢的富豪遭竊了,是一個連皇帝都向他借過錢的富豪.老子瞭解案情的經過後便宣判:”遭竊的富豪和小偷各坐牢六個月.”
那位富豪說:什麼?!你竟判我這個受害者坐牢?
老子說:”我已盡可能深入整個狀況.小偷只是從犯,你才是主犯,你積攢了整個首都
的財富,剝削了無數人的財產,即使小偷沒偷你的錢,你也有罪,我不會把這可憐的人當成小偷,他只是拿了一點自己應得的錢而已.但你卻是不折不扣的吸收血鬼 寄生蟲!”
那位富豪說:”我要在入獄前見皇上一面.”
隨後他覲見了皇上,並告訴黃帝:”你聽好,這個人簡直不可理喻,太危險了.他竟然要把我關六個月!”
皇帝說:”你是說你被判了罪嗎?可是你又沒犯法.”
他說:”我也跟他說了,但他竟說:”你一直在剝削窮人的財產,你要他們怎麼活下去?
似乎除了偷就沒有別的法子了!”而且他還說我是主犯,小偷只是從犯.我警告你,
如果我入獄,那你也會入獄,因為你殺了那麼多人,強暴了那麼多女人,還把全國各地的美女押入宮,所以你一定要立刻將他撤換掉.
皇帝知道之後說:”難怪他說情況頂多維持一天,我看連一天都撐不了,才頭一個案子 就搞成這樣.
於是老子恢復了自由身,皇帝對他說:你說得沒錯,還是騎著你的牛,雲遊去吧!

摘自與先哲奇人相遇 奧修著 生命潛能出版
往內走,別因恐懼的驅使而走,是愛才使你往內走.    --魯米
!我的朋友,我鍾愛的,我探索自己 找尋自己,但卻發生了奇怪的事,我並沒有找到自己,反而像是海洋落入露珠.                                    ---比卡兒

無知關起了鐵門,但是愛開啟了他們.                            ---比卡兒
成長是痛苦的,當你決定要成長,你必須面對所有你曾壓抑過的痛苦.
到目前為止地球上還沒有哪一個存在過的社會不壓抑痛苦.
痛苦與快樂是生命的兩個本質,只要你避免快樂,就不可能有極大的痛苦.但你就會像個活死人,你不算活過.
當你越深入痛苦,就越有能力深入快樂.如果你能進入痛苦的極致,就能觸及天堂.
如果你能笑著死去,才能證明你曾笑著活過.你能夠笑著死去嗎?那麼你是個成熟的人,如果你哭著死,表示你一直在逃避死亡,也表示你一直帶著所有的痛苦在逃避生命.
成長會痛苦是因你錯誤的制約,你被教導不要長大.
記住,只有一樣東西能幫你,那就是覺知--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如果你不接受生命與愛就是不斷的起伏,成長只會痛苦.
這就是我說的靜心.靜心就是你清空一切舊有的,被教導的 受制約的事.然後你有所領悟.或者該說:你有一個新領悟誕生.但你必須經歷許多痛苦,因為你活在一個特定的文化裡,你已是這文化的一部份.那就是為什麼成長是痛苦的,因為文化試圖不讓你成長.
心理學家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都察覺到一個奇怪的事實.人的心智年齡不超過十二或十三歲.連一個七十歲的人心智年齡也停留在十至十三歲之間,沒有任何一個社會允許成熟的心智.為什麼?因為成熟的心智對社會是危險的;他們不易被控制.他們對社會造成危險,因為他們會看到一切不斷以文化 社會及國家利益為名的愚蠢行為.
  地球是一個整體,而人類卻四分五裂.如果國家消失了,人類所有的問題就會解決.事實上本來就沒問題,根本的問題是製造出國界.本來現代科技能滿足世界上所有的人,沒人會挨餓.但是不可能,因為這些疆界不允許這情況發生.
 一個成熟的人看得出這些愚蠢行為,一個成熟的人一眼就可以看穿它.一個成熟的人無法將自己貶為奴隸.
  掌握你自己的存在,面對你的痛苦,丟掉所有的束縛,唯有從所有的束縛中解脫,你才能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

摘自愛 奧修著 麥田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