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將來新文章 將都會先在
http://www.facebook.com/HealingLove
發表 歡迎點閱 謝謝
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
按彼此需要做更有效的”愛的存款”
摘自傾聽就是愛
黃維仁著 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家
給男人的建議是:
1.學習在溝通上進行存款。
男人要記得:傾聽就是愛,瞭解中有醫治。不要急著給女人建 議,而要專心傾聽他說的話,如果懂得跟女人分享情緒跟感受,他們會感覺彼此很親近。而真心的說讚美、感謝的話,可以讓女性感受到你的愛。
2 要從小處著手: 在繁忙的工作中能記得打電話問候關心她
3 常常擁抱你所愛的人
4 當女人疲累時 主動幫她做一些家事 或倒杯咖啡給他
給女人的建議是:
1 常常讚美、鼓勵男人。
2 學習多接納他而不要一天到晚挑剔他、想改變他。
3 男人也喜歡被擁抱、親吻。
4 食色性也。
做一些他愛吃的東西可以捉住他的心。對男人來講,性是非常大的需要,他們大部分是透過性來感受到愛。
摘自傾聽就是愛
黃維仁著 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家
給男人的建議是:
1.學習在溝通上進行存款。
男人要記得:傾聽就是愛,瞭解中有醫治。不要急著給女人建 議,而要專心傾聽他說的話,如果懂得跟女人分享情緒跟感受,他們會感覺彼此很親近。而真心的說讚美、感謝的話,可以讓女性感受到你的愛。
2 要從小處著手: 在繁忙的工作中能記得打電話問候關心她
3 常常擁抱你所愛的人
4 當女人疲累時 主動幫她做一些家事 或倒杯咖啡給他
給女人的建議是:
1 常常讚美、鼓勵男人。
2 學習多接納他而不要一天到晚挑剔他、想改變他。
3 男人也喜歡被擁抱、親吻。
4 食色性也。
做一些他愛吃的東西可以捉住他的心。對男人來講,性是非常大的需要,他們大部分是透過性來感受到愛。
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愛的宣言
擇自『生命的真正力量』,橡樹林出版 作者 一行禪師
懂得傾聽自己你看見了自己心中的真與美之後,就能看見所愛的人心中的真與美。愛就是陪伴支持所愛的人,並重視對方的陪伴支持。全心全意陪伴所愛的人,並珍惜對方的寶貴,就是實踐真愛。要真正陪伴支持對方,就得先陪伴支持自己。你有沒有時間陪伴支持自己呢?你有沒有時間專心喝一杯茶、專心吃一顆柳橙、專心吸一口氣、專心呼一口氣?你有沒有時間專心走路,暫時拋開工作上的事情?
如果不瞭解自己,不能接納自己,就不可能瞭解並接納別人。正念練習可以幫助你觸及內心深處,從而瞭解自身的痛苦、困難和最深處的響往。
首先,你自己可能就有缺乏溝通的情形,你的身體和意識一直在對你傳達許多訊息,但你可能沒有時間傾聽;你的肝臟可能承受很大的壓力,但你還是繼續喝;你的身體可能在懇求你慢下來,或休息一天,但你一直逼迫身體更努力的工作。
你可能沒有陪伴支持自己的身體,不夠在乎自己的身體,或者不懂得傾聽身體的聲音。你的意識裡可能有一些痛苦,但你不懂得傾聽意識的聲音。愛意溝通的第一步就是回歸自身,透過正念呼吸,踏上回歸自身的大道,觸及內心及周遭生活的喜悅、美好、奇妙。練習用心呼吸、走路、
做早餐,就可回歸當下自身,用心覺知自己的身體、感覺、看法,認清痛苦並加以轉化。
如果生出憤怒的情緒,就覺察這股憤怒;如果生出恐懼的情緒,就覺察這份恐懼。你要一直陪伴支持自己。「早安,我的小憤怒。我知道你在那裡,我會好好照顧你。」「午安,我的恐懼,你來了啊。我知道你一直都在,你是我的老友,我會花時間照顧你。」接著,練習正念走路、正念呼吸,承認恐懼或憤怒的存在,安撫它們。
瞭解自己、愛自己,是瞭解別人、愛別人的基礎。第一步就是要回歸自身,照顧自己,瞭解自己,接納自己,對自己慈悲。
第一句愛的宣言你能給所愛的人最珍貴的禮物,不是金錢、權力或名聲,而是真正的陪伴。愛對方就是陪伴對方。如果不陪伴對方,又怎能愛對方呢?陪伴的品質十分重要,一定要待在對方身邊,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清新、愛意、理解。練習正念呼吸、正念走路,就能讓心神回到身體內,讓自己處在當下,全心全意,然後就能到所愛的人身邊,說出第一句愛的宣言:「親愛的,你知道,我在這裡陪伴支持你。」你什麼也不用帶,只要全心陪伴對方就可以了。多虧了正念練習所生出的理解與慈悲,你的陪伴可以讓對方獲得清新、滋養療癒的感覺。我認識一位十一歲的男孩提姆,他生日前一天,父親對他說:「明天是你的生日,你想要什麼,我買給你。」提姆聽了卻不高興,他知道父親有錢,什麼東西都能買給他,但是他什麼都不想要,也不需要更多的東西,他需要的東西只有一樣,卻很難得到,而這樣東西就是父親的陪伴。
提姆的父親很少在家,就算在家,心思也不在,他看似坐在家裡,但是只有身體在,思緒都沉浸在別的事情上。對提姆而言,這就好像沒有父親一樣。所以,提姆回答父親說:「爸爸,我要你,其他東西我都不想要,我只要你。」
父親能怎麼做呢?他知道兒子需要他真正的陪伴,於是開始練習正念分明地呼吸,先陪伴自己,以便能陪伴兒子。他趕不及在兒子生日時達到兒子的要求,但一個月後,他上樓去兒子的房間握住兒子的手,開口說:「兒子啊,現在我真的可以陪伴你了。」真正的陪伴是巿場裡買不到的,那是深厚的正念練習。「親愛的,我在這裡陪伴支持你。」這句愛的宣言,意義最深遠。這不只是口頭上的宣言,而是實踐。如果心不在焉,只是假裝陪伴對方,那麼對方是會知道的。唯有練習正念,才能創造出真正的陪伴。你所愛的人需要的是你真正的陪伴,而不是假裝的那種。「親愛的,我在這裡陪伴支持你。」當我們說出這句話時,就是認定了所愛的人珍貴存在。不認定對方的存在,就會好像對方根本不存在似的。要是沒有我們的專注與正念,對方就感受不到被愛的感覺。
第二句愛的宣言假設你在開車,所愛的人就坐在旁邊,近得可以碰觸到對方。如果你完全沉浸在工作、恐懼、憂慮、思緒裡,就會完全忽略對方的存在,你的心中沒有留下空間給對方,你孤立了對方。如果繼續用這種方式生活,對方的快樂很快就會逝去,因為對方覺得自己不被愛,覺得失去了你的關注和用心。由此可見,務必要不時的正念分明地呼吸,回歸自身,這樣就可以望著對方說:「親愛的,有你陪著我,我很快樂。」這是第二句愛的宣言,十分簡單明瞭。你用正念的能量擁抱所愛的人,而對方獲得正念能量的擁抱之後,也會十分快樂,猶如花朵般綻放。懂得正念呼吸與正念走路的技巧,就能在短短一兩分鐘後真正陪伴支持所愛的人。清晨,我從法國的住處走向禪堂時,是走一條種有許多樹木的小徑。當我經過這些樹木時,會抬頭看看滿月或半月。我有抬頭看月亮、對月亮微笑的習慣,我會說:「親愛的月亮,我知道你在那裡,我很快樂。」。這種練習也可以用在所愛的人身上。正念吸氣呼氣,露出微笑,神采奕奕,全神貫注,然後走到所愛的人身邊,望向對方的雙眼,說:「親愛的,你在這裡陪我,活得好好的,這件事讓我覺得很快樂。」這個動作可以認定所愛的人存在,做起來並不因難,只要先練習一下正
念呼吸、正念走路,人人都做得到。
第三句愛的宣言全心全意的陪伴,可能就會注意到所愛的人的聲音帶著一些痛苦或悲傷。正念可幫助我們瞭解所愛的人的狀況,在練習正念呼吸和正念走路之後,就能全神貫注,並說出第三句愛的宣言:「親愛的,我知道你在受苦,所以我在這裡陪伴支持你。」
擇自『生命的真正力量』,橡樹林出版 作者 一行禪師
懂得傾聽自己你看見了自己心中的真與美之後,就能看見所愛的人心中的真與美。愛就是陪伴支持所愛的人,並重視對方的陪伴支持。全心全意陪伴所愛的人,並珍惜對方的寶貴,就是實踐真愛。要真正陪伴支持對方,就得先陪伴支持自己。你有沒有時間陪伴支持自己呢?你有沒有時間專心喝一杯茶、專心吃一顆柳橙、專心吸一口氣、專心呼一口氣?你有沒有時間專心走路,暫時拋開工作上的事情?
如果不瞭解自己,不能接納自己,就不可能瞭解並接納別人。正念練習可以幫助你觸及內心深處,從而瞭解自身的痛苦、困難和最深處的響往。
首先,你自己可能就有缺乏溝通的情形,你的身體和意識一直在對你傳達許多訊息,但你可能沒有時間傾聽;你的肝臟可能承受很大的壓力,但你還是繼續喝;你的身體可能在懇求你慢下來,或休息一天,但你一直逼迫身體更努力的工作。
你可能沒有陪伴支持自己的身體,不夠在乎自己的身體,或者不懂得傾聽身體的聲音。你的意識裡可能有一些痛苦,但你不懂得傾聽意識的聲音。愛意溝通的第一步就是回歸自身,透過正念呼吸,踏上回歸自身的大道,觸及內心及周遭生活的喜悅、美好、奇妙。練習用心呼吸、走路、
做早餐,就可回歸當下自身,用心覺知自己的身體、感覺、看法,認清痛苦並加以轉化。
如果生出憤怒的情緒,就覺察這股憤怒;如果生出恐懼的情緒,就覺察這份恐懼。你要一直陪伴支持自己。「早安,我的小憤怒。我知道你在那裡,我會好好照顧你。」「午安,我的恐懼,你來了啊。我知道你一直都在,你是我的老友,我會花時間照顧你。」接著,練習正念走路、正念呼吸,承認恐懼或憤怒的存在,安撫它們。
瞭解自己、愛自己,是瞭解別人、愛別人的基礎。第一步就是要回歸自身,照顧自己,瞭解自己,接納自己,對自己慈悲。
第一句愛的宣言你能給所愛的人最珍貴的禮物,不是金錢、權力或名聲,而是真正的陪伴。愛對方就是陪伴對方。如果不陪伴對方,又怎能愛對方呢?陪伴的品質十分重要,一定要待在對方身邊,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清新、愛意、理解。練習正念呼吸、正念走路,就能讓心神回到身體內,讓自己處在當下,全心全意,然後就能到所愛的人身邊,說出第一句愛的宣言:「親愛的,你知道,我在這裡陪伴支持你。」你什麼也不用帶,只要全心陪伴對方就可以了。多虧了正念練習所生出的理解與慈悲,你的陪伴可以讓對方獲得清新、滋養療癒的感覺。我認識一位十一歲的男孩提姆,他生日前一天,父親對他說:「明天是你的生日,你想要什麼,我買給你。」提姆聽了卻不高興,他知道父親有錢,什麼東西都能買給他,但是他什麼都不想要,也不需要更多的東西,他需要的東西只有一樣,卻很難得到,而這樣東西就是父親的陪伴。
提姆的父親很少在家,就算在家,心思也不在,他看似坐在家裡,但是只有身體在,思緒都沉浸在別的事情上。對提姆而言,這就好像沒有父親一樣。所以,提姆回答父親說:「爸爸,我要你,其他東西我都不想要,我只要你。」
父親能怎麼做呢?他知道兒子需要他真正的陪伴,於是開始練習正念分明地呼吸,先陪伴自己,以便能陪伴兒子。他趕不及在兒子生日時達到兒子的要求,但一個月後,他上樓去兒子的房間握住兒子的手,開口說:「兒子啊,現在我真的可以陪伴你了。」真正的陪伴是巿場裡買不到的,那是深厚的正念練習。「親愛的,我在這裡陪伴支持你。」這句愛的宣言,意義最深遠。這不只是口頭上的宣言,而是實踐。如果心不在焉,只是假裝陪伴對方,那麼對方是會知道的。唯有練習正念,才能創造出真正的陪伴。你所愛的人需要的是你真正的陪伴,而不是假裝的那種。「親愛的,我在這裡陪伴支持你。」當我們說出這句話時,就是認定了所愛的人珍貴存在。不認定對方的存在,就會好像對方根本不存在似的。要是沒有我們的專注與正念,對方就感受不到被愛的感覺。
第二句愛的宣言假設你在開車,所愛的人就坐在旁邊,近得可以碰觸到對方。如果你完全沉浸在工作、恐懼、憂慮、思緒裡,就會完全忽略對方的存在,你的心中沒有留下空間給對方,你孤立了對方。如果繼續用這種方式生活,對方的快樂很快就會逝去,因為對方覺得自己不被愛,覺得失去了你的關注和用心。由此可見,務必要不時的正念分明地呼吸,回歸自身,這樣就可以望著對方說:「親愛的,有你陪著我,我很快樂。」這是第二句愛的宣言,十分簡單明瞭。你用正念的能量擁抱所愛的人,而對方獲得正念能量的擁抱之後,也會十分快樂,猶如花朵般綻放。懂得正念呼吸與正念走路的技巧,就能在短短一兩分鐘後真正陪伴支持所愛的人。清晨,我從法國的住處走向禪堂時,是走一條種有許多樹木的小徑。當我經過這些樹木時,會抬頭看看滿月或半月。我有抬頭看月亮、對月亮微笑的習慣,我會說:「親愛的月亮,我知道你在那裡,我很快樂。」。這種練習也可以用在所愛的人身上。正念吸氣呼氣,露出微笑,神采奕奕,全神貫注,然後走到所愛的人身邊,望向對方的雙眼,說:「親愛的,你在這裡陪我,活得好好的,這件事讓我覺得很快樂。」這個動作可以認定所愛的人存在,做起來並不因難,只要先練習一下正
念呼吸、正念走路,人人都做得到。
第三句愛的宣言全心全意的陪伴,可能就會注意到所愛的人的聲音帶著一些痛苦或悲傷。正念可幫助我們瞭解所愛的人的狀況,在練習正念呼吸和正念走路之後,就能全神貫注,並說出第三句愛的宣言:「親愛的,我知道你在受苦,所以我在這裡陪伴支持你。」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放掉舊模式
問題:我發現我依然在重複孩童時採用的模式。只要我的父母責備我,或說了任何一讓我覺得是負面的話,我就閉嘴逃開,安慰自己我不需要倚靠其他人,我可以獨自處理。現在,我開始看見了自己面對朋友時,也用同樣的方式在回應……
試著用背道而馳的方法,改掉頑固的老習慣。也就是說每當你覺得想把自己關起來的時候,就敞開你自己;假如你想出去,就不要出去;假如你想說話,就不要說話;如果你想停止和別人的爭論,就愈認真地去爭論到底。
每當一個會令你恐懼的狀況出現時,你可以有兩種做法:不是去吵,就是逃走。傳統國家的小孩通常沒辦法吵,要是美國的小孩,他們會吵翻天,必須逃走的反而是父母親!但是在傳統包袱沉重的國家,或重視傳統的家庭裏,小孩子沒有對抗的能力,唯一的方法是把自己關起來以做為保護,所以你學會了用逃走的方法。
為今之計是每當你想逃時,就待在那裏,表現出你的頑固,好好去幹一架。用一個月的時間去做相反的事,我們再來看看。當你可以辦到時,你將知道要如何丟掉或逃走,那兩者都必須被丟掉,因為只有到那時候,你才會是無懼的,因為兩者都是錯的,只是在其中一邊的你已經錯得太深,你需要另外一邊來平衡。
所以在一個月的時間內,不管是什麼事,你去做一名真正的戰士。你的感覺會非常棒,真的很棒!因為每當你逃避的時候,你的感覺會很糟糕,把自己關起來是懦弱的方式,要勇敢一點!然後我們才能丟掉兩者,因為勇敢的背後也是膽怯,當勇敢和怯懦兩者都消失時,你才變成無懼,去試試看!
如果你無法信任的話,你必須追溯到過去,在你的記憶裏好好挖掘,你必須回到過去,清理你腦中過去的一些印象。你過往堆積的垃圾必定像山一樣高,去清一清,好卸下過重的包袱。
做法的重點在這裏:你不只是記憶上回到過去,你重新活過它。把這個當成一項靜心,每天晚上的時候,給自己一小時的時間回到過去,試著去找到童年時期發生過的一切,能走得愈深愈好,因為我們藏住許多發生過的事,不讓它們浮到意識裏。讓它們浮到表面上來,讓自己每天都回到過去,你會走得愈來愈深。
一開始,你會記起直到四、五歲時的事情,然後你無法再前進,好像有一道萬里長城擋在前面。可是逐漸地,你會看出來你正愈走愈深,你可以回到兩、三歲的時候,有人可以回到他剛從子宮出來的時候,有人則走得更深一些,回到前世死亡的時候。
假如你能回到你剛出生的那個時間點上,而且再次活在那個片刻,那對於深層的傷痛會有幫助,你會感覺自己幾乎就像是再出生一次。或許你會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嘶喊,或許還會覺得快要窒息,就像嬰兒要出子宮前感覺快窒息一樣,那時候你是不能呼吸的。在歷經一陣悶氣之後,發出第一聲嘶喊,然後開始呼吸,打通呼吸道,肺部開始運作。你說不定會回溯到那個點上,然後你回來,再去,然後再回來。
每天晚上都做這個靜心,最少要花三到九個月;每一天,你都會覺得包袱卸下了一些,信任則同步產生。當過去清楚之後,你已看到所有發生的一切,於是你自由了。要訣在這裏:當你意識到你記憶中的任何事,你就能擺脫這件事,覺知會解放你,無意識會造成包袱,這樣一來信任就有可能。
你可以坐在椅子上,或任何你覺得舒服的姿勢坐著,接著雙手疊在你的大腿上,右手掌要放在左手掌的下面,這個位置很重要,因為右手和左腦相連,而恐懼是從左腦來的;左手和右腦相連,勇氣就是從右腦產生的。
左腦負責的是理智,而理智是一個膽小鬼,所以你不會看到有人是英勇與聰明兼具的,一個英勇的人不會是聰明的,他一定不會是理性的人。而右腦是直覺性強的……這些不只是象徵而已,在特定的相關姿勢下,會有不同的能量現象產生。
右手放在左手下方,兩隻拇指接觸之後,接下來你只要放鬆,眼睛合上,讓下巴自然鬆開,用嘴巴呼吸。不要用鼻子呼吸,開始用嘴巴呼吸,這樣你會很放鬆,當你不用鼻子呼吸時,頭腦的老模式就無法運作。以這新的呼吸方式,要形成一個新的習慣會很容易。
其次,當你不用鼻子呼吸時,你的頭腦就不會受到刺激,因空氣直接進入胸腔而不經過你的頭腦,不然頭腦會持續收到刺激與按摩,那就是我們透過鼻孔呼吸會不斷變化的原因。用一邊鼻孔呼吸會按摩其中一側的大腦,用另一邊鼻孔呼吸,另一側的大腦會被刺激,每隔四十分鐘就會換一次。
只要以這種姿勢坐著,用你的嘴巴呼吸。用嘴巴呼吸時,你的呼吸不會改變,你連續打坐一個小時,呼吸會一直保持一樣的頻率,你會維持在同一個狀態。若是用鼻子呼吸時,你就不會保持在同一個狀況,你也不知道自己的呼吸變了。
這樣的方式會創造出十分寧靜而且嶄新的一體感,你很放鬆,你的能量開始以新的方式流動。只要靜靜的坐至少四十分鐘,什麼事都不做,如果能坐一小時更有幫助。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先以四十分鐘開始,慢慢再增加到一小時,每天都去做。
不要錯過任何機會,不管什麼樣的機會來臨,去經歷。永遠選擇生命,永遠選擇去經驗,別退縮,別逃避,記得要去享受任何可以讓你揮灑創造力的機會。
摘自 勇氣 奧修著
問題:我發現我依然在重複孩童時採用的模式。只要我的父母責備我,或說了任何一讓我覺得是負面的話,我就閉嘴逃開,安慰自己我不需要倚靠其他人,我可以獨自處理。現在,我開始看見了自己面對朋友時,也用同樣的方式在回應……
試著用背道而馳的方法,改掉頑固的老習慣。也就是說每當你覺得想把自己關起來的時候,就敞開你自己;假如你想出去,就不要出去;假如你想說話,就不要說話;如果你想停止和別人的爭論,就愈認真地去爭論到底。
每當一個會令你恐懼的狀況出現時,你可以有兩種做法:不是去吵,就是逃走。傳統國家的小孩通常沒辦法吵,要是美國的小孩,他們會吵翻天,必須逃走的反而是父母親!但是在傳統包袱沉重的國家,或重視傳統的家庭裏,小孩子沒有對抗的能力,唯一的方法是把自己關起來以做為保護,所以你學會了用逃走的方法。
為今之計是每當你想逃時,就待在那裏,表現出你的頑固,好好去幹一架。用一個月的時間去做相反的事,我們再來看看。當你可以辦到時,你將知道要如何丟掉或逃走,那兩者都必須被丟掉,因為只有到那時候,你才會是無懼的,因為兩者都是錯的,只是在其中一邊的你已經錯得太深,你需要另外一邊來平衡。
所以在一個月的時間內,不管是什麼事,你去做一名真正的戰士。你的感覺會非常棒,真的很棒!因為每當你逃避的時候,你的感覺會很糟糕,把自己關起來是懦弱的方式,要勇敢一點!然後我們才能丟掉兩者,因為勇敢的背後也是膽怯,當勇敢和怯懦兩者都消失時,你才變成無懼,去試試看!
如果你無法信任的話,你必須追溯到過去,在你的記憶裏好好挖掘,你必須回到過去,清理你腦中過去的一些印象。你過往堆積的垃圾必定像山一樣高,去清一清,好卸下過重的包袱。
做法的重點在這裏:你不只是記憶上回到過去,你重新活過它。把這個當成一項靜心,每天晚上的時候,給自己一小時的時間回到過去,試著去找到童年時期發生過的一切,能走得愈深愈好,因為我們藏住許多發生過的事,不讓它們浮到意識裏。讓它們浮到表面上來,讓自己每天都回到過去,你會走得愈來愈深。
一開始,你會記起直到四、五歲時的事情,然後你無法再前進,好像有一道萬里長城擋在前面。可是逐漸地,你會看出來你正愈走愈深,你可以回到兩、三歲的時候,有人可以回到他剛從子宮出來的時候,有人則走得更深一些,回到前世死亡的時候。
假如你能回到你剛出生的那個時間點上,而且再次活在那個片刻,那對於深層的傷痛會有幫助,你會感覺自己幾乎就像是再出生一次。或許你會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嘶喊,或許還會覺得快要窒息,就像嬰兒要出子宮前感覺快窒息一樣,那時候你是不能呼吸的。在歷經一陣悶氣之後,發出第一聲嘶喊,然後開始呼吸,打通呼吸道,肺部開始運作。你說不定會回溯到那個點上,然後你回來,再去,然後再回來。
每天晚上都做這個靜心,最少要花三到九個月;每一天,你都會覺得包袱卸下了一些,信任則同步產生。當過去清楚之後,你已看到所有發生的一切,於是你自由了。要訣在這裏:當你意識到你記憶中的任何事,你就能擺脫這件事,覺知會解放你,無意識會造成包袱,這樣一來信任就有可能。
你可以坐在椅子上,或任何你覺得舒服的姿勢坐著,接著雙手疊在你的大腿上,右手掌要放在左手掌的下面,這個位置很重要,因為右手和左腦相連,而恐懼是從左腦來的;左手和右腦相連,勇氣就是從右腦產生的。
左腦負責的是理智,而理智是一個膽小鬼,所以你不會看到有人是英勇與聰明兼具的,一個英勇的人不會是聰明的,他一定不會是理性的人。而右腦是直覺性強的……這些不只是象徵而已,在特定的相關姿勢下,會有不同的能量現象產生。
右手放在左手下方,兩隻拇指接觸之後,接下來你只要放鬆,眼睛合上,讓下巴自然鬆開,用嘴巴呼吸。不要用鼻子呼吸,開始用嘴巴呼吸,這樣你會很放鬆,當你不用鼻子呼吸時,頭腦的老模式就無法運作。以這新的呼吸方式,要形成一個新的習慣會很容易。
其次,當你不用鼻子呼吸時,你的頭腦就不會受到刺激,因空氣直接進入胸腔而不經過你的頭腦,不然頭腦會持續收到刺激與按摩,那就是我們透過鼻孔呼吸會不斷變化的原因。用一邊鼻孔呼吸會按摩其中一側的大腦,用另一邊鼻孔呼吸,另一側的大腦會被刺激,每隔四十分鐘就會換一次。
只要以這種姿勢坐著,用你的嘴巴呼吸。用嘴巴呼吸時,你的呼吸不會改變,你連續打坐一個小時,呼吸會一直保持一樣的頻率,你會維持在同一個狀態。若是用鼻子呼吸時,你就不會保持在同一個狀況,你也不知道自己的呼吸變了。
這樣的方式會創造出十分寧靜而且嶄新的一體感,你很放鬆,你的能量開始以新的方式流動。只要靜靜的坐至少四十分鐘,什麼事都不做,如果能坐一小時更有幫助。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先以四十分鐘開始,慢慢再增加到一小時,每天都去做。
不要錯過任何機會,不管什麼樣的機會來臨,去經歷。永遠選擇生命,永遠選擇去經驗,別退縮,別逃避,記得要去享受任何可以讓你揮灑創造力的機會。
摘自 勇氣 奧修著
2012年7月29日 星期日
90%的藥都不能吃:日本權威名醫教你打造一輩子不必吃藥的身體
作者:岡本裕 出版社:平安文化
最好的醫生是不開藥,如果一次開了五種以上的藥,小心,你可能遇到了蒙古大夫! 最好的身體是不吃藥,藥吃得愈多,小心,你的自癒力就愈低,更容易生病!
美國每年有10萬名沒病沒痛的人因為藥物副作用而死!高踞死亡排行榜第4名!從今天起,請讓自己免於這種風險。
現代人太依賴藥物,疼痛的時候馬上吃止痛藥,腸胃不舒服就吞腸胃藥,感冒的時候急著去看醫生拿藥,更別提有很多人是長期吃藥,例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以及為失眠或憂鬱症所苦的人。
現在岡本裕醫師要大聲警告:90%的藥都不能吃,因為藥物就等於毒物!很多藥只是暫時緩解症狀,其實根本不能治病,長期吃下來只會讓你的身體愈來愈糟!
降血壓藥可以降低罹患心肌梗塞的機率,但整體來說卻反而提高了死亡的機率,因為血液循環變差,養分的吸收和廢物的排泄也會停滯。
長期吃安眠藥,負責免疫的淋巴球等於一直處在「爛醉如泥」的狀態,結果壽命就會減少。
但是明明身體就有病痛、不舒服呀!這時候該怎麼辦?岡本醫師在這本書中就要告訴大家:
不再需要藥物的運動法,譬如三十次深呼吸。 不再需要藥物的飲食法,譬如一週一次不吃午餐。 不再需要藥物的睡眠法,譬如小腿按摩。 不再需要藥物的壓力處理法,先檢查有沒有飲食過量。
針對長期吃藥者,岡本醫師更提出了「四個星期法則」終止你對藥物的依賴,以及指甲按摩法、熱冷水澡、易筋功等等,讓你在短短三個月內就能變健康。
打造不吃藥的身體,其實就是讓你的身體恢復原本的狀態。而身體原本具有的自癒能力,其實就是最好的醫生!
作者:岡本裕 出版社:平安文化
最好的醫生是不開藥,如果一次開了五種以上的藥,小心,你可能遇到了蒙古大夫! 最好的身體是不吃藥,藥吃得愈多,小心,你的自癒力就愈低,更容易生病!
美國每年有10萬名沒病沒痛的人因為藥物副作用而死!高踞死亡排行榜第4名!從今天起,請讓自己免於這種風險。
現代人太依賴藥物,疼痛的時候馬上吃止痛藥,腸胃不舒服就吞腸胃藥,感冒的時候急著去看醫生拿藥,更別提有很多人是長期吃藥,例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以及為失眠或憂鬱症所苦的人。
現在岡本裕醫師要大聲警告:90%的藥都不能吃,因為藥物就等於毒物!很多藥只是暫時緩解症狀,其實根本不能治病,長期吃下來只會讓你的身體愈來愈糟!
降血壓藥可以降低罹患心肌梗塞的機率,但整體來說卻反而提高了死亡的機率,因為血液循環變差,養分的吸收和廢物的排泄也會停滯。
長期吃安眠藥,負責免疫的淋巴球等於一直處在「爛醉如泥」的狀態,結果壽命就會減少。
但是明明身體就有病痛、不舒服呀!這時候該怎麼辦?岡本醫師在這本書中就要告訴大家:
不再需要藥物的運動法,譬如三十次深呼吸。 不再需要藥物的飲食法,譬如一週一次不吃午餐。 不再需要藥物的睡眠法,譬如小腿按摩。 不再需要藥物的壓力處理法,先檢查有沒有飲食過量。
針對長期吃藥者,岡本醫師更提出了「四個星期法則」終止你對藥物的依賴,以及指甲按摩法、熱冷水澡、易筋功等等,讓你在短短三個月內就能變健康。
打造不吃藥的身體,其實就是讓你的身體恢復原本的狀態。而身體原本具有的自癒能力,其實就是最好的醫生!
三十次深呼吸 簡單增強免疫力
摘自90%的藥都不能吃:日本權威名醫教你打造一輩子不必吃藥的身體
作者:岡本裕 出版社:平安文化
在工作休息的時候利用腹部呼吸三十次。
就算只養成這種癖好,也可大幅改善運動不足。
方法如下:
1. 挺直背脊,微微張開嘴巴。維持這個姿勢永嘴巴緩慢、長長地吐氣,同時讓腹凹陷。
2. 吐完氣之後,用鼻子自然地吸氣,同時讓腹部膨脹。
※刻意意識到1. 的「長長地吐氣」會更有效。
重複這兩個動作三十次,還沒習慣的時候可能有點吃力,不過一但有了舒服的感覺,應該就會漸漸養成癖好了,這個實際感到舒服是最重要的。
原因在於只要做完之後有舒服的感覺,自然就可以長久持續。只要每天持續的做, 應該可以看見顯著的效果。
摘自90%的藥都不能吃:日本權威名醫教你打造一輩子不必吃藥的身體
作者:岡本裕 出版社:平安文化
在工作休息的時候利用腹部呼吸三十次。
就算只養成這種癖好,也可大幅改善運動不足。
方法如下:
1. 挺直背脊,微微張開嘴巴。維持這個姿勢永嘴巴緩慢、長長地吐氣,同時讓腹凹陷。
2. 吐完氣之後,用鼻子自然地吸氣,同時讓腹部膨脹。
※刻意意識到1. 的「長長地吐氣」會更有效。
重複這兩個動作三十次,還沒習慣的時候可能有點吃力,不過一但有了舒服的感覺,應該就會漸漸養成癖好了,這個實際感到舒服是最重要的。
原因在於只要做完之後有舒服的感覺,自然就可以長久持續。只要每天持續的做, 應該可以看見顯著的效果。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