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勇氣
摘自勇氣 奧修著
每當你愛上某個人時,兩個人處於深深的愛與交融之中,在那當下你找不到一絲恐懼的蹤影, 如同燈被點亮的時候,你就看不見黑暗一樣,秘訣即在於:去愛得更多一些。 沒有愛,所以才會有恐懼。 用愛去做一件事,將恐懼忘卻,因為當你愛得全然時,恐懼就會消失。⋯⋯ 如果,你感覺自己有恐懼,就去愛得更多一些;在愛之中更勇敢些,去冒險,愛得更多一些,而且沒有條件地去愛,因為當你愛得愈多,恐懼就會愈少。而當我說愛的時候,指的是愛全部的四個層面:從性到三摩地。如果在一個性愛關係中你愛得很深入,那將會解除你身體上很多的恐懼。深刻的性高潮會給身體一種回到家的感受,身體變得健康,因為會覺得更完整。接下來第二步是愛,去愛人 沒有任何條件地。如果你頭腦裏有些條件,你一輩子也無法去愛,因為條件將成為阻礙。要是你明白,光是愛人就能使你在無懼中成長,你將會純粹為了愛的喜悅而去愛。人們通常因為他們的條件能被滿足才愛,他們說:「你該像如此這般,不然我不愛你。」母親對小孩說:「只要你乖,我就愛你。」太太對先生說:「你必須要這樣子,我才愛你。」每個人都在談條件,於是愛消失了。愛發生時,部份的自由也發生了。愛是無際的天空!你不能將它硬塞進一個狹小、受限的空間裏。就好比原本你讓家裏面流動著新鮮空氣,接著你關起每一處的門窗,很快地,空氣變悶了,一切變得令人窒息、污濁。 這一直是所有人類的大問題。當你剛墜入愛河時,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美,因為那時你們沒有要求對方什麼,兩個人不帶任何條件地朝彼此靠近。等到你們定下來之後,你們開始視對方為理所當然,期望就出來了:「你應該要像這樣,你應該表現得像那樣,這樣我才愛你。」好像愛還可以讓你討價還價似的。當你沒有出於全部的心在愛時,你的愛便成了一項廉價品。你迫使別人為你做某件事,唯有這樣你才愛,不然你就背叛你的愛;你等於把你的愛當成一種懲罰或是脅迫,這不是愛。不管你是付出或收回你的愛,愛始終不是你的重點,你真正關注的是其他的…舉例來說,你身為先生,買禮物回去送給老婆,她很高興地挨著你、親吻你;可是當你不再帶任何東西回家時,開始有些疏離產生,她不再圍著你打轉。你付出愛的時候,受益的不只是別人,還有你自己。愛會幫助付出愛的人,也會幫助被愛的人。 人們來找我時總是說:「別人都不愛我。」從來沒有人告訴我:「我並不愛別人。」愛變成一項要求:「別人都不愛我。」不要管別人愛不愛你!愛是這麼美,當你愛的時候,你自己將會享受不已。你愛得愈多,就愈討人喜愛;你愛得愈少,愈要求別人愛你,就愈惹人厭,你只是變得更封閉,囿於你的自我之中。而且你會有點神經過敏,就算有人想靠近你、愛你,你也怕別人可能會拒絕你、揚棄你。 沒有人會愛你,這已經變成你根深蒂固的想法。這個人怎麼能改變得了你?他試著要愛你?事情一定沒有這麼單純,說不定他想騙你?這個人一定別有居心。你築起一道高牆保護自己,不讓別人愛你,你也不愛任何人,然後你感到害怕,因為你孤伶伶地一個人在這世上,十分寂寞。第三個階段是:祈禱。第三種愛的能量就是祈禱。祈禱是一種即時的感覺,當你祈禱的時候,讓你的祈禱自然而然的發生,假如你的祈禱無法隨性之所趨,那怎能叫祈禱? 當你祈禱時,只說你想說的,就當神是你一位很有智慧的朋友,別拘泥於形式,流於形式的關係一點都不叫關係,連跟神你都要那麼正經八百嗎?那樣就不自然了。用愛祈禱,這樣一來你才真的能祈禱,與存在的對話是一件再美也不過的事了!祈禱是一種愛的境界、你與存在共處於愛之中。祈禱應該是一個活的經驗,一種心與心的對話,不用多久,你會發覺不是只有你在說話,你也會感受到回應,於是祈禱會在時機來臨時自然發生。當你感受到回應,你知道不單是你在說話,如果只有你一個人的獨白,那仍算不上是祈禱,必須是對話;你不只說話,你還聆聽。我想告訴你,當你的心是打開的時候,整個存在隨時都準備好回應你。沒有什麼比得上祈禱。愛不可能比祈禱來得美,正如性不可能像愛那般美。愛的第四階段我稱做靜心。在那個境界中,對話終止了,你是在寧靜中進行一場對話。沒有話語,因為當你的心滿溢的時候,你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當你的心是滿溢時,唯有寧靜能做為橋樑。於是,沒有「別人」在那裏,你與宇宙合而為一,你既不說也不聽任何事,你與存在、與宇宙、與整體成為一體,「一」這就是靜心。以上是愛的四個階段,在每一個階段都會有恐懼消失。假如性是美麗的,身體的恐懼將會消失,身體將不會變得神經質,我已觀察過許多人的身體,通常他們很不安,因為身體沒有被滿足過,所以無法放鬆。 當愛發生時,恐懼會從頭腦消失,你會有一個自由的生命,宛如回到家一樣的自在,不再有恐懼,不再有夢魘。 假如祈禱發生了,恐懼也將完完全全消失,因為,在祈禱之中你與存在合一,你開始感覺到與整體深深地繫在一起。就從靈魂的所在,恐懼消失了;當你祈禱的時候,對死亡的恐懼消失了,這只有在你進人祈禱的世界之後才會發生。 當你靜心時,連無懼都不見了。恐懼沒了,無懼也沒了,什麼都不留,或者說只有「空」在,那是廣闊的純淨、清新與天真無邪。愛不是關係,而是一種存在狀態,愛與他人無關。靜心、跳舞、唱歌,深入你自己。更仔細地聆聽鳥兒的啁啾聲,以敬畏、驚奇的眼光看著花朵,把你的知識放一旁,不要忙著為事情下結論,那正是所謂的「知識學」(knowledgeability):專為事情下標籤、分門別類的一門大學問。走進人群,和人們混在一起,和愈多人互動愈好,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神不同面貌的體現,從人們身上學習。 別害怕,這個世界不是你的敵人,他像母親一般照顧著你,隨時隨地都準備好要支持你。去信任,你將會從你裏面感受到一股能量泉湧出來,那股能量就是愛,那股能量想要祝福整個存在,因為在那股能量中,你感受到自己被祝福,而當你感受到祝福,除了祝福整個存在之外,你還能做什麼? 愛是想祝福整個存在的深深渴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