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受害者

用心生活-朱台翔專欄 

朱台翔
 四月初,人本教育基金會接到一個申訴案。  高雄市,一位國小一年級的家長說,她孩子就讀的班級的導師經常以不當的方式管教學生。  家長說,這位女老師,二十多歲,除了會用三十公分長的鐵尺打學生之外,還會用寬的透明膠帶貼孩子的嘴巴。每一節課,她要求小朋友一聽到上課鐘聲就從一開始數數。數到二十,還沒有坐定位的孩子,就要被罰抄課文兩課。碰到沒有帶作業的,老師會說:「滾出去罰站!」小孩就得在教室外站一節課。這個班的孩子們都很怕上學,孩子們說,老師每天都很兇、講話很大聲,常常罵他們笨蛋、白癡。  我們當然不贊同這位老師的管教方式。人本教育基金會一定會循正常管道與程序處理。不過,我也有一些小小的心情。  表面上看起來,這位老師正在傷害一群孩子。可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她自己何嘗不也是一個受害者呢?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女孩,因為認知的差距傷害到無辜。現在,必須在眾目睽睽之下面對自己的不足、負起該負的責任。我能想像她的焦急、脆弱與無助。是什麼樣的成長環境、什麼樣的對待方式造成她今天這樣的困境?  這讓我想到彭德修牧師寫的一本書「情緒傷害」。彭牧師說,情緒傷害是一種愛的傷害,源自於父母、師長的愛,愛得越深、期望越高,傷害就越重。情緒傷害通常是因為嫌棄、批評、責打所引起的。情緒傷害的人不但會自卑、緊張、害怕,還會有強迫行為,強迫自己或別人去實行他心目中的理想。之所以會這樣,根本的原因是他「輸不起」。一個人如果從小就被期望要成功,長期被要求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時間久了,他很容易成為一個輸不起的人。因為怕輸,想要掌控一切,自然就會逼迫別人來順從他的意志了。有趣的是,情緒傷害越大的人越容易強迫別人。  如果事情真是這樣,那麼,我希望所有的人,除了立刻停止使用嫌棄、批評、責罵的方式對待孩子之外,也不要坐視任何人以那樣的方式對待任何一個孩子。讓「愛深責切」所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

編按:本文內容取自《人本教育札記》第191號五月號,本期主題為「照顧自己,溫和說話」。歡迎讀者至各大書店購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