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7日 星期日

不速之客

朱台翔/森林小學校長
 有一天,我在森林小學的辦公室,忽然聽到一些不太尋常的、孩子的說話聲,我聽不出談話的內容,但聽得出聲調中的好奇與驚慌,孩子的聲音夾雜著急促的腳步聲。
 主任跑進來說,有一個男的,看起來精神狀況不太好,光著身子在操場上走來走去。操場上,進行的體育課突然中斷。有些孩子遠遠地觀望,有些孩子奔相走告,孩子越聚越多。
 主任問我怎麼辦,我說,首先,我們自己要有這樣的認識:這個人不是壞人,而是一個需要幫忙的人。
 然後,再和孩子談:他不是壞人,只是生病了。請他們繼續上課,不要像看怪物般地看待他,也不要發出奇怪的聲音。我們不了解他,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我們的不了解而不小心傷害他。
 同時,請孩子猜猜看,是什麼原因造成他今天這個樣子。也和孩子談,一般人如果碰到他這個模樣,會有什麼反應。面對那樣的反應,他會有什麼樣的感覺。最後,和孩子談,當時,他最需要的是什麼。
 很快地,校園平靜下來了。操場上,那位先生繼續走他的路,孩子則繼續上他們的課。
 剛好那天,有一位家長在學校。把孩子安頓好之後,我們請他幫忙。這位家長很溫柔地和那位先生說話,並且脫下自己的外套,幫他圍住下體,陪他慢慢地走下山、走回家。 
編按:本文曾刊登於聯合報家庭婦女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