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西谷昇二 譯者/ 李佳蓉 出版/ 大是文化 |
我認為會來補習班的重考生,都是歷經過「失敗」的人。 或許有人會反駁:「才不是呢!我只是想考上更好的大學,才來這裡準備重考的!」但不論是為了考上醫學院或知名大學,沒考上自己的第一志願,卻是不爭的事實。 有些人眼看著朋友一畢業就考上理想學校,開始享受大學生活,接受專業知識的教育,對自己的起步較晚,感到十分挫折。但是,我敢說,飽嚐失敗感及挫折感的經驗,絕對可以增加你的韌性。這對你而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我甚至想跟你說聲「恭喜」呢! 曾經站在弱勢者的立場觀看、聆聽、思考的經驗,對你的將來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經歷過不順遂之後,再思考如何踏出下一步。人生就是這樣,反覆在不順遂及抉擇中度過。 即使一時平坦順遂,才剛覺得稍稍可以喘口氣、放下心來而已,馬上又會遇到困難。 只有勇往直前的人,才會不斷遇到挫折;會感嘆「我的人生障礙重重」的人,很值得拍手鼓勵,因為這代表他們是以正向、積極的態度在過日子。 在體壇上,經常以「能打破幾秒極限」的方式,來鼓舞運動選手的挑戰精神。讓選手挑戰原本認為已是極限的障礙,一次又一次超越不可能。人生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的極限,向前邁進;一次又一次體會到自己的無能為力,然後再度竭盡全力,越過障礙。 明白自己的軟弱與無能,是超越障礙的必備條件。因為人有一種不服輸心理,這種心理會讓人在認清自己無能為力的同時,更想奮發向上,就像在展翅高飛之前,先深深地跌落谷底。我就是最好的負面教材,我現在雖然是個受到學生歡迎的補習班講師,但我在二十多歲時,大學畢業後卻選擇不就業,每天過著「飛特族」※般的生活。在三十歲前夕獲得補習班講師工作之前,我一直自稱是「高級無業遊民」,從來不了解工作的樂趣。所謂的「高級無業遊民」,是指擁有高學歷,卻厭惡勞苦,無固定職業,每天隨心所欲過日子的人。當時的我,每天泡在爵士樂咖啡館裡,翻閱文學書籍,過著自由自在的日子;然而,不知有多少個夜晚,我也因為擔心再這樣下去該如何是好,而夜不成眠。 二十多歲的我,是個跟不上社會腳步的失敗者。 因為親身經歷過沒有夢想、渾渾噩噩過日子的生活,我知道那種生活看似自由自在,心靈卻是無比空虛。 當時的我,就是最好的負面教材。 會擔任補習班講師,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只有英文這項技能而已。補習班是個教導考試技巧以及為人處世道理的地方,這其實和我本身的氣質格格不入。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我既不想、也沒有能力在一般公司工作。我原本的想法是:只要利用自己唯一的技能,賺取些許的金錢就心滿意足了。然而,當我站在補習班的講台上,面對的是努力跨越障礙、朝夢想前進的年輕學子。 他們和年輕時的我一樣,成天苦惱著未來。我在他們身上,看到年輕時候的自己。當我意識到這點之後,便由衷地希望這些學生,能夠跨越眼前的考試障礙,並從這次跨越障礙的經驗中,學習到跨越今後無數障礙的技術。我拚命尋找任何能幫助學生的方法,並實際付諸行動。結果,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愈來愈多的學生聚集到我的課堂來,最後連教室都容納不下。我的年收入好像也和學生人數成正比,不!確實是以成正比的速度──一千萬日幣、二千萬日幣、五千萬日幣……不斷地累進。然而,我所謂「不可思議的變化」,並不是指學生人數增加或收入倍增這件事。真正不可思議的是,我變得愈來愈喜歡教書了。原本是為了鼓勵學生所做的努力,沒想到最後卻改變了自己。 現在的我,已經認定補習班講師就是我的天職。我從這份工作中感受到的喜悅,是從前「高級無業遊民」時期的好幾倍。※飛特族,為和製英語「freeter」的音譯,意指以正式職員外(打工、兼職等)的身分,來維持生計的人。 谷底的視野,更遼闊 理解的英語是「understand」。分解開來正好是「under」(在…之下)和「stand」(站立)。當一個人「站在…之下」後,就能夠真正地「理解」事物——這就是「understand」這個連國中生都認識的英文單字,教導我們的道理。不曾位居底層、不曾失敗過的人,很難理解人類最深切的悔恨及悲痛。 站在最底層,向上仰望的角度愈大,視野將愈遼闊,看到的事物也愈多。由上往下俯瞰時,所觀察到的現象還稱不上「理解」,只有谷底向上仰望這個世界,所得知的事情才能叫做「理解」。愈是處於卑微位置的人,能看到的人事物就愈多。 若各位覺得自己現在深陷水深火熱之中,或處於最無能為力、最卑微的立場,請將眼前所見的人事物及情感,深深印在腦海裡。因為這些人事物及情感,將成為各位塑造、培養未來自己的重要養分。考上大學,然後呢? 過去,在無數次面對困難時,我也曾經進退維谷,覺得人生毫無希望。當時,我對於自己想要走的路是否正確,感到迷惘不已,就連僅剩的一點自信,似乎也正在崩潰瓦解。那時的我雖然通過考試進入東京的國際基督教大學就讀,但校園生活既無趣,又看不到未來。大學聯考前,我的夢想是追隨景仰的哲學家森有正先生,所以一直很努力用功讀書,但好不容易如願進入第一志願後,卻不知道下一個夢想是什麼、接下來想做什麼,以及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結果每天重複過著飲酒作樂到三更半夜,漫天說著醉話,隔天早上再來後悔的日子。 現在回想起來,這種症狀就和五月病※一模一樣,只是當時我一點都不覺得這是一種暫時性的狀態,由於實在不知道自己將來該靠什麼維生才好,在我心裡,這個疑問變得愈來愈大。當時的我並非暫時處於人生低潮,而是遇到了人生最大的瓶頸。所謂的人生低潮,是指已經立下人生目標,卻無法按照預定計畫及預設道路前進的狀態。當時的我,別說夢想,就連人生目標也沒有。雖然內心隱約期許自己能成為詩人,卻未曾坐在書桌前努力嘗試寫出一首詩。 每天處在人生谷底,或者應該說,那種感覺就像是跌落到又黑又深的洞穴裡。當我處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拯救我的,是太宰治的一句話:「當人身處黑暗谷底時,反而看得見希望。」這句話的典故出自長篇小說《右大臣實朝》中的一小節:「不論是個人還是家族,只要還身處黑暗之中,就不會毀滅。」※新進員工及大學新生因無法適應新環境,所引發的精神性疾病之總稱。因多發生在日本五月黃金週假期結束之後,故稱為「五月病」。接受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身處黑暗,表示深刻體會到現實所遭遇的阻礙及困難,卻還沒找到跨越或打破障礙的方法。如同體育競賽,在失誤及落敗之後,面對下一場挑戰時,將倍感艱辛。因為在自信喪失之後,不論多麼勤加練習,心頭總是會浮現不安的陰影。當你連續獲得勝利時,根本想像不到自己可能落敗。因為滿懷的自信,足以使你認為什麼事都做得到。在人生的道路上,愈是一路順遂的人,眼前突然出現阻礙時,愈是容易感到驚慌失措,就此意氣消沉。因此,對於橫阻眼前的障礙,有些人會佯裝不知:「這不算障礙。」有些人則會找藉口:「這一路走來都如此順利,可見擺著不理它就好,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而不肯面對。 但無論是讀書或工作,只要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就幾乎等於解決了問題,因為很快就能發現答案。就算能力再強的人,也總有遇到阻礙、失敗的時候。明白自己的極限,想要進一步打破極限時,勢必會感到眼前一片黑暗、覺得痛苦。 當你覺得:「我已經不行了!」的時候,就表示你已經完全接受自己身在黑暗谷底之中。身處黑暗谷底的人,可以看見光明世界中的人所看不到的微弱光芒。人只有體認到再也沒有退路的時候,才會激發出前所未見的力量。這時候爆發出來的能量,是沒有遭遇險阻時的好幾倍,但因為無法馬上撥雲見日。所以才會感到痛苦,才會懷疑一切的努力是否只會徒勞無功,而感到不安。然而,跨越眼前障礙時所展現的能量,就是自己體內早已積蓄足夠實力,最好證明的。自卑感能幫你也能害你 「我什麼事都做不好。」「現在的工作並不是我想做,是在無可奈何之下才選擇的。這個世界上一定還有更適合我的工作。」「被上司狠狠罵了一頓後,就連部屬都拜託我做事要謹慎一點。」不論在工作上或生活上,當事情無法如願發展時,我們總是會說出這類洩氣的話,或是很想一吐沮喪的心情,對現狀既不滿意,又沒辦法改善,全身上下充滿了無力感。在現實上面臨障礙後,一旦心裡又產生自卑感,會讓我們的狀況變得更加複雜。遇到不善與人交談、考不上理想的學校、從事不想做的工作、所處的環境或境遇不如己意等情形時,原本潛伏於情感底層的自卑感,便會趁虛出現。「會失敗是因為對方不喜歡我的關係。」「我本來能力就不夠。」 這些想法,都是自卑感作祟的證明。 有些人遭遇阻礙後很快就能重新振作起來,有些人則要花很多時間才能重新振作,甚至從此一蹶不振,變成敗家犬,再也無法站起來。這兩種人之間的差異,就在於能否區分:是自卑感在作祟,還是現實中真的遇到阻礙? 哪來這麼多「反正」?那些遇到阻礙時一步也不敢往前踏出,自認為是敗家之犬的人,在失敗者心理的作用下,是不可能從深淵中走出來的。 這種人最常把「反正」掛在嘴邊:「反正像我這種人也成不了大事。」「反正我也只能做這種工作。」「反正薪水那麼少。」「反正我又不是名校畢業的。」「反正父母都已經離婚了。」為什麼我們會從自身的處境中,找到這麼多可以連接在「反正」一詞之後的理由,來說服自己呢? 我認為,這是因為我們心裡對於「理想」或「完美」自有一份想像,因為還沒達到那個境界,才會產生這種「自卑」心理:和「完美」的境界比較下,才認清現實中的自己確實缺少了某塊東西;描繪「理想」時,才發現自己距離理想有多麼遙遠。 然而,所謂的「完美」和「理想」,不過是由語詞和概念堆砌出來的情境而已。所謂「理想的家庭」或「理想的公司」,根本不存在這個世界上。在平時,不論我們本身的條件多麼匱乏,都可以善用這個「理想」,建立「家庭」或「上司」、「公司」或「個人」之間的關係,並努力改善。 但面對嚴峻的現實環境,你的心靈很可能一下子就被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所籠罩。在一片黑暗當中,再微弱的光芒,都會顯得又大又刺眼。此時只能依靠自己僅有的一點技能,朝著微弱的光芒,一步一步地向前邁進。 |
![]() |
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念了大學,然後呢?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