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練習放慢

生活在世界上的大都市,誰不是來去匆匆?誰不是講究效率?誰不是對慢動作的人投以些許不屑的眼神!我們學會了快快快,但放慢腳步的呼聲其實正在歐洲大行其道呢!

據研究有超過一千兩百萬歐洲人寧願少賺一點,但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這些人致力於調整步調。這種對慢的崇敬甚至已形成了運動,如:慢食運動。這個組織目前已涵蓋50個國家,它鼓勵人們細細品嚐當季食物,反對速食。除了吃,放慢腳步的概念擴展到生活各部份。例如:緩慢旅行、緩慢的養胖、緩慢性愛。你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呢?歐洲人真的正在健康地變慢!

這股風潮會不會從西吹到東呢?亞洲大都市裡的過勞者、工作狂、天天被效率逼到發瘋的人,會不會渴望放慢生活的步調呢?據說,這種慢生活,京都人是拿手的。京都人不像講究速度的東京人,他們跟著四季展現滿生活的智慧,賞花慢慢的,走路慢慢的,吃飯慢慢的,做菜慢慢的,打掃慢慢的,這是他們的生活風格。有人說京都之所以可以慢慢的,是因為自8世紀奈良遷都至此以來,王朝的優雅生活步調一直被留傳下來。所以做個工藝品花上五年沒有人覺得久,為留著古蹟而不要捷運沒有人覺得錯,當然也不會有人覺得要蓋上摩天大樓來召告這個城市的偉大。京都的慢生活讓我想到歐洲人對變慢的渴望。

巴黎人驕傲地坐擁最美的城市時,「時尚」已宣告了它並不等於平靜與快樂,相對的多數人得付出很大的代價來滿足對外物的慾望,於是忙忙忙,快快快,生活的細節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胃潰瘍、憂鬱症跟心臟病。人到底怎麼了?群體生活的模式怎麼變得這麼反人性呢?

慢慢生活,慢慢喝茶,慢慢聊天,慢慢旅行,這有什麼錯?工業革命之後我們被扭曲的生活型態已經持續了一世紀,我們還要活得再更快嗎?慢慢生活應該變成一種全球的運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