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有母親病的人會對父母的愛有執著心,無論是因幼年時愛的不足夠,所以渴望或快被沉重的愛壓垮,都會繼續背這十字架。
孩提時不為雙親疼愛,內心沒有獲得滿足的人,越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愛,獲得認同,會一直對父母愛懷抱執著心,而越是被過度疼愛,就會缺乏自主、長不大,也越無法脫離父母的懷抱。
得不到父母認同的人會覺得自己是廢人,不知不覺中為自我否定所困。有些人會沉溺在自殘的行為中。也有人想報復自己的雙親、也有人以否定不認同的方式,將父母從自己人生切割出去 才勉強保住自己。只是即使和父母保持距離,盡量不見面,也不表示能保有內心的平靜。也有人明明離開了父母,卻一直渴求能替代父母的人,持續沉溺於補償性的行為。
渴望母親的心就是如此深切,這就是人的本質。 
有母親病的人 
1.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的想法。
2.通常扮演乖寶寶的角色:看對方臉色,行事不由得會想要去討好對方。有時為了配合對方,甚至會損害自己的利益或影響自己的生活,孩子都想被愛。更何況是不受父母寵愛的孩子,為了想要被愛會不斷的觀察父母的反應,而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乖寶寶的行為舉止。
3.孝順的孩子容易受控制和支配:在你身邊也有這樣的人。那就是在虐待並控制自己的雙親面前抬不起頭來,並不斷奉獻自己的小孩。
愛美的雙親在她小時候就離婚了,之後和父親只有偶爾見面,姐姐從小就得母親的歡心,不知為什麼愛美總是為母親冷落,經常處於被忽略的狀態。
即使如此,小時候的愛美很好帶、很優秀,也經常幫做家事。然而母親讚美的總是姊姊。明明同為姐妹, 自己卻好像幫傭似的,主動站在低人一等的位置,希望被母親接納。
到了青春期過去壓抑的慾望一下子想要尋找出口。面對男性友人或年長的男性,渴求關愛的愛美對於甜言蜜語往往容易心動。在家裡當個灰姑娘、那個可憐的自己,一旦被人當公主般呵護吹捧,那種愉悅讓人無法抵擋。往往在還沒有看清對方的狀況下,就輕易踏進複雜的男性關係。那是他第一次感到自我的價值以及被認同感。在那些分不清好壞的男人關係中,其中有些人是利用愛美的身體,或要他奉獻金錢。關係就算是如此,但往往對方只要說好聽話,愛美就覺得自己的寂寞有人理解似的,甚至可以為此出賣身體賺錢供男人玩樂。甚至有人對她哭訴需償還的債務,他就去調度數十萬的金額給他。當他知道那些錢 其實是被男人拿去用來跟其他女人租屋時儘管覺得生氣也不覺得是被騙上當,都會一再相信對方的荒唐藉口。不小心掉進那些懂得真愛的人能輕易看穿的愛情陷阱,這是母親病產生的可悲性。
P.S. 第七章 克服母親病
摘自 母親這種病 岡田尊司著 時報出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