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愛與自由 與單獨

愛你自己 佛陀這麼說 緊接著他又再說上一句 然後觀照 假如沒有愛自己就開始觀照 你也許會經歷到瀕臨自殺的感覺 許多佛教徒很想自殺 因為他們沒有留意到經文的前半段 而直接跳到第二步 觀照你自己 事實上我未曾在任何對佛陀法句經的評論中 見過任何人注意的第一句話 愛你自己 

佛說愛你自己 這將是徹底蛻變的基礎 別害怕愛你自己 全心全意的愛自己 接著你將有驚人的發現 等你擺脫所有自我的責難與貶抑的那一 天 也就是你能拋開原罪想法的那一 天 當你明白了自己的價值 也知道存在愛你的時候 那將是你生命中最幸福的一 天 打從那一天起 你將開始看見人們真實的光輝 你的悲憫之心會油然而生 那種慈悲不是培養出來的 而是自然 自發的流動
愛你自己 不要譴責自己 你不僅過度譴責 還將所有的罪都承攬下來 這是對你自己的一種傷害
如果你對自己有譴責 妳要如何成長 又怎樣才能成熟 如果你總是責難自己你怎麼能夠對存在還有虔敬的心呢 要是你無法敬仰你內在的存在 妳也無法敬仰他人身上的存在 這是不可能的 只有當你崇敬在你裡面的神時 你才能成為整體的一部份
(摘自愛 自由與單獨 作者奧修

愛是我們內在的玫瑰花 當黑暗與無意識褪盡 讓自己越來越警醒 覺知 愛即會在屬於它的季節自動到來
一個不愛自己的人 將永遠無法愛任何人 愛自己的人會發現 他裡面並沒有一個自己 愛總是融解自己這是生命中最無可比擬的經驗 你單純的付出 而連一句謝謝也沒有期望 當你的愛是真心誠意時 你反而會因為他人接受你的愛而由衷感謝

愛令你敞空了自己 這是愛的美麗動人之處
愛你自己 要很愛很愛你自己 就從對你的愛當中你的驕傲 自我和所有無謂的東西都會無影無蹤 當這樣的事發生的時候 你的愛就會開始觸及別人 你的愛成為一種分享 愛是一種融合與一體感 是熱情的定靜 交織著冷與熱 使你有生以來首次嚐到生命矛盾的滋味

單獨意味著你是完整的。在真正的愛之中,伴侶兩個人都成為單獨的。你因為愛觸及到內在的完整。

真正的愛的探索並不是一個為了對抗單獨的探索。真正的愛是把孤單蛻變成單獨, 是幫助另一半。如果你愛一個人,你會幫助這個人單獨。你不會試圖滿足他或她。你不會試圖讓自己待在那裡使對方感到完整。你會幫助對方單獨讓他或她自己是如此的滿足不需要你。
真正的愛人有能力單獨,真正的愛人不會破壞你的單獨。他總是完全尊重你的個體性、尊重你的單獨。那是神聖的。他不會干擾你或侵入那個空間。
一旦你全然成為自己,你會對曾經幫助過你的這個人心存感激。那份感激幾乎是虔誠的。你會感受到對方內在某種神聖的東西。
真正的愛將幫對方整合,你真正的愛會成為對方的凝固力。在你的愛中,你的伴侶也以一個完整、獨特的個體與你融合在一起,因為你的愛給了對方自由。在你的愛的保護下,對方將會開始成長。
所有的成長都需要愛,無條件的愛。
毫無條件的去愛,不要要求回報,自然會有更多東西回到你身上。
如果你有期待或等待,對方會感覺到你在操縱,如果你覺得對方試圖要操縱你,你會想反抗,因為這違背了靈魂的內在需求,任何來自外在的都會使你分裂。
每一個存在都應該保持他本來的樣子,愛待你如你本來的樣子,你不會被拉進任何期待中。
所以要記住幾件事。第一是愛,沒有需求的愛-分享的愛。愛,但不期待,只是給予。
愛,但要非常覺知,因為你正朝向聖地前進;你正進入最高、最純粹、最神聖的殿堂。
你愛一個人,把他當成神一樣愛他,不能低於這個標準。
如果你把女人當女人愛,你的愛飛不了太高。如果把女人當女神一樣,愛就成為禮敬。
如果你靜心,你遲早會產生愛。如果你深入靜心,你遲早會開始感到一股從來不曾有過的大愛從你的內在升起;你存在的新品質,一道新的門打開了。你變成新的火焰。
如果你愛得很深,漸漸地,你會覺察到你的愛越來越成為靜心。一種精微的寧靜品質進入你的內在,思緒消失了,空隙出現了,然後是寧靜。你觸及自己內在的深度。
( From being in love)
透過你所愛的人來愛,如此你就不會執著於所愛的人,當你不執著於所愛的人,愛就會來到巔峰。不真實的愛有另一個名字--「執著」,真愛是無比超然的。
真愛是體恤他人,不會在意無謂的事。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你會體貼他真的需求。你將照顧他所有的需要,但不是為了滿足他不切實際的欲望。體恤的意思是,你看出這不是真實的需要,而是出於自我的需要,於是你不會去滿足他。
來自於意識的愛,才能使你與真理接觸,那般的愛不是出於身體,而是你最深處的本質。渴慾的感覺是身體層面的現象,愛則是意識層面的現象,但人們對自己的意識一無所知,所以總是錯將肉體的渴求當成是愛。 --奧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