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摘自30歲前一定要打的強心針
- 作者:金惠男
- 原文作者:Kim Hae Nam
- 譯者:嚴春霞
- 出版社:大田
· 金惠男 Kim Hae Nam
1959年出生於首爾,畢業於高麗大學醫學院,於國立首爾精神病院服務長達十二年,從事專業的心理分析。2006年獲得韓國心理分析學會學術獎,目前受慶熙大學醫學院、成均館大學醫學院、仁濟大學醫學院等聘請為外部教授,以及受首爾大學醫學院聘請為客座教授,同時開設金惠男精神科診所。
恩美的媽媽非常討厭感情外露,所以他小時候如果哭著喊著耍賴,媽媽就會馬上教訓或置之不理。結果當恩美感覺體內有種氣流湧上來時,他卻不明白這究竟是什麼,當他感覺不舒服但又不確定其原因時,就會變得心情煩躁。
如果媽媽能常常一邊看著孩子的眼睛一邊告訴孩子。「寶貝,你哥哥不想跟你玩,所以你生氣了。」「 寶貝,因為只給哥哥買玩具,所以你忌妒了。」他們會體驗憤怒、忌妒、恐懼、悲傷、高興、驚訝等豐富的情感,並且明白它們都存在我們的內心。當孩子瞭解各種情感的存在以後,他在面對情感時便都不會感到害怕。然而媽媽從小就迴避恩美的情感,從而壓抑了他的情感發展。因此他無法理解內心體會的情感,一旦產生不快的負面情緒,就會害怕得不知所措。
表達感情時最重要的是坦白。為此,必須很清楚的瞭解自己的感情。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一直被教導說「家醜不可揚」「男兒有淚不輕彈」;一直以來我們被教導說極力克制和壓抑感情是一種美德。因此能準確把握自我情感的人,出奇的少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如今社會提倡大膽地表達情感。但只有精確的瞭解情感,才能盡情的把他表達出來。如果沒有完全了解清楚,就想表達,肯定出問題。最大的問題是 過度釋放情感。就像恩美反覆對男友說「煩死了」這類的情感過度釋放會麻痺理性,是雙方關係更扭曲。
使得雙方關係更加融洽的情感表達方式有哪些呢?首先,表達情感的時候最好能用 「我覺得…」這種句式。譬如「我覺得很難過,是因為你沒有打電話給我」但人們往往會說「因為你,我很生氣」「因為你,我很難過」這類話聽起來很像在指責對方,於是對方就會出於自我保護表示生氣或畏縮。第2 情緒激動時,應盡量避免表達感情。第3 對情感忠實,但不要太相信情感,因此當你內心感覺到一種情感時 請深呼吸,靜下心來想一想,那麼你就會發現它是屬於一時衝動,還是今後也能對它負起責任。這樣能防止因錯誤的情感表達而導致雙方受傷。
當發現自己因情感上的衝動而說錯話時,勇敢的承認,坦承地道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