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牢獄中的佛法 與盜賊同在的比丘尼 (Robina Courtin)


摘自西方的蓮花 躍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我知道你身陷牢獄,但這只是一種觀念,端視你如何定義它,以及如何利用這個所在地。換一種心境,這就像是一個隱居地。在西藏,修行人住在非常狹小的泥屋內,食物從僅有的小洞傳送進去,他們住在裡面許多年不出來。我們認為監獄外的人不是囚犯,其實他們是的,甚至那些環遊世界看似成功的人,他們雖然擁有追求的一切,其實他們也在牢獄中,一種內在的牢獄。因為他們的內心在吶喊,得不到滿足。那些不修練佛法未得到開悟的凡人,包括國王與總統,他們被囚禁在家庭責任、自我中心、忌妒、慾望、憤怒的牢獄中。

當你聽到因果觀念,如果你能正確的理解它,它的力量是最強大的。因為它告訴你,你不是受害者,你必須自己負責,你可以改變,你並非毫無希望。這些囚犯被視為人渣,因此他們他們認同這觀點。佛教的主旨 是懷抱希望的,佛陀說,我們都具有完美的潛能。我們的本質是圓滿清明的。我經常肯定與隨喜犯人所付出的努力,我告訴他們,他們不是別人眼中的那種人,他們並非生來就是壞人,這只是過去因果所造成的結果,這也是一個改變的好機會。我並非鼓勵他們,這是事實。他們生來就是純淨的,他們都具有佛性,所有人都一樣。
佛教認為,人如果希望自己與他人都獲得和平,就必須消除憤怒。這些人生長在極度憤怒和暴力的環境裡。從來無人教導我們,如何從憤怒轉為不憤怒。從來無人告訴我們,憤怒使人受苦並且無益,憤怒消滅了自他的內心和平。但是無人以實際方式談論憤怒,僅以道德方式來討論它。我注意到這些人都很聰明,他們敞開心胸傾聽解釋。他們如今非常清楚憤怒是無益的,憤怒使他們失去理智並傷害他人。這件事太明顯了。他們不需要任何人說服自己憤怒是痛苦的,他們了解這件事。

摘自:西方的蓮花 出版:躍昇文化 作者:維琪 麥肯基
當一件事只是停留在知識層次,你會感到厭倦。佛法的要點是她進入你的內心,揭露內心的東西,並且產生作用。同時你生命中的每一分鐘,都變成豐富的經驗,因為你在內心種下某種東西,而你獲得追尋自己的快樂。


如果你開始面對真相,觀看內心並努力不懈,你將獲結果。在佛教中,唯有努力能帶來不同。我們大部分人變得呆滯,因為我們處於舒適的環境。然而犯人們處於如此異常的層次,他們非常努力提昇自己,超越所處的境遇,因此他們得到成果。許多人找到心靈的平靜與清明,他們學習謙卑與耐心。他們比我認識的大部分人收穫更多。他們看見並體會佛法的真實性,因此他們充滿被祝福的感覺。


我希望將佛法傳遞給處境最悲慘,最不容易聽聞佛法的人們。


我並未過度誇張這些人,但我確實受到他們的鼓舞,包括他們的努力、能量、謙卑。他們認識痛苦,祈願轉變。我敬仰他們的責任感,而我真心希望幫助他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