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永遠的約定

摘自/ 永遠的約定 作者/ 黑柳徹子、鎌田實 出版/ 野人

能與鎌田醫師見面真的很棒,對於如此暢所欲言也感到十分開心。「日本最體貼病患的醫師」果然名不虛傳,我瞭解鎌田醫師的想法。對病人而言,是否遇到體貼的醫師,將決定某些事情,醫師的重要可見一斑。我深深覺得,現在這個社會亟需溫柔體貼。其實,每個人應該都很溫柔,只是在現代這種生活步調中,而被消磨殆盡了,這樣一來,大家都變得自私自利,以後將活在「要是我溫柔一點就好了」的悔恨中。即使面對自己的家人也一樣。
很久以前,我去蘇丹時,在國際紅十字醫院遇到一個五歲大的男孩,他是個孤兒。有次他和大人在草地上睡覺,被游擊隊襲擊,在逃難時被槍擊中。小孩動作慢,被槍擊中是常有的事。這個孩子卻幸運的被紅十字會的人發現而帶到醫院。因為孩子小,在眾多人群的醫院裡不太醒目。等到我和護士說話時,那個男孩冷不防抓著我的胸部。我嚇了一跳,看著他,這個孩子的右手包著繃帶,繃帶繞過肩膀,左手抓著我的胸部,大概不好意思,臉瞥向另一邊。
我瞬間明白。這個孩子是孤兒,又因為被槍擊而送來醫院,一無所知處在混亂之中,一直孤單的忍耐著。在非洲,許多孩童五歲已經不被當作小孩,到了六歲,還得為了家族、為了自己努力工作。這個孩子在醫院裡,一個人不知所措,杵在那裡。後來看到我,雖然我的膚色和他的媽媽不同,穿著、說話也都不一樣。但他一定是突然想到媽媽,我沒有生氣,也不知怎地,我明白他抓我胸部的舉動。
男孩有著大大眼睛和漂亮臉蛋。我站在原地五分鐘。之後,我把那個孩子的手從我的胸部移開,面向他說:「苦了你。你想到媽媽了嗎?沒關係,一切都過去了。你要健康的活下去喔!」
各地都一樣,即使語言完全不同,只要坦誠相對,孩子就能有所感應,他略有所懂的回應「嗯」。我抱緊這個孩子。現在,這個孩子需要的是溫柔,的確如此。這個孩子的表情彷彿鬆了口氣。我向護士詳細說明後,那個孩子被護士牽著,以一種相當放心的姿態大步離去。
我不會忘記當我痛苦時感受到他人的溫柔體貼的時刻。體會別人的痛苦也是一種溫柔。即使跟我不熟的人,不論是演員或朋友,只要聽到他們住院,我都會寫信給他們。明明之前還健康的工作,怎麼突然變得這麼痛苦。有時我也會跟對方聯絡,他們也都會聊到這封信帶給他多大的勇氣。做這一切事情的動力,都得歸功於我還是小學低年級時,巴氏學園小林校長告訴我們「一起吧!大家一起來!」讓我至今仍能自然而然的付出。
我不曾想過要出名,也沒想到能出名。現在,因為有名氣而能夠有所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荳荳基金會的工作,還有之後很多很多的工作,我覺得十分榮幸。如果沒有繼續這些工作,或許就沒辦法跟鎌田醫師這位好醫師見面。
請你們一定要看這本書,如果你們能明白我想要傳達的事情,我會感到非常開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