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應該要是一種健康的行為 |
| 作者 葉姿吟 |
| 通常講到健康,我們比較容易忽略行為上的健康。我們會討論健康的身體、心靈、食物或作息,卻比較少討論到健康的行為。而就算討論到健康的行為,恐怕也很少人會把醫療定義為健康的行為吧!原則上來說,醫療應該要是一種健康的行為。但很不幸的,它多半給人的印象卻是以營利為第一目的。醫療這個行為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 當我在第三世界服務的時候,常常希望我那個不良於數理的頭腦在下一輩子可以好一點,因此我就可以考上醫科,給予人們醫療上的服務,這種服務在極貧國家是最實際的協助。但是亞當派區這位美國醫生卻給了我對醫療行為的新觀點,也許一個不是醫生的人其實有很大的潛力實踐醫療的本質! 醫療究竟是什麼呢?它無非是讓有病痛者好過一點,乃至於康復。所以它基本上應該要是一個健康的行為。那麼什麼是健康的行為呢?懷著一個關愛的心、感同身受的心去面對每一個受苦於病痛的靈魂,為能帶給他們一點安慰或快樂為目的,這應該就是所有的醫生該有的行為標準吧! 沒有一個人不需要醫生的適時協助,但有多少醫生會像電影“心靈點滴“裡的亞當派區一樣勇於挑戰僵化的體制,並採取革命性的行動來驗證理想是可以化為真實的結果?亞當派區於1972年在北維吉尼亞州創立了他的免費醫院,他就像我們在電影「心靈點滴」裡看到的羅賓威廉斯一樣,常常穿著突出,鼻上夾著一顆紅色逗趣的小丑鼻,這些特立獨行的打扮都只為了搏君一笑,為什麼呢?因為他相信醫療應該是充滿愛與創造力的,更重要的是醫療應該要是具有幽默感,而非一場金錢的交易。所以他致力提供完全免費的醫療服務,並不斷強調笑的力量。亞當派區常說:「Good health is a laughing matter.」 提到這位在醫界眼中行徑怪異的醫生,知道他的人對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不管走到那裡,甚至是為病人問診時,都會戴著一顆紅色的小丑鼻,他說:“這顆小丑鼻改變了我的人生。因為它,沉悶與無趣可以瞬間消失,把內衣褲外穿也會讓巡診變成一件處處充滿笑聲的事。對我來說,幽默是所有疾病的解毒劑。而且我相信笑跟愛都同樣具有超凡的療效。科學研究已經告訴了我們笑增進免疫力,也增加血中的帶氧量。“ 除了愛與幽默,亞當派區還提出一個很具有療效的東西,那就是「友誼」。所以他致力於讓醫護人員之間、醫護與病人之間都建立起友誼。他說:「友誼是一帖良方。」對病人來說,如果他知道協助他的醫護人員是他的朋友,就會讓他安心得多。而且這個友誼越深,療效就越強。醫病之間「友誼」比任何的健康保險都來得更值得投入。 看過關於亞當派區的電影「心靈點滴」的人,是否都曾隨電影的情節,時而流淚,時而微笑呢?我們這個世界的醫學教育什麼時候才能教出更多像亞當派區這樣的醫生呢?搞怪、突破、充滿創意與幽默的行醫、努力成為病人的朋友...這樣的醫生顯露了做為一個醫生應有的健康行為與態度,但在你的身邊,你見過這樣的醫生嗎?如果有,請你一定要大聲的分享出來,讓我們為世上更多的亞當派區報以熱烈的掌聲。 |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醫療應該要是一種健康的行為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