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4%的人毫無良知,我該怎麼辦?



4%的人毫無良知,我該怎麼辦?
摘自/ 4%的人毫無良知,我該怎麼辦?
作者/ 瑪莎.史圖特博士  原文作者/ Martha Stout Ph.D
譯者/ 陳雅汝  出版/ 商周出版

二十五個人裡面大概就有一個反社會人格者,而所謂的反社會人格者主要就表示他們沒有良心。這種人並不是無法理解好壞之間的分別;而是就算他們理解,也無法限制他們的行為。這種人就算理智上能夠瞭解對錯之間的分別,但在情感上還是無法瞭解,而他們也不會恐懼上帝,但我們這些正常人就會。二十五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完全沒有罪惡感或是悔意,而這種人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我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降低反社會人格者對我們生活的毀滅性衝擊。有良心的人可以從本書裡學到如何辨識身邊的反社會人格者,也可以學到如何對付他們。最起碼,能夠保護自己,還有自己所愛的人不受到反社會人格者的傷害。
十三條規則
─、對付生活中的反社會人格者。
一、最高則──必須承認有些人就是沒有良心。
二、在自己的直覺和權威角色(教師、醫生、領袖、愛 物的人、人道主義者、家長)之間,選擇聽從直覺。
三、把「事不過三」這條原則當作指導方針。
四、質疑權威。再說一次,請相信自己的直覺和焦慮,尤其是在有人宣稱控制別人、施加暴力、發 戰爭或是其他違背你良心的作為,是解決某些問題的最佳解決辦法時。
五、提防拍馬屁。人人都愛聽讚美,尤其是出於他人真心的讚美。相較之下,諂媚就是在欺騙我們。諂媚很假,而且跟操縱脫不了干係。
六、如果有必要,請重新定義你對尊敬的看法。我們常常混淆害怕跟尊敬,我們越怕某個人,就越覺得他值得我們尊敬。
七、不要跟他們糾纏不清。陰謀詭計是反社會人格者的一個工具。你得抵抗誘惑,別跟有魅力的反社會人格者競爭,你得抵抗想在智力上勝過他們的誘惑;你得抵抗想給他們進行精神分析的誘惑,你甚至得抵抗跟他們開玩笑的誘惑。這麼做除了會降低你的水準,還會把你的心思從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上移開,這件事情就是保護你自己。
八、保護自己的最好辦法就是避開反社會人格者,拒絕跟他們接觸或是溝通。


九、質疑自己的婦人之仁。我們應該尊重仁慈而又有道德勇氣的人。同情雖然是一個極為珍貴的情感反應,我們會同情無辜而且真的在受苦,或是遭遇不幸的人。
十、不要嘗試彌補已經無法彌補的事情。第二次機會(第三次機會、第四次機會、第五次機會)要留給有良心的人。
十一、千萬不要出於同情,或其他理由,而同意幫反社會人格者隱瞞真面目。「請不要說出去。」說的人通常不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就是咬牙切齒,這是竊賊、虐待兒童的人,以及反社會人格者最愛用的一招。
十二、保護你的靈魂。別讓某個或是一群沒有良心的人說服,使你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人道存在。大多數人都有良心,大多數人都能夠去愛人。
十三、好好活著就是最好的報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