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拜訪療癒聖殿

摘自/ 踏上心靈幽徑-穿越困境的靈性生活指引
作者/ 傑克.康菲爾德 原文作者/ Jack Kornfield 
譯者/ 易之新‧黃璧惠‧釋自鼐 出版/ 張老師文化

拜訪療癒聖殿
舒服地坐著,閉上眼睛,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坐著時,感覺你的呼吸和身體,不要嘗試去改變它。注意什麼是舒服的,什麼是不舒服的。注意你是否昏沉或過度清醒,注意你的心思是否散亂或平靜。只要注意它是什麼就好了。注意你的心的狀況,它覺得緊縮嗎?覺得柔軟而開放嗎?或者是這兩者之間?它疲倦了嗎?它快樂嗎?注意並接納呈現出來的一切。


想像你神奇地來到一間美麗的療癒殿堂,或是充滿偉大智慧與愛的能量所。去感覺它,感受它,想像它,多久都可以,用你喜歡的方式進行。感覺自己坐在那裡,在那兒悠閒專注的禪修。你坐在這聖殿、這個有大智慧的地方,開始更深刻的 反省自己的靈性旅程,逐漸覺察自己的創傷需要在旅途中療癒。輕柔地呼吸,溫柔地感受生起的一切。


當你坐著的時候,美好而智慧的生命將從這座療癒聖殿中走出,溫柔的接近你。非常接近的時後,你可以描繪、想像或感覺他們是什麼或是誰?他們微微向你鞠躬,走過來把最溫柔的手放在你深受創傷的部位,以最慈愛的照料碰觸你身體留有哀傷的地方。讓他們教你如何療傷。若你感覺不到他們的碰觸,就坐著用自己的手掌,想像你用手碰觸自己最深的傷口、有悲傷和困難的地方,用你的手碰觸它,好像你就是那個美好生命。不論你埋藏或抗拒過悲傷多少次,不論你用怨恨對待它多少次,你現在終於能向它敞開。


讓你的專注力成為這隻美好而智慧的手,柔軟親切的碰觸悲傷的部位。碰觸時,探索裡面是什麼,是溫暖或冰冷的?是硬的、緊的或柔軟的?是震動、移動或不動的?讓你的覺察像佛陀、觀世音菩薩、聖母瑪麗亞或耶穌的觸碰般慈愛。這悲傷的溫度和質地是什麼?它感覺起來是什麼顏色?是怎樣的感覺?以非常慈愛、接納的心,覺察所有感受。讓他們成為他們要變成的樣子,然後非常輕柔地以最純淨的甜美碰觸它,好像你就是觀世音菩薩。向痛苦敞開,這個內心埋藏已久的部位核心是什麼?當你看著它,讓自己看見原本是多麼封閉、壓抑或拒絕它,希望它離開,希望可以不必去感覺它,而以恐懼與厭惡對待它。讓自己平靜坐著,最後向這痛苦打開你的心。


在這座聖殿中休息,讓療癒和慈悲的專注遍佈其中,想待多久就待多久。當你準備離開時,想像自己懷著感謝向它敬禮;當你離開時,記住這個聖殿就在你心中,你可以隨時前往。

沒有留言: